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在一次社區(qū)消化性潰瘍的橫斷面調查中發(fā)現(xiàn)35~49歲男性符合消化性潰瘍診斷標準的為80/105,而同齡女性為90/105。以下論述哪項正確( )
A.本次調查所得的結果為發(fā)病率
B.本次調查所得的結果實際上是構成比
C.通過本項研究可以推斷婦女發(fā)生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大于男性
D.通過本項研究可以推斷35~49歲婦女發(fā)生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大于男性
E.以上均不正確
22.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的最好來源是( )
A.來自醫(yī)院的死亡病例
B.來自社區(qū)的現(xiàn)患病例
C.來自醫(yī)院的新發(fā)病例
D.來自社區(qū)的死亡病例
E.來自社區(qū)的新發(fā)病例
23.確定某因素與某種疾病的關聯(lián)強度的指標是
A.相對危險度
B.統(tǒng)計學檢驗的χ2值
C.某人群某病的患病率
D.某人群某病的發(fā)病率
E.某人群某病的死亡率
24.臨床試驗中,采用隨機分組法,是為了
A使試驗組和對照組人數(shù)相等
B.使試驗更有代表性
C.使試驗結論更可靠
D.平衡非試驗因素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作用
E.平衡試驗因素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作用
25.以下是病例對照研究的缺點,除了( )
A.難以避免回憶偏倚
B.容易產(chǎn)生選擇偏倚
C.能計算發(fā)病率、死亡率
D.混雜因素的影響較難控制
E.不適用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26.在病例對照研究中,配比過度會導致( )
A.提高研究效率
B.降低研究效率
C.對研究結果無影響
D.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E.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27.下列有關病例對照研究錯誤的描述是( )
A.節(jié)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B.可以估計暴露與疾病的關聯(lián)強度
C.病例對照研究適用于疾病常見而暴露罕見的情況
D.病例對照研究適用于疾病罕見而暴露常見的情況
E.病例對照研究不能得出暴露因素與疾病因果關聯(lián)的結論
28.在病例對照研究中,若病例組某危險因素的暴露史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可認為( )
A.暴露與該病無聯(lián)系
B.暴露與該病有因果聯(lián)系
C.暴露是該研究疾病的病因
D.該病是由該暴露因素引起的
E.該病與暴露存在統(tǒng)計學相關
29.以下是病例對照研究中匹配的目的,除了( )
A.可提高流行病學調查效率
B.研究匹配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C.控制匹配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干擾
D.使病例組和對照組的某些特征一致
E.使匹配因素對病例組和對照組的影響均衡
30.在病例對照研究中,通常用以下方法選擇對照,除了( )
A.不考慮對照所患疾病
B.與病例的某些特征相一致
C.從病例的鄰居或親屬中選取
D.從病例所來自的人群中的非病例中隨機選取
E.從病例所來自的醫(yī)院中的其他病例中隨機選取
31.相對危險度是( )
A.病例組暴露比例與對照組暴露比例之比
B.病例組暴露比例與對照組暴露比例之差
C.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對照組相應率之比
D.暴露組的發(fā)病率或死亡率與對照組相應率之差
E.以上都不是
32.以下是隊列研究的優(yōu)點,除了( )
A.較適用于少見病
B.由“因”至“果”觀察
C.能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D.能直接估計暴露因素與發(fā)病的關聯(lián)強度
E.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級計算“劑量一反應關系”
33.在一次隊列研究中,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各5000人,暴露組40人發(fā)病,非暴露組20人發(fā)病,則相對危險度為( )
A.1.0
B.2.0
C.3.0
D.4.0
E.無法計算
34.對于隊列研究的錯誤觀點是( )
A.人力、物力花費較大
B.通常要考慮失訪和混雜偏倚的影響
C.可以直接計算暴露與疾病的關聯(lián)強度
D.若疾病罕見而暴露因素常見,則適宜進行隊列研究
E.若疾病常見且暴露因素常見,則適宜進行隊列研究
35.隊列研究是( )
A.由“因”推“果”
B.由“果”推“因”
C.描述“因”和“果”在某一時點的分布
D.由“果”推“因”后再由“因”推“果”
E.以上都不是
36.為探討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對胎兒的影響,研究者選擇了100例確診有風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婦,同時選擇了同期同醫(yī)院確診無風疹病毒感染史的孕婦,然后追蹤兩組孕婦的胎兒的出生的情況,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臨床實驗
B.隊列研究
C.現(xiàn)況調查
D.病例對照研究
E.以上都不是
37.100名失眠患者接受氣功療法治療,隨訪3個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氣功治療失眠有效
B.氣功治療失眠無效
C.因樣本量不大而無法下結論
D.因觀察時間不長而療效可疑
E.因未設立對照組而無法下結論
38.在探討某職業(yè)工人接觸某化學物質后發(fā)生某種癌癥的隊列研究中,得到以下結果:
癌癥(人數(shù)) 非癌癥(人數(shù)) 合計
暴露組 10 30 40
非暴露組 20 440 460
合計 30 470 500
在該研究中,相對危險度是( )
A.13
B.4.89
C.5.7
D.7.33
E.10.52
在該研究中,由該化學物質所致該癌癥的特異危險度估計值為( )
A.0
B.O.2
C.0.5
D.O.8
E.不能計算
在該研究中,該物質與癌癥發(fā)生的關系( )
A.該暴露因素是無關因
B.該暴露因素是危險因素
C、該暴露因素是保護因素
D.該暴露因素是混雜因素
E.無法判斷
39.證實病因假設最可靠的流行病學方法是( )
A.現(xiàn)況調查
B.抽樣調查
C.篩檢試驗
D.實驗性研究
E.病例對照研究
40.為探討葉酸預防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選擇了10萬名孕婦,隨機分為服用葉酸的實驗組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追蹤全部孕婦的胎兒出生情況,觀察有無神經(jīng)膏畸形發(fā)生。這種研究方法是( )
A.現(xiàn)況調查
B.隊列研究
C.實驗性研究
D.病例對照研究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