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人血清鈉的正常值是135~145mmol/L。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清鉀測定增高:血鉀>5.5mmol/L稱為高鉀血癥。高鉀血癥見于:①排出減少:如急性或慢性腎衰竭少尿期、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②攝入過多:如高鉀飲食、靜脈輸注大量鉀鹽、輸人大量庫存血液。③細胞內(nèi)鉀外移增多:如嚴重溶血、大面積燒傷、擠壓綜合征、組織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等。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細胞和膿細胞
(1)參考值:玻片法平均0~5個/HP,定量檢查0~10個/μl。
(2)臨床意義:尿沉渣鏡檢白細胞或膿細胞>5個/HP,稱鏡下膿尿。多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見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及腎結核等。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痰量增多見于肺膿腫、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痰液標本收集:留痰前應先漱口,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痰液,以清晨第一口痰為宜,注意避免混入唾液和鼻咽分泌物。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尿中酮體量(以丙酮計)為0.34~0.85mmol/24h(20~50mg/24h),一般檢查法為陰性。尿酮體陽性見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妊娠劇吐、重癥不能進食等脂肪分解增強的疾病。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情況下,尿比重在1.015~1.025。
(1)增高 見于急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腎前性少尿等。
(2)減低 見于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尿崩癥等。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情況下,尿比重在1.015~1.025。
(1)增高 見于急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及腎前性少尿等。
(2)減低 見于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尿崩癥等。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常尿液的氣味來自尿中揮發(fā)酸的酸性物質(zhì),久置后可出現(xiàn)氨味。排出的新鮮尿液即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尿呈爛蘋果味。有機磷中毒時尿帶蒜臭味。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尿量<400ml/24h或<17ml/h為少尿;尿量<100ml/24h為無尿。
二、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性粒細胞異常增生性增多見于:①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喝缯嫘约t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和骨髓纖維化等。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淋巴細胞增多 ①感染性疾。褐饕獮椴《靖腥荆缏檎、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等;某些桿菌感染,如結核病、百日咳、布氏桿菌病等。②某些血液。杭毙院吐粤馨图毎籽、淋巴瘤等。③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癥時,由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高,但絕對值并不增高。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淋巴細胞增多、俑腥拘约膊。褐饕獮椴《靖腥,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腎綜合征出血熱等;某些桿菌感染,如結核病、百日咳、布氏桿菌病等。②某些血液。杭毙院吐粤馨图毎籽 ⒘馨土龅。③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粒細胞缺乏癥時,由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高,但絕對值并不增高。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①變態(tài)反應性疾。喝缰夤芟⒀苌窠(jīng)性水腫、蕁麻疹、藥物過敏反應、血清病等。②皮膚病:如濕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③寄生蟲病:如血吸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絲蟲病等。④血液。喝缏粤<毎籽、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紅色痰:見于肺癌、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黃綠色痰:見于綠膿桿菌感染、干酪性肺炎。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黃色痰:見于呼吸道化膿性感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鐵銹色痰:見于肺炎鏈球菌肺炎。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現(xiàn)淡紅色,稱為肉眼血尿。血尿見于泌尿系統(tǒng)炎癥、結石、腫瘤、結核等;也可見于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膿尿和菌尿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等。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發(fā)病后4~10小時CK開始增高。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發(fā)病后3~4天(72~96小時)CK恢復正常。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FBG>9.0mmol/L時尿糖陽性。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FBG<3.9mmol/L時為血糖減低。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細胞管型提示腎實質(zhì)感染性疾病,見于腎盂腎炎、間質(zhì)性腎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小管上皮細胞管型提示腎小管病變,見于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腎炎晚期、腎病綜合征等。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與AST均顯著增高,ALT增高更明顯,ALT/AST>1。急性重型肝炎AST增高明顯,但在病情惡化時,黃疸進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稱為膽-酶分離,提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良。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如血清氨基轉移酶活性不能降至正;蛟僭龈撸崾炯毙圆《拘愿窝邹D為慢性。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膽道阻塞:各種肝內(nèi)、外膽道阻塞性疾病,如胰頭癌、膽道結石、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肝內(nèi)膽汁淤積等,ALP明顯升高,以ALP1為主。尤其是癌性梗阻時,100%出現(xiàn)ALP1,且ALP1>ALP2。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阻塞性黃疸為灰白色便。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成人的糞便為黃褐色圓柱狀軟便,嬰兒糞便呈金黃色。
(1)水樣或粥樣稀便 見于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如急性胃腸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
(2)米泔樣便 見于霍亂。
(3)黏液膿樣或膿血便 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阿米巴痢疾時,以血為主,呈暗紅色果醬樣;細菌性痢疾則以黏液膿樣或膿血便為主。
(4)凍狀便 見于腸易激綜合征、慢性菌痢。
(5)鮮血便 多見于腸道下段出血,如痔瘡、肛裂、直腸癌等。
(6)柏油樣便 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7)灰白色便 見于阻塞性黃疸。
(8)細條狀便 多見于直腸癌。
(9)綠色糞便 提示消化不良。
(10)羊糞樣便 多見于老年人及經(jīng)產(chǎn)婦排便無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