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命科技前沿問題的倫理思考
第一節(jié) 器官移植的倫理
一、器官移植的概況
1、器官移植的概念
是指通過手術等方法,替換體內已損傷的、病態(tài)或衰竭的器官,也指將體內的器官移位。在器官移植中,獻出器官的一方稱為供體,接受器官的一方稱為受體。
2、器官移植的發(fā)展歷史
18世紀-19世紀-20世紀(皮膚-腎-肝臟-肺-胰腺-心臟-骨髓-腦)
二、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
(一)器官移植是否道德的問題
使生命獲得新生、使許多患者生命質量得到提升、減輕經濟負擔
對傳統(tǒng)道德的挑戰(zhàn),涉及公正、自愿以及不傷害等倫理原則
(二)關于供體方面的倫理問題
1、尸體器官捐贈的倫理問題
(1)自愿捐獻:通過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倫理原則來獲取器官的一種形式。
(2)推定同意:
國家給予醫(yī)生全權摘取有用組織和器官,只要死者生前沒有作出不愿意捐獻器官表示,就被視為自愿捐獻,而不考慮親屬意見。如美國、比利時、奧地利、法國、新加坡、瑞士等。
要求醫(yī)生與死者家屬進行交涉,以明確家屬同意捐獻,方可摘取器官。如意大利、英國、西班牙、羅馬尼亞等。
2、活體器官捐獻的倫理問題
活體器官捐獻的條件:
不傷害為首要原則,就是非進行移植不可的要將風險降低到最低;
只限于成對器官和有再生能力的組織;重要單器官的活體捐贈不能接收;
主要以親屬之間的移植為主;
禁止未成年人捐獻.(《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九條)
活體器官摘取前,應需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論證。
醫(yī)療機構摘取前,應做好捐贈者以及家屬的充分知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