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一節(jié) 藥物的基本作用
一、藥物作用的基本表現(xiàn)
興奮性改變:興奮(exitation)興奮藥。
亢進(augmentation)
抑制(inhibition)抑制藥。
麻痹(paralysis)
衰竭(failure)
藥物作用的選擇性(Selectivity) :
選擇性發(fā)生的可能原因:
1.藥物分布的差異
2.組織生化功能差異
3.藥物化學結(jié)構(gòu)的差異
4.組織器官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
藥物的選擇性是藥物分類及選擇用藥的基礎和依據(jù)。
二、藥物的作用效果
治療作用(Therapeutic action/effect)
不良反應 (adverse reaction)
1.治療作用
分為:對癥治療(symptomatic treatment);
對因治療(etiological treatment);
補充治療(supplement therapy)
或替代療法(replacement therapy)
2.不良反應
(1)副作用 (side reaction):
特點:治療劑量下出現(xiàn);反應輕微、可預知,固有的反應(不可避免)。
產(chǎn)生原因:選擇性低,作用范圍廣。
(2)毒性作用 (Toxic reaction):
特點:劑量過大或體內(nèi)藥濃過高;反應較嚴重,危害較大,可預知、可避免。
a.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多損害循環(huán)、呼吸、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
b.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多損傷肝、腎、骨髓、內(nèi)分泌等組織器官;此外,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突變與致癌作用(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也屬慢性毒性。
(3)后遺效應(after reaction)
(4)停藥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又稱為繼發(fā)反應 (secondary reaction)
(5)變態(tài)反應 (allergy reaction)
(6)特異質(zhì)反應(idiosyncrasy)
(7)依賴性(dependence)
分為身體依賴性、精神依賴性。
三、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
量效關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藥物隨劑量增加(或濃度增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其藥理效應也增加,二者的規(guī)律性變化稱為量效關系。
(一)量效曲線
以效應強弱為縱坐標,藥物濃度或劑量為橫坐標作圖得出的曲線。
1.量反應(graded response)量效曲線
2.質(zhì)反應量效曲線
3.量效關系中的劑量
(1)劑量(dose):用藥份量。
A. 最小有效量(閾劑量):
B. 極量:
C. 治療量:
又為常用量(>最小有效量<極量)。
D. 半數(shù)有效量(ED50):
E. 半數(shù)致死量(LD50):
4.量效關系中的效應
(1)最大效能(maxmum effecacy):
藥物在最大治療量時達到的最大效應。
反映藥物內(nèi)在活性大小。
(2)效價強度(potency):
藥物引起等效效應的相對劑量或濃度。
5.安全性評價:
a.治療指數(shù)(TI):
LD50 / ED50 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
b.可靠安全系數(shù):
LD1/ED99 的比值。比值大于1,藥物較安全,
比值小于1,藥物較不安全。
四、 藥物的化學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效關系
五、 藥物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