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計算方法:
(1)直接法:適用于觀察數(shù)少資料
n為奇數(shù)時, M=X(n+1)/2
n為偶數(shù)時, M=(Xn/2+X(n/2+1))/2
(2)頻數(shù)表法:適用于頻數(shù)表資料
步驟:①從小到大計算累計頻數(shù)和累計頻數(shù);
②確定中位數(shù)所在組段;
、塾嬎阒形粩(shù)M
M=LM+iM/fM(n/2-∑fL)
LM=M所在組段的下限
iM=M所在組段的組距
fM=M所在組段的頻數(shù)
∑fL=小于L各組段的累計頻數(shù)
M在8~組段
L=8
i=4
fX=48
∑fL=26
n=108
M=L+i/fX(n/2-∑fL)=10.33
三、離散趨勢的描述
(一)反映離散程度的常用指標:
1、極差
2、四分位數(shù)間距
3、方差
4、標準差
5、變異系數(shù)
(二)極差(全距)R
1、計算公式:R=最大值-最小值
2、意義:R愈大,離散度愈大,R愈小,離散度愈小。
3、優(yōu)點:計算簡單,意義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