81、 乙腦患者,體溫39℃~40℃,嗜睡或淺昏迷,偶有抽搐及病理反射陽性,腦膜刺激征明顯。病程約7~14日,多無后遺癥。其臨床分型屬于
A、輕型
B、普通型
C、中型
D、重型
E、極重型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乙腦普通型:體溫39℃~40℃,嗜睡或淺昏迷,偶有抽搐及病理反射陽性,腦膜刺激征明顯。病程約7~14日,多無后遺癥。
82、 慢性肝炎飲食宜
A、清淡易消化
B、盡量多食
C、高蛋白質(zhì)
D、多食糖
E、高脂肪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慢性肝炎飲食宜進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飲食,以維持平衡為宜,忌酒。
83、 屬于被動性特異性免疫的是
A、疫苗
B、抗毒素
C、菌苗
D、類毒素
E、鍛煉身體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接種疫苗、菌苗、類毒素等可提高人群的主動性特異性免疫,接種抗毒素、丙種球蛋白或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可使機體獲得被動特異性免疫。兒童計劃免疫對傳染病預防起關(guān)鍵性的作用。
84、 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fā)生的世界性霍亂大流行次數(shù)是
A、3次
B、5次
C、7次
D、9次
E、11次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fā)生了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
85、 不屬于傳染病基本特征的是
A、病原體
B、感染性
C、感染后免疫
D、傳染性
E、流行病學特征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傳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體;(2)傳染性;(3)流行病學特征;(4)感染后免疫。
86、 感染病原體后不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但產(chǎn)生了特異性免疫的是
A、顯性感染
B、潛在性感染
C、隱性感染
D、病原攜帶狀態(tài)
E、病原體被消滅或排出體外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隱性感染又稱亞臨床感染,病原體只引起特異性免疫應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無臨床癥狀,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發(fā)現(xiàn)。
87、 不屬于預防性消毒的是
A、飲水消毒
B、傳染病室的消毒
C、糞便垃圾無害化處理
D、飯前便后的洗手
E、日常衛(wèi)生消毒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預防性消毒指未發(fā)現(xiàn)傳染源的情況下,對可能受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和人體進行的消毒措施。如日常衛(wèi)生消毒、飲水消毒、餐具消毒、糞便垃圾無害化處理、飯前便后的洗手、公共場所消毒、運輸工具消毒等。預防性消毒能控制或減少未被發(fā)現(xiàn)或未被管理的傳染源污染所引起的傳染病傳播。
88、 傷寒發(fā)病第1周,實驗室檢查陽性率最高的是
A、肥達反應
B、補體結(jié)合試驗
C、血培養(yǎng)
D、大便培養(yǎng)
E、尿培養(yǎng)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傷寒血培養(yǎng):病程第1周陽性率最高,可達80%,以后陽性率逐漸下降,至第4周常轉(zhuǎn)為陰性,復發(fā)或再燃時可又呈陽性。
89、 下列有關(guān)流行性出血熱的預防措施中,效果較差的是
A、注意滅螨
B、隔離患者
C、滅鼠防鼠
D、疫區(qū)內(nèi)高危人群接種疫苗
E、防止食物被鼠類污染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流行性出血熱:人不是主要的傳染源。
90、 可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致機體對病原體的清除作用減低或消失的是
A、抗生素的應用
B、病原體的變異
C、傳染病流行后期
D、機體抵抗力的提高
E、自動免疫的推廣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變異性:病原體通過抗原基因的變異、遺傳信息的交換、耐藥性的形成,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使機體對病原體的清除作用減低或消失,從而使疾病繼續(xù)或慢性化。
91、 對于微粒能在空氣中懸浮時間長,并可隨氣流漂浮到遠處,可造成多人感染,所采取的隔離措施為
A、接觸隔離
B、空氣隔離
C、飛沫隔離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空氣隔離:空氣傳播是指病原微生物(如SARS-CoV)經(jīng)由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氣溶膠(微粒直徑≤5μm)攜帶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傳播。這種微粒能在空氣中懸浮時間長,并可隨氣流漂浮到遠處,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導致醫(yī)院感染暴發(fā)。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chǔ)之上,還要實施空氣隔離。
92、 狂犬病的特征性病變是
A、干酪樣壞死
B、脂肪變
C、內(nèi)基小體
D、傷寒結(jié)節(jié)
E、網(wǎng)狀軟化灶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內(nèi)基小體為病毒集落,是狂犬病特異且具有診斷價值的病變。
93、 下列有關(guān)戊型肝炎的流行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存在流行和散發(fā)兩種形式
B、流行主要發(fā)生于不發(fā)達國家
C、多發(fā)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濫之后
D、散發(fā)病例主要是冬春季節(jié)
E、老年人戊型肝炎所占比例更高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戊型肝炎:存在流行和散發(fā)兩種形式。流行主要發(fā)生于亞洲、非洲和中美洲的一些不發(fā)達國家。在我國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多數(shù)地區(qū)戊型肝炎已占首位,尤其是老年人戊型肝炎所占比例更高。多發(fā)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濫之后。散發(fā)病例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
94、 使病原體產(chǎn)生局限化的感染是
A、病原體被消滅或排出體外
B、潛伏性感染
C、病原攜帶狀態(tài)
D、隱性感染
E、顯性感染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潛伏性感染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某些部位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將病原體局限化,但又不能清除病原體,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潛伏的病原體才引起顯性感染。
95、 臨床感染是指
A、病原體侵入機體后,存在于機體的一定部位,并生長、繁殖,雖可有輕度的病理損害,但不出現(xiàn)疾病的臨床癥狀,能排出病原體
B、感染后不但引起機體免疫應答,還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xiàn)
C、病原體侵入人體某些部位后,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將病原體局限化,但又不能清除病原體,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潛伏的病原體才引起顯性感染
D、正常情況下人體具有強大的防御體系,病原體在入侵部位即被消滅,或從鼻咽部、腸道、尿道及汗腺等通道排出體外,不出現(xiàn)病理損害和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
E、病原體只引起特異性免疫應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無臨床癥狀,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發(fā)現(xiàn)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顯性感染又稱臨床感染,即傳染病發(fā)病。感染后不但引起機體免疫應答,還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xiàn)。
96、 《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把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實行分類管理。甲類為
A、痢疾、傷寒
B、SARS、流感
C、肺炭疽、艾滋病
D、鼠疫、霍亂
E、乙肝、甲肝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把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實行分類管理。甲類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亂兩種;乙類為嚴格管理傳染病,丙類屬監(jiān)測管理傳染病。
97、 突發(fā)高熱、頭痛、嘔吐,全身皮膚散在瘀點,頸項強直,則其最可能的診斷是
A、傷寒
B、病毒性肝炎
C、結(jié)核性腦膜炎
D、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E、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主要是考查結(jié)核性腦膜炎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鑒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臨床表現(xiàn):突起高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腦膜刺激征。結(jié)核性腦膜炎起病緩,病程長,有結(jié)核病史或密切接觸史,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結(jié)核常見癥狀,無皮膚瘀點,無季節(jié)性。
98、 下列哪項不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
A、發(fā)熱
B、嘔吐
C、里急后重
D、黏液便
E、腹痛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細菌性痢疾典型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左下腹明顯壓痛。而胃腸道癥狀輕微甚至無嘔吐。
99、 有關(guān)SARS早期臨床表現(xiàn)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起病急
B、可伴全身中毒癥狀
C、肺部體征多不明顯
D、部分患者可聞及少許濕啰音
E、多發(fā)生在病程的8~14天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SARS臨床表現(xiàn)早期一般為病初的1~7天。
100、 下列有關(guān)B型超聲檢查臨床意義的敘述,不恰當?shù)氖?/p>
A、對脂肪肝有診斷意義
B、對肝癌有診斷意義
C、對肝大塊壞死有診斷意義
D、對肝炎肝硬化有診斷意義
E、對急性肝炎有診斷意義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B型超聲波檢查:急性肝炎時行此檢查的目的是排除肝臟的其他病變,如肝占位性病變、梗阻性病變等。B型超聲檢查對肝硬化、肝大塊壞死、肝癌、脂肪肝等有一定的診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