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望舌
舌診原理
舌可反映心、神的病變:
舌為心之苗,手少陰心經(jīng)別系舌本。
心主神明,舌體的運動是受心神的支配。
舌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狀態(tài):
舌象是全身營養(yǎng)和代謝功能的反映,代表了全身氣血津液的盛衰。
舌可反映其他臟腑的病變。
臟腑的病變反映于舌,具有一定規(guī)律:
舌質(zhì)候五臟病變,側(cè)重血分
舌苔候六腑病變,側(cè)重氣分
舌尖反映心肺
舌中反映脾胃
舌根反映腎
舌兩側(cè)反映肝膽
舌可反映氣血津液的盛衰
舌診方法
望舌的體位和伸舌的姿勢
患者采用坐位或仰臥位,面向自然光線,頭略揚起,自然地將舌伸出口外,舌體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盡量張口使舌體充分暴露。
望舌的方法
順序:舌尖——舌中——舌邊——舌根
先看舌質(zhì),后看舌苔。
刮舌與揩舌
刮舌——用消毒壓舌板的邊緣,用適中的力量,在舌面上由舌根向舌尖刮三五次。
揩舌——用消毒紗布卷在食指上,蘸少許清潔水在舌面上揩抹數(shù)次。
意義:用于鑒別舌苔有根無根,以及是否屬于染苔。
診舌注意事項
光線:以白天充足的自然光線為佳
飲食或藥品的影響:
過食肥甘之品及服大量鎮(zhèn)靜劑——舌苔厚膩
長期服用抗生素——舌苔黑膩或霉腐苔
某些飲食或藥物,會使舌苔染色,稱為染苔。
如:牛奶、豆?jié){、鋇劑、椰汁等可使舌苔變白、變厚。
如有疑問,可詢問飲食、服藥等情況進行鑒別。
口腔對舌象的影響:
牙齒殘缺——同側(cè)舌苔偏厚
鑲牙——舌邊留有齒痕
睡覺張口呼吸——舌苔增厚、干燥
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點及臨床意義
特點——色:淡紅鮮明
質(zhì):滋潤
體:大小適中,柔軟靈活
苔:均勻薄白而潤
簡稱“淡紅舌,薄白苔”
意義:胃氣旺盛,氣血津液充盈,臟腑功能正常。
望舌質(zhì)
舌神變化(榮、枯)的特征及臨床意義。
特征
榮舌(有神) 枯舌(無神)
色 紅活明潤 晦暗枯澀
體 活動自如 活動不靈活
意義
榮舌——陰陽氣血精神皆足,生機旺,預后好
枯舌——陰陽氣血精神皆衰,生機微,預后差。
舌色(淡白、淡紅、紅、絳、青紫)的特征與臨床意義
淡白舌
特征:較正常人的淡紅色淺淡,白色偏多,紅色偏少,甚至全無血色(枯白舌)
意義:氣血兩虛、陽虛
淡白濕潤,舌體胖嫩——陽虛水濕內(nèi)停
淡白光瑩,舌體瘦薄——氣血兩虧
枯白舌——脫血奪氣
淡紅舌
特征: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
意義:氣血調(diào)和
正常人
病輕者
紅舌
特征:舌色較淡紅色為深,甚至呈鮮紅色,可見于整個舌體,也可見于舌尖
意義:實熱、陰虛
舌色稍紅,或舌邊尖略紅——外感風熱表證初期
舌色鮮紅,舌體不小,或兼黃苔——實熱證
舌尖紅——心火上炎
舌兩邊紅——肝經(jīng)有熱
舌體小,舌鮮紅而少苔,或有裂紋,或光紅無苔——虛熱證
絳舌
特征:較紅色更深,或略帶暗紅色
意義:里熱亢盛、陰虛火旺
舌絳有苔,或伴有紅點、芒刺——溫病熱入營血,或臟腑內(nèi)熱熾盛
舌絳少苔或無苔,或有裂紋——久病陰虛火旺,或熱病后期陰液耗損。
青紫舌
特征:舌呈現(xiàn)青紫色,或局部出現(xiàn)青紫斑點
舌淡青紫——淡紫舌
舌紅青紫——紫紅色
舌絳青紫——絳紫舌
舌體局部出現(xiàn)青紫斑點——斑點舌
意義:血行不暢
全舌青紫——全身性血行瘀滯
舌有紫色斑點——瘀血阻滯在局部
舌色淡紅中泛現(xiàn)青紫——因肺氣壅滯,或肝郁血瘀,也可見于先天性心臟病,或某些藥物、食物中毒
舌淡紫而濕潤——陰寒內(nèi)盛,或陽氣虛衰所致寒凝血瘀
舌紫紅或絳紫而干枯少津——熱盛傷津,氣血壅滯
舌形變化(老嫩、胖瘦、點刺、裂紋、齒痕)的特征與臨床意義
老嫩
老舌
特征:紋理粗糙或皺縮,堅斂而不柔軟,舌色較暗
意義:實證。
嫩舌
特征:紋理細膩,浮胖嬌嫩,舌色淺淡
意義:虛證。
胖瘦
胖大舌
特征:舌體較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滿口者,稱為胖大舌
舌體腫大,盈口滿嘴,甚至不能閉口,不能縮回者,稱為腫脹舌
意義:水濕內(nèi)停、痰濕熱毒上泛
舌淡胖大——脾腎陽虛、水濕內(nèi)停
舌紅胖大——脾胃濕熱或痰熱內(nèi)蘊
舌紅絳腫脹——心脾熱盛,熱毒上壅
舌青紫腫脹——可見于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