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水、電解質(zhì)失衡
(一)缺水
1、等滲性缺水――水和鈉按正常比例丟失
(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丟失;腸梗阻,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積燒傷早期大量滲液。
(2)表現(xiàn):
輕度(2-4%):口渴,少尿
中度(5%):脈搏細(xì)快,肢端濕冷,"三陷一低"(眼窩下陷,
皮膚干陷,淺表靜脈癟陷,血壓下降或不穩(wěn))
重度(6-7%):休克,伴代謝性酸中毒。
2、高滲性缺水――高鈉血癥(鈉>150,血漿滲透壓>320)
(1)病因:不攝入不足;水分丟失過多;鼻飼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yǎng)。
(2)表現(xiàn)
輕度(2-4%):口渴
中度(4-6%):極度口渴,乏力,眼窩明顯凹陷,唇舌干燥,皮膚彈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煩躁,譫妄,昏迷;血壓下降,休克,少尿無尿,氮質(zhì)血癥。
(3)治療:
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
成人每喪失體重的1%補(bǔ)液400-500ml
補(bǔ)液量=(血鈉值-142)*體重*4(女性3,兒童5)
3、低滲性缺水――低鈉血癥(細(xì)胞外液減少)
(1)病因:
胃腸道消化液長期持續(xù)喪失(如慢性十二指腸瘺);
大創(chuàng)面慢性滲液;
大量應(yīng)用排鈉性利尿劑;
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失鹽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
(2)表現(xiàn)
輕度(鈉<135=:乏力、頭昏、手足麻木,無口渴,尿正常
中度(鈉<130=:厭食、惡心嘔吐,脈搏細(xì)速,血壓不穩(wěn)或下降,脈壓變小,視力模糊,站立性暈倒,尿少
重度(鈉<120=:肌痙攣性抽痛,腱反射減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伴嚴(yán)重休克,少尿或無尿。尿素氮升高。
(3)治療:補(bǔ)鈉量=(142-鈉值)/17*體重*0.6(女性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