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藥物和血漿蛋白結合是
A. 是牢固的
B. 不易排擠的
C. 是一種生效形式
D. 見于所有藥物
E. 易被其他藥物排擠
正確答案:E
102、時量曲線下面積代表
A. 藥物血漿半衰期
B. 藥物劑量
C. 藥物吸收速度
D. 藥物排著量
E. 生物利用度
正確答案:E
103、下列關于藥物主動轉運的敘述哪一條是錯的
A. 要消耗能量
B. 可受其他化學品的干擾
C. 有化學結構特異性
D. 比被動轉運較快達到平衡
E. 轉運速度有飽和限制
正確答案:D
104、pKa是指
A. 弱酸性或弱堿性引起的50%最大效應的藥物濃度的負對數(shù)
B. 藥物解離常數(shù)的負倒數(shù)
C. 弱酸性或弱堿性藥物溶液在解離50%的pH值
D. 激動劑增加一倍時所需要的拮抗劑的對數(shù)濃度
E. 藥物消除速率常數(shù)的負對數(shù)
正確答案:C
105、某藥的t1/2是12個小時,給藥1g后血漿濃度最高是4mg/L,如果12小時用藥1g,多少時間后可達到10mg/L
A. 1天
B. 3天
C. 6天
D. 12小時
E. 不可能
正確答案:E
藥物每個半衰期給藥,再聯(lián)系5-7個半衰期后達到穩(wěn)態(tài),理想狀況下為給藥計量所至峰濃度的2倍.所以每12小時給藥1g的穩(wěn)態(tài)是8/100。(理想狀況下(無蓄積)最多可達8mg/100ml)
106、口服苯妥英鈉幾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測得苯妥英鈉血濃度明顯升高,這現(xiàn)象是因為
A. 氯霉素使苯妥英鈉吸收增加
B. 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鈉生物利用度
C. 氯霉素與苯妥英鈉競爭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苯妥英鈉游離
D. 氯霉素抑制肝藥酶使苯妥英鈉代謝減少
E. 氯霉素誘導肝藥酶使苯妥英鈉代謝增加
正確答案:D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
107、按一級動力學消除的藥物,按一定時間間隔連續(xù)給予一定劑量,血藥濃度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間的長短取決于
A. 劑量大小
B. 給藥次數(shù)
C. 半衰期
D. 表觀分布容積
E. 生物利用度
正確答案:C
108、藥物吸收到達血漿穩(wěn)態(tài)濃度時意味著
A. 藥物作用強
B. 藥物的吸收過程已完成
C. 藥物的消除過程正開始
D. 藥物的吸收速度與消除速度達到平衡
E. 藥物在體內(nèi)分布達到平衡
正確答案:D
109、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后
A. 效應增強
B. 吸收減慢
C. 吸收加快
D. 代謝加快
E. 排泄加速
正確答案:C
110、某藥的t1/2是6個小時,如果按0.5g一次,每天三次給藥,達到血漿坪值得時間是
A. 5~10小時
B. 10~16小時
C. 17~23小時
D. 24~30小時
E. 31~36小時
正確答案:D
111、對弱酸性藥物來說
A. 使尿液pH降低,則藥物的解離度小,重吸收少,排泄減慢
B. 使尿液pH降低,則藥物的解離度大,重吸收多,排泄增快
C. 使尿液pH增高,則藥物的解離度小,重吸收多,排泄減慢
D. 使尿液pH增高,則藥物的解離度大,重吸收少,排泄增快
E. 對腎排泄沒有規(guī)律性的變化和影響
正確答案:D
112、某堿性藥物的pKa為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則此藥在尿中
A. 解離度增高,重吸收減少,排泄加快
B. 解離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減慢
C. 解離度降低,重吸收減少,排泄加快
D. 解離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減慢
E. 排泄速度并不改變
正確答案:D
113、靜脈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級動力學消除的藥物時,到達穩(wěn)態(tài)濃度的時間取決于
A. 靜滴速度
B. 溶液濃度
C. 藥物半衰期
D. 藥物體內(nèi)分布
E. 血漿蛋白結合量
正確答案:C
114、藥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義是指
A. 藥物能通過胃腸道進去肝門脈循環(huán)的分量
B. 藥物能吸收進入體循環(huán)的分量
C. 藥物能吸收進入體內(nèi)達到作用點的分量
D. 藥物吸收進入體內(nèi)的相對速度
E. 藥物吸收進入體內(nèi)循環(huán)的分量和速度
正確答案:E
115、下列藥物中和血漿蛋白結合最少的是
A. 保泰松
B. 阿司匹林
C. 華法林
D. 異煙
E. 甲苯磺丁脲
正確答案:D
116、肝藥酶的特點是
A. 專一性高,活性有限,個體差異性大
B. 專一性高,活性很強,個體差異性大
C. 專一性低,活性有限,個體差異性小
D. 專一性低,活性有限,個體差異性大
E. 專一性高,活性很高,個體差異性小
正確答案:D
117、藥物的血漿t1/2是指
A. 藥物的穩(wěn)態(tài)血濃度下降一半的時間
B. 藥物的有效血濃度下降一半的時間
C. 藥物的組織濃度下降一半的時間
D. 藥物的血漿濃度下降一半的時間
E. 藥物的血漿蛋白結合率下降一半的時間
正確答案:D
118、某藥在體內(nèi)按一級動力學消除,在其吸收達到高峰后抽血兩次,測其血漿濃度分別為150ug/ml及18.75ug/ml,兩次抽血間隔9小時,該藥的血漿半衰期為
A. 1小時
B. 1.5小時
C. 2小時
D. 3小時
E. 4小時
正確答案:D
119、在重復恒量,按每個半衰期給藥時,為縮短到達血漿坪值的時間,應
A. 增加每次給藥量
B. 首次加倍
C. 連續(xù)恒速靜脈滴注
D. 縮短給藥間隔
E. 首次半量
正確答案:B
120、某藥消除符合一級動力學,t1/2為4小時,在定時定量多次給藥時經(jīng)過下敘述時間到達血漿坪值
A. 約10小時
B. 約20小時
C. 約30小時
D. 約40小時
E. 約50小時
正確答案:B
121、體液的pH值影響藥物的轉運及分布是由于它改變了藥物的
A. 水溶性
B. 脂溶性
C. pKa
D. 解離度
E. 溶解度
正確答案:D
122、為了維持藥物的療效,應該
A. 加倍劑量
B. 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給藥
C. 根據(jù)藥物半衰期確定給藥間隔
D. 每2小時用藥一次
E. 不斷用藥
正確答案:C
123、dc/dt=-kcn是藥物消除過程中血漿濃度衰減的簡單數(shù)學公式,下列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 當n=0時為一級動力學消除
B. 當n=1時為零級動力學消除
C. 當n=1時為一級動力學消除
D. 當n=0時為一室模型
E. 當n=1時為二室模型
正確答案:C
124、部分激動藥
A. 與受體結合親和力小
B. 內(nèi)在活性較大
C. 具有激動藥與拮抗藥兩重特性
D. 與機動要共存時(其濃度未達到Emax時),其效應與激動藥拮抗
E. 全部都不對
正確答案:C
125、下列說法錯誤的為
A. 藥理學研究中更常用濃度-效應關系
B. 藥理效應強度為連續(xù)增減的量變,稱為質反應
C. 全部都不對
D. 動物實驗常用LD50/ED50作為治療指數(shù)
E. ED95~TD5之間范圍稱為安全范圍
正確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