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咬肌間隙感染最常見的病因是
A.局部淋巴結炎 B.菌血癥 C.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
D.下頜智齒冠周炎 E.其他間隙感染的擴散
22.頜骨惡性腫瘤骨皮質變化一般基本X線表現(xiàn)為
A.膨脹 B.受壓 C.外緣仍保持連續(xù)完整性
D.不規(guī)則破壞和缺損 E.以上均不對
23.患者,男,18歲,左側上前牙區(qū)腫物4年,無不適癥狀。檢查見左上頜側切牙與尖牙移位。X線片上顯示囊腫陰影在牙根之間,不在根尖。最可能的診斷是
A.鼻腭囊腫 B.含牙囊腫 C.球上頜囊腫 D.上頜正中囊腫 E.根端囊腫
24.關于下唇癌的特點,哪項是錯誤的
A.常發(fā)生于下唇中外三分之一唇紅緣處
B.多發(fā)生于老年人 C.以鱗狀細胞癌多見
D.為外生性生長,同時向結締內呈球狀推進性生長
E.復發(fā)和轉移少見
25.惡性黑色素瘤診斷的主要依據(jù)是
A.年齡 B.色素面積 C.淋巴結大小 D.活檢 E.色素表現(xiàn)及臨床癥狀
26.某女性患者,因左舌下腺囊腫(口外型)于門診行左舌下腺及囊腫摘除術,術后第二天左頜下區(qū)發(fā)生腫脹,且進食時明顯。最可能的原因是
A.因左舌下腺囊腫口外型,口外部分未處理所致
B.因左頜下腺導管結石所致
C.因前日術中誤結扎左頜下腺導管所致
D.左頜下淋巴結反應性腫脹
E.因急性左頜下腺炎癥所致
27.涎石病好發(fā)于
A.頜下腺 B.舌下腺 C.腮腺 D.小涎腺 E.唇腺
28.65歲男性,右側腮腺后下極可捫及一橢圓形腫塊,表面光滑,質地較軟,有“消長史”。對診斷該病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學檢查是
A.CT B.MRI C.B超 D.99mTc核素掃描 E.腮腺造影
29.下頜運動異常、疼痛、彈響和雜音是以下哪類疾病的主要癥狀:
A.顳下窩腫瘤 B.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 C.顳下頜關節(jié)炎
D.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 E.髁狀突腫瘤
30.關節(jié)盤穿孔最易發(fā)生的部位在
A.關節(jié)盤前帶 B.關節(jié)盤中間帶 C.關節(jié)盤后
D.關節(jié)盤雙板區(qū) E.關節(jié)盤后附著
31.一患者左側舌根,軟腭及咽部真發(fā)性劇烈疼痛,夜間痛明顯,最可能的診斷是
A.非典型口炎 B.三叉神經痛 C.蝶腭神經痛
D.舌咽神經痛 E.鼻咽癌
32.牙種植體冠根比例及傾斜度
A.2:3以下 25度-30度以上
B.1:2以上 25度-30度以下
C.2:3以上 25度-30度以上
D.2:3以上 25度-30度以下
E.以上都不是
33.臨床上主要采用的牙種植為
A.黏膜內種植體 B.根管內種植體 C.骨膜下種植體
D.骨內種植體 E.以上都不是
34.單側唇裂整復術中旋轉推進法定點中較靈活的點是
A.3點 B.7點 C.5點 D.6點 E.8點
35.腭裂修復述過程中,造成軟腭張力最大的 肌肉是…
A.咽上縮肌 B.舌腭肌 C.咽腭肌 D.腭帆張肌 E.腭帆提肌
36.腭裂穿孔,行二期手術時間.
A.4~5個月 B.5~6個月 C.1~2個月 D.3~4個月 E.6~12個月
37.牙槽突裂最佳植骨時間
A.36個月 B.612個月 C.2歲左右 D.912歲 E.16歲以后
38.以下那種意見是正確的
A.后天性面部畸形和缺損,年齡越小,手術效果越好
B.面部整復手術與生長發(fā)育無關
C.面部整復手術與年齡大小無關
D.面部整復手術最好在生長發(fā)育成熟后施行
E.整復手術對老年病員無必要進行
39.帶蒂皮瓣的斷蒂手術一般在第一次手術后多久實施
A.7天 B.714天 C.1421天 D.2130天 E.3040天
40.游離皮瓣最容易發(fā)生血管危象的時間為
A.術后12小時內 B.術后24小時內 C.術后36小時內
D.術后48小時內 E.術后72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