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支飲飲停的部位是
A、胃腸
B、頭面
C、心肺
D、胸脅
E、四肢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支飲飲停于心肺,阻遏心陽所致,表現(xiàn)為胸悶心悸,氣短不能平臥等。
42、 病機(jī)屬假神的是
A、機(jī)體陰陽嚴(yán)重失調(diào)
B、氣血不足,精神虧損
C、陰盛于內(nèi),格陽于外
D、精氣衰竭,虛陽外越
E、臟腑虛衰,功能低下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假神是重危病人出現(xiàn)的精神暫時好轉(zhuǎn)的虛假表現(xiàn),臨終前的預(yù)兆,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殘燈復(fù)明。其病機(jī)是臟腑精氣極度衰竭,正氣將脫,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絕。
43、 視物旋轉(zhuǎn)動蕩,如在舟車之上的癥狀屬于
A、雀目
B、目昏
C、內(nèi)障
D、目癢
E、目眩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目眩是指患者自覺視物旋轉(zhuǎn)動蕩,如在舟車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蠅飛動的癥狀。因肝陽上亢、肝火上炎、肝陽化風(fēng)及痰濕上蒙清竅所致者,多屬實證或本虛標(biāo)實證;因氣虛、血虧、陰精不足所致者,多屬虛證。
44、 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胃脘嘈雜,饑不欲食、干嘔呃逆,口干咽燥,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的證侯為
A、胃陰虛證
B、胃陽虛證
C、食滯胃脘證
D、肝胃不和證
E、肝脾不調(diào)證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胃陰虛證臨床表現(xiàn):胃脘嘈雜,饑不欲食,或痞脹不舒,隱隱灼痛,干嘔,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少,舌紅少苔乏津,脈細(xì)數(shù)。
45、 前額部及眉棱骨等處的頭痛多為
A、太陽頭痛
B、厥陰頭痛
C、陽明頭痛
D、少陽頭痛
E、太陰頭痛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前額部及眉棱骨等處的頭痛多為陽明頭痛。
46、 汗出如油,四肢肌膚尚溫而脈躁疾無力者屬于
A、里熱證
B、亡陽證
C、實熱證
D、亡陰證
E、陽盛格陰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汗出如油,四肢肌膚尚溫而脈躁疾無力者,屬亡陰證。
47、 頭暈脹痛,頭重腳輕,腰酸耳鳴,脈弦細(xì)者多為
A、痰濕內(nèi)阻
B、氣血虧虛
C、膽郁痰擾
D、肝火上炎
E、肝陽上亢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頭暈脹痛,頭重腳輕,腰酸耳鳴,脈弦細(xì)者多為肝陽上亢。
48、 舌面的臟腑分布中反應(yīng)肝膽病變的是
A、舌根
B、舌苔
C、舌尖
D、舌中
E、舌兩側(cè)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舌兩側(cè)多反映肝膽的病變。
49、 治療熱毒血痢首選藥物是
A、魚腥草
B、馬齒莧
C、蒲公英
D、白頭翁
E、鴉膽子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頭翁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應(yīng)用:
(1)熱毒血痢。本品為治熱毒血痢良藥,如白頭翁湯。
(2)瘡癰腫毒。
50、 既能峻下冷積,逐水退腫,又能祛痰利咽,治療喉痹的藥物是
A、大黃
B、芒硝
C、牛蒡子
D、巴豆
E、芫花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巴豆
功效: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
主治病證:寒積便秘;腹水鼓脹;喉痹痰阻;癰腫膿成未潰、疥癬惡瘡。
51、 白茅根的功效是
A、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B、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C、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
D、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E、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茅根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
52、 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的藥物是
A、陳皮
B、青皮
C、佛手
D、枳實
E、木香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枳實
功效: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應(yīng)用:
(1)胃腸積滯,濕熱瀉痢。善破氣除脹,消積導(dǎo)滯。
(2)胸痹,結(jié)胸。能行氣化痰以消痞,破氣除滿而止痛。
(3)氣滯胸脅疼痛。善破氣行滯而止痛。
(4)產(chǎn)后腹痛。
此外,本品尚可治臟器下垂病癥。
53、 具有祛風(fēng)解痙功效的藥物是
A、天南星
B、白芥子
C、白前
D、水牛角
E、旋覆花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天南星的功效:燥濕化痰,祛風(fēng)解痙;外用散結(jié)消腫。
白芥子功效:溫肺化痰,利氣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
白前功效:降氣化痰。
水牛角功效:清熱涼血,解毒,定驚。
旋覆花功效:降氣化痰,降逆止嘔。
54、 功效為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的藥物是
A、珍珠母
B、石決明
C、代赭石
D、刺蒺藜
E、羚羊角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代赭石
性能:苦,寒。歸肝、心經(jīng)。
功效: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
55、 薏苡仁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清熱利濕,止癢
B、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C、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D、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E、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薏苡仁功效: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56、 功效為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藥物是
A、天花粉
B、大青葉
C、蒲公英
D、敗醬草
E、益母草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益母草功效: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敗醬草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天花粉功效: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
大青葉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蒲公英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利濕通淋。
57、 具有引火歸原作用的藥物是
A、附子
B、干姜
C、人參
D、肉桂
E、小茴香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肉桂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脈,引火歸原。
附子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干姜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人參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58、 可以治療風(fēng)濕痹痛,諸骨鯁喉的藥物為
A、威靈仙
B、羌活
C、五加皮
D、桑寄生
E、木瓜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威靈仙
功效:祛風(fēng)濕,通絡(luò)止痛,消骨鯁。
主治病證:風(fēng)濕痹痛;骨鯁咽喉。
59、 除哪項外均是秦艽的功效
A、祛風(fēng)濕
B、通絡(luò)止痛
C、退虛熱
D、利水消腫
E、清濕熱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秦艽功效:祛風(fēng)濕,通絡(luò)止痛,退虛熱,清濕熱。
60、 下列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功效的藥物是
A、木香
B、香附
C、烏藥
D、薤白
E、柿蒂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木香治療脾胃氣滯證。善通行脾胃之滯氣,既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又為健脾消食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