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下列哪項不是替牙期的特征
A、左右中切牙之間有一間隙
B、側(cè)切牙向遠中傾斜
C、前牙擁擠
D、磨牙關(guān)系偏近中
E、暫時性的深覆(牙合)
22、下列關(guān)于“齊平末端”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上、下頜第一乳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成一垂直平面
B、上、下頜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成一垂直平面
C、上、下頜第一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成一垂直平面
D、上、下頜第二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成一垂直平面
E、上、下頜第三磨牙的遠中面彼此相齊,成一垂直平面
23、完整的乳牙(牙合)時期應是
A、2.5至4歲左右
B、2.5至6歲左右
C、4~6歲期間
D、6~8歲期間
E、6~12歲期間
24、以下不屬于4歲以后乳牙(牙合)特征的是
A、牙排列不緊密,前牙間隙逐漸形成
B、牙的切緣及(牙合)面產(chǎn)生顯著磨耗
C、上、下第二乳磨牙的遠中面在同一平面上
D、隨下頜升支發(fā)育,暫時性深覆(牙合)減小
E、下頜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頜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
25、2.5~4歲期間乳牙頜的特征,除外的是
A、牙排列緊密而無明顯間隙
B、切緣及(牙合)面尚無顯著磨耗
C、乳牙位置較正
D、覆(牙合)較深,覆蓋較小,(牙合)曲線不明顯
E、隨下頜升支發(fā)育,暫時性深覆(牙合)減小
26、完整的乳牙(牙合)建成時間是
A、2歲
B、2歲半
C、3歲
D、3歲半
E、6歲
27、乳牙(牙合)期間特征不包括
A、無明顯傾斜
B、曲線不明顯
C、平齊末端
D、牙列擁擠
E、深覆(牙合)
28、下列關(guān)于橫(牙合)曲線的描述中,不恰當?shù)氖?/P>
A、下頜可以形成凹向上的橫(牙合)曲線
B、下頜橫(牙合)曲線不很明顯
C、上頜牙列橫(牙合)曲線凸向下
D、上頜兩側(cè)磨牙舌尖的位置低于頰尖
E、橫(牙合)曲線又稱Spee曲線
29、連接上頜兩側(cè)同名磨牙的頰尖、舌尖形成一條凸向下的曲線
A、上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B、下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C、上頜牙列的橫(牙合)曲線
D、下頜牙列的橫(牙合)曲線
E、補償曲線
30、Wilson曲線又可稱為
A、上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B、下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C、Spee曲線
D、橫(牙合)曲線
E、補償曲線
31、上頜牙列的Wilson曲線是一條
A、凸向上的曲線
B、凸向下的曲線
C、凹向上的曲線
D、凹向下的曲線
E、與(牙合)平面平行
32、下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是一條
A、凸向上的曲線
B、凸向下的曲線
C、凹向上的曲線
D、凹向下的曲線
E、與(牙合)平面平行
33、以下哪種曲線又稱Spee曲線
A、上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B、下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
C、上頜牙列的橫(牙合)曲線
D、下頜牙列的橫(牙合)曲線
E、補償曲線
34、上頜牙列的縱(牙合)曲線是一條
A、凸向上的曲線
B、凸向下的曲線
C、凹向上的曲線
D、凹向下的曲線
E、與(牙合)平面平行
35、上頜橫(牙合)曲線中上頜兩側(cè)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是
A、均略向頰側(cè)傾斜
B、左側(cè)傾向舌側(cè),右側(cè)側(cè)傾向頰側(cè)
C、左側(cè)傾向頰側(cè),右側(cè)側(cè)傾向舌側(cè)
D、均略向舌側(cè)傾斜
E、以上都不對
36、上頜橫(牙合)曲線由哪些牙尖的連線所構(gòu)成
A、左右兩側(cè)磨牙舌尖的連線
B、左右兩側(cè)雙尖牙的頰舌尖的連線
C、左右兩側(cè)磨牙頰、舌尖的連線
D、左右兩側(cè)磨牙頰尖的連線
E、左右兩側(cè)雙尖牙舌尖的連線
37、方圓形弓形牙列從哪顆牙開始彎曲向后
A、切牙的遠中
B、尖牙的遠中
C、前磨牙的遠中
D、第一磨牙的遠中
E、第二磨牙的遠中
38、尖圓形的牙弓,上頜牙列自哪顆牙起就開始向后彎曲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第一磨牙
E、第二磨牙
39、牙弓的寬度是指
A、左、右第一磨牙頰面間最寬的距離
B、左、右第二磨牙頰面間最寬的距離
C、左、右第三磨牙頰面間最寬的距離
D、左、右第一前磨牙頰面間最寬的距離
E、左、右第二前磨牙頰面間最寬的距離
40、最常見的牙弓形態(tài)是
A、尖圓形
B、方圓形
C、橢圓形
D、混合型
E、正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