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
正常 紅細胞:男4.0-5.5(400-550萬/mm³)、;女3.5-5.0(350-500萬)
血紅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 紅細胞壓積:男0.4-0.5;
根據(jù)紅細胞形態(tài)特點分類:
1、大細胞性貧血: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大于正常,即MCV>100FL,屬于此類貧血主要有葉酯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
2、正常細胞性貧血:此類貧血多為再生障礙性貧血。
3、小細胞胝色素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幼鐵粒細胞貧血。
【臨床表現(xiàn)】
1、皮膚粘膜蒼白是貧血最常見的客觀體征。疲倦、乏力。
2、循環(huán)系統(tǒng):體力活動后感覺心悸、氣促為貧血最突出的癥狀之一。
3、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常見頭痛、頭暈、目眩、耳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4、消化系統(tǒng):影響消化功能和消化酶的分泌,現(xiàn)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
5.泌尿生殖系統(tǒng):多尿、輕度蛋白尿等。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欲減退均常見。
缺鐵性貧血血象:典型患者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MCV80fl,MCHC<32%.成熟紅細胞蒼白區(qū)擴大,大小不一。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shù)一般正;蛘咻p度減少。
血清鐵及總鐵結(jié)合力測定:缺鐵性貧血時血清鐵濃度常低于8.9µmol/L,總鐵結(jié)合力>64.4µmol/L(代償性),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