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體質(zhì)的特點包括:先天遺傳性、差異多樣性、形神一體性、群類趨同性、相對穩(wěn)定性、動態(tài)可變性、連續(xù)可測性和后天可調(diào)性。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從化,即病情隨體質(zhì)而變化。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體質(zhì)由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tài)三個方面的差異性構(gòu)成。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思慮過度,或所思不遂,最易妨礙脾氣運化,致使脾胃之氣結(jié)滯,脾氣不能升清,胃氣不能降濁,因而出現(xiàn)不思飲食、脘腹脹悶、頭目眩暈等癥。《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jié)!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悲則氣消,指過度悲憂,導(dǎo)致肺氣耗傷或宣降失常的病機變化。臨床常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癥。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主疏泄,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氣機,使之暢達的功能。怒傷肝,怒則氣上,指過度憤怒可使肝氣橫逆上沖,血隨氣逆,并走于上,可見氣逆上攻,面紅目赤,或嘔血,甚則昏厥卒倒。因此過怒可以影響肝的疏泄功能。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七情過激過久,均可分別傷及五臟,但與心之關(guān)系尤為密切,因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宰精神情志活動,因而七情傷臟,均先影響心神,心神受損必涉及其他臟腑產(chǎn)生種種病變。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瘀血阻滯,損傷血絡(luò),血逸脈外而見出血色紫黯,或夾有瘀血塊。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火邪易致瘡癰:火熱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燔灼腐肉,則發(fā)為癰腫瘡瘍!鞍b疽原是火毒生”!盎鸲尽、“熱毒”是引起瘡瘍的比較常見的原因,其臨床表現(xiàn)以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為特征。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火邪的性質(zhì)與致病特點是:(1)火熱為陽邪,其性燔灼趨上;(2)火熱易擾心神;(3)火熱易傷津耗氣;(4)火熱易生風動血;(5)火邪易致瘡癰。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暑性升散,易擾心神,易耗氣傷津。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癘氣的致病特點是: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傳染性強,易于流行;一氣一病,癥狀相似。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勞神過度:指思慮勞傷過度,耗傷心血,損傷脾氣,可見心神失養(yǎng)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以及脾失健運的納呆、腹脹、便溏等癥。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潮濕,熱蒸濕動,故暑邪致病,多夾濕邪為患。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風性善行而數(shù)變:“善行”,指風性善動不居,游走不定。故風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行無定處的特點。風寒濕三氣雜至而引起的痹證,若見游走性關(guān)節(jié)疼痛,痛無定處,即是風邪偏盛的表現(xiàn),稱為“行痹”或“風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