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外界抵抗力最強的細菌結構是……………………………………………………………………..……( D )
A.莢膜 B.鞭毛 C.細胞壁 D.芽胞 E.菌毛
2、流行病學研究的對象是………………….…………………………………………………………..……( C )
A.病人 B.非病人 C.人群 D.個體 E.病原攜帶者
3、計算平均潛伏期宜用………………………………….……………………………………………..……( B )
A.全距 B.中位數(shù) C.離均差 D.積和變異數(shù) E.算術平均數(shù)
4、疾病的三間分布包括………………………………………………….……………………………..……( E )
A.年齡、性別和種族 B.職業(yè)、家庭和環(huán)境 C.國家、地區(qū)和城鄉(xiāng)
D.短期波動、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 E.時間、地區(qū)和人群分布
5、衡量疾病危險程度的指標是……………………………………………………………….………..……( D )
A.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人率 D.發(fā)病率 E.續(xù)發(fā)率
6、可引起血性結腸炎,并能引起致死性并發(fā)癥如溶血性尿毒綜合征的大腸埃希菌的血清型是……..…( C )
A.O139 B.O55 C.O157:H7 D.O111 E.以上均不是
7、2009年4月30日,衛(wèi)生部發(fā)布公告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 傳染病…………………..…..…...….( B )
A.甲類 B.乙類 C.丙類 D.不屬于法定傳染病
試題來源:【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8、對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________………………………..…………………………....……………….( D )
A.靜脈吸毒者 B.性亂者 C.同性戀者 D.每個人 E.兒童
9、許多性傳播疾病可經(jīng)胎盤、產(chǎn)道等途徑由母親傳給胎兒,這種傳播途徑稱為………………………….( D )
A.血液傳播 B.醫(yī)源性傳播 C.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D.母嬰傳播 E.性接觸傳播
10、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將下列錯誤的做法挑出…………………………...( D )
A.病人的痰液要即時消毒 B.避免兒童與病人接觸
C.病人寢具餐具單用,勤消毒 D.病人要在發(fā)熱門診就診 E.探視病人時應該戴口罩
11、對SARS病人發(fā)病后的密切接觸者,應自與病人最后接觸之日起,進行醫(yī)學觀察______天…….....( C )
A.7 B.10 C.14 D.21
12、人患禽流感潛伏期為.……………………….…………………………………...…..…………………….( D )
A.1天 B.14天 C.9天 D.7天以內(nèi)
13、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哪些………………...……………………………………………………..…...….( D )
A.柯薩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腸道病毒71型 D.以上都是
14、一種新療法可以延長存活期,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發(fā)生下列情況……………………………..……( C )
A.該病患病率減少 B.該病發(fā)病率增加 C.該病患病率增加
D.該病發(fā)病率減少 E.該病發(fā)病率和患病率均減少
15、決定病人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jù)是…….………………………….…………………………...………...….( D )
A.臨床癥狀的輕重 B.能否排出大量病原體 C.活動范圍的大小 D.疾病的傳染期 E.疾病的潛伏期
16、確定對某傳染病接觸者留驗、檢疫或醫(yī)學觀察的主要依據(jù)是該傳染病的………………...………...….( B )
A.傳染期 B.潛伏期 C.臨床癥狀期 D.恢復期 E.病原攜帶期
17、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傳染期為…………………………………………………...………...….( B )
A、發(fā)病前1天至發(fā)病后5天 B、發(fā)病前1天至發(fā)病后7天
C、發(fā)病前2天至發(fā)病后10天 D、發(fā)病前3天至發(fā)病后7天
18、消毒是消滅清除停留在環(huán)境中的…………………………….…………………………………………….( D )
A.細菌 B.芽孢 C.細菌+病毒 D.病原體 E.微生物
19、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致病因素是…………………..………….….………………………………………….( E )
A.碘攝入量過低 B.碘攝入量過高 C.碘消耗量過少
D.碘消耗量過高 E.碘攝入量過低或過高
20、疾病的流行是指………………………………………………………………………….………………….( B )
A.發(fā)病率較低,但經(jīng)常在某人群存在 B.疾病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病率陡然上升,隨即下降到以往水平
C.發(fā)病率>10‰ D.暴發(fā)過程的延續(xù) E.疾病的發(fā)生,明顯地超過當?shù)厝巳旱囊话惆l(fā)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