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1. 中藥的性能又稱藥性,主要內(nèi)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
2. 四氣,又稱四性(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所產(chǎn)生的不同反應(yīng)和所獲得的不同療效而總結(jié)出來的。
3. 五味不僅僅是藥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 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潤。②甘:補益、和中、調(diào)和藥性和緩急止痛。③酸:收斂固澀、生津。④苦:泄熱、燥濕、堅陰。⑤咸:軟堅散結(jié)、瀉下通便。⑥淡:滲濕、利小便。⑦澀:收斂固澀。
5. “升降浮沉”指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藥物對機體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內(nèi)四種不同的作用趨向。
6. 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氣五味;②質(zhì)地輕重;③炮制;④配伍。
7. 歸經(jīng)指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jīng)絡(luò)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療作用。如朱砂、遠志能治療心悸失眠,說明它們歸心經(jīng);桔梗、杏仁能治療胸悶、咳喘,說明它們歸肺經(jīng);白芍、鉤藤能治療脅痛抽搐,說明它們歸肝經(jīng)。
8. 確定歸經(jīng)學(xué)說的理論基礎(chǔ)是臟腑經(jīng)絡(luò)理論。
9. 中藥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舉得例子,必須牢記!):
、賳涡袉斡靡晃端幬镏委熌撤N病情單一的疾病。如獨參湯。
②相須是兩種功效相似的藥物配合應(yīng)用,可以增強原有藥物的療效。如麻黃配桂枝,能增強發(fā)汗解表、祛風(fēng)散寒的作用;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巯嗍挂砸环N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的功效。如黃芪補氣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療效。大黃瀉火通便,芒硝潤燥通便,可增強大黃峻下熱結(jié),排除燥屎的作用。
、芟辔芬环N藥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
、菹鄽⒁环N藥物能夠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guān)系從不同角度而言的兩種提法。
⑥相惡是兩藥合用,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即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呦喾 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chǎn)生或增強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貝母反烏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