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重指數(shù)(BMI)的計算方法是:( a )
A、BMI=體重(kg)/身高(m)2
B、BMI=體重(kg)2/身高(m)
C、BMI=體重(kg)2/身高(m)2
D、BMI=身高(m)體重(kg)2/2
E、BMI=身高(m)/體重(kg)
2、甲狀腺激素屬于:( a )
A、氨基酸類激素 B、蛋白質激素 C、肽類激素 D、類固醇激素 E、胺類激素
3、性激素屬于:( d )
A、氨基酸類激素 B、肽類激素 C、蛋白質激素 D、類固醇激素 E、胺類激素
4、腎上腺皮質激素屬于:( c )
A、氨基酸類激素 B、肽類激素 C、類固醇激素 D、蛋白質激素 E、胺類激素
5、類固醇激素發(fā)揮作用是:( d )
A、通過與細胞膜受體結合 B、通過PKC C、通過G蛋白
D、通過與細胞核受體結合 E、通過DG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
6、內分泌激素是指內分泌腺或組織所分泌的激素,其:( a )
A、通過血液傳遞 B、通過細胞外液局部傳遞 C、通過細胞外液鄰近傳遞
D、直接作用于自身細胞 E、通過細胞內直接作用
7、內分泌系統(tǒng)的反饋調節(jié)是指:( e )
A、神經系統(tǒng)對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B、內分泌系統(tǒng)對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C、免疫系統(tǒng)對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D、免疫系統(tǒng)對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E、下丘腦—垂體—靶腺之間的相互調節(jié)
8、常用于內分泌功能減退的動態(tài)功能試驗是:( a )
A、興奮試驗 B、抑制試驗 C、激發(fā)試驗 D、拮抗試驗 E、負荷試驗
9、 對內分泌腺功能減退性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 a )
A、替代治療 B、病因治療 C、對癥治療 D、支持治療 E、放療或化療
10、 垂體微腺瘤是指:( d )
A、直徑<10 cm的腫瘤 B、直徑<10 μm的腫瘤 C、直徑<5 cm的腫瘤
D、直徑<10 mm的腫瘤 E、直徑<5 mm的腫瘤
12、 ACTH是指:( b )
A、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B、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D、促甲狀腺激素 E、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13、 引起血ACTH升高的疾病是:( c )
A、Sheehan綜合征 B、腎上腺皮質腺瘤 C、Addison病 D、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E、PRL瘤
14、 下列選項中可以肯定PRL瘤的診斷的是:( a )
A、PRL>300 μg/L B、PRL>200 μg/L C、PRL>150 μg/L
D、PRL>250 μg/L E、PRL>100 μg/L
15、 由下丘腦視上核與室旁核分泌的激素是:( c )
A、醛固酮 B、降鈣素 C、精氨酸加壓素 D、催乳素 E、生長抑素
16、 由下丘腦分泌并儲存于神經垂體的激素是:( a )
A、抗利尿激素、催產素 B、生長抑素 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D、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素 E、催乳素
17、 肢端肥大癥篩選和疾病活動性的指標是:( a )
A、IGF1↑ B、SS↑ C、GnRH↑ D、GHRH↑ E、GH↑
18、 Sheehan綜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減退替代治療應先補充:( c )
A、性激素 B、甲狀腺激素 C、糖皮質激素 D、ACTH E、GnRH
19、 胰島素低血糖興奮試驗可用于診斷:( c )
A、尿崩癥 B、糖尿病 C、GH缺乏性侏儒癥 D、甲亢 E、肢端肥大癥
20、 禁水-加壓素試驗尿滲透壓升高,見于:( d )
A、正常人 B、精神性煩渴 C、腎性尿崩癥 D、中樞性尿崩癥E、慢性腎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