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B
1、A.中性粒細胞
B.嗜酸性粒細胞
C.嗜堿性粒細胞
D.淋巴細胞
E.單核細胞
<1> 、具有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可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或細菌的細胞為
A B C D E
<2> 、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強大的吞噬功能,并且能活化T、B細胞,在特異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為
A B C D E
<3> 、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細胞,在白細胞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為
A B C D E
<4> 、無吞噬功能,但細胞顆粒中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如肝素、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細胞為
A B C D E
2、A.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等
B.腎移植術后發(fā)生排斥反應
C.胃潰瘍
D.糖尿病
E.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5> 、可主要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為
A B C D E
<6> 、可主要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疾病為
A B C D E
<7> 、可主要引起淋巴細胞增多的疾病為
A B C D E
<8> 、可引起血紅蛋白減少的疾病為
A B C D E
3、(用藥導致的血常規(guī)異常)
A.血小板減少
B.中性粒細胞減少
C.血紅蛋白量增多
D.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E.嗜堿性粒細胞減少
<9> 、硝酸甘油
A B C D E
<10> 、甲基多巴
A B C D E
<11> 、阿司匹林
A B C D E
4、(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A.0~0.01
B.0.01~0.05
C.0.03~0.08
D.0.20~0.40
E.0.50~0.70
<12> 、淋巴細胞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13> 、單核細胞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14> 、嗜堿性粒細胞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5、(血常規(guī)檢查異常的病癥)
A.白細胞增多
B.紅細胞沉降率減慢
C.血小板增多
D.淋巴細胞增多
E.血紅蛋白減少
<15> 、再生障礙性貧血
A B C D E
<16> 、惡性腫瘤
A B C D E
6、A.0~5mm/h
B.0~10mm/h
C.0~15mm/h
D.0~20mm/h
E.0~25mm/h
<17> 、女性紅細胞沉降率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18> 、男性紅細胞沉降率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7、(血常規(guī)檢查異常的臨床意義)
A.紅細胞沉降率減慢
B.白細胞減少
C.淋巴細胞增多
D.白細胞增多
E.血紅蛋白增多
<19> 、脾功能亢進可見的
A B C D E
<20> 、流行性腮腺炎
A B C D E
<21>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A B C D E
8、A.妊娠3個月以上
B.缺鐵性貧血
C.機體缺氧和高原生活
D.泌尿系統(tǒng)感染
E.使用藥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定
<22> 、可以引起紅細胞沉降率生理性增快的是
A B C D E
<23> 、可以引血小板減少的是
A B C D E
<24> 、可引起紅細胞增多的是
A B C D E
9、A.尿酸堿度增高
B.尿酸酸度降低
C.尿蛋白檢測陽性
D.尿膽紅素檢測陽性
E.尿葡萄糖檢測陽性
<25>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引起
A B C D E
<26>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可引起
A B C D E
<27> 、內分泌性疾病、肢端肥大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可引起
A B C D E
<28> 、代謝性或呼吸性堿中毒
A B C D E
10、(用藥與尿液檢查異常)
A.尿液pH值增高
B.尿蛋白
C.尿液隱血
D.尿膽紅素
E.尿葡萄糖
<29> 、氨丁三醇可能引起
A B C D E
<30> 、甲氨蝶呤可能引起
A B C D E
<31>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能引起
A B C D E
11、A.再生障礙性貧血
B.病毒性肝炎
C.肺結核
D.腎小球腎炎
E.急性細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癥
<32> 、可引起尿膽紅素陽性的是
A B C D E
<33> 、可引起尿肌酐減少的是
A B C D E
12、A.(11.0~12.0)×109/L
B.(10.0~20.0)×109/L
C.(15.0~20.0)×109/L
D.(3.5~10.0)×109/L
E.(4.0~10.0)×109/L
<34> 、成人末梢血白細胞計數(shù)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35> 、成人靜脈血白細胞計數(shù)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36> 、6個月~2歲兒童的白細胞計數(shù)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37> 、新生兒白細胞計數(shù)的正常范圍值
A B C D E
13、A.磷酸鹽結晶
B.尿酸鹽結晶
C.草酸鹽結晶
D.酪氨酸和亮氨酸結晶
E.脂肪醇結晶
<38> 、pH堿性的感染尿液常見
A B C D E
<39> 、嚴重肝病患者的尿液常見
A B C D E
<40> 、痛風患者的尿液常見
A B C D E
<41> 、嚴重的慢性腎病和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常見
A B C D E
14、(用藥與尿液檢查異常)
A.尿肌酐
B.尿酮體
C.尿血紅蛋白
D.尿沉渣結晶
E.尿液pH值降低
<42> 、維生素C和氯化銨可能引起
A B C D E
<43> 、阿司匹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44> 、氨芐西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15、A.胃潰瘍
B.慢性腎炎
C.中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心肌梗死
<45>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的是
A B C D E
<46>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降低的是
A B C D E
<47> 、可引起血肌酐增高的是
A B C D E
16、A.尿血紅蛋白陽性
B.尿沉渣白細胞增多
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
D.尿尿酸增高
E.尿淀粉酶增高
<48> 、內分泌及代謝系統(tǒng)疾病如肢端肥大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可引起
A B C D E
<49> 、急性胰腺炎發(fā)作期可引起
A B C D E
<50> 、食用高嘌呤飲食、木糖醇攝入過多,劇烈運動、禁食等可引起
A B C D E
<51> 、創(chuàng)傷如心瓣膜手術、嚴重燒傷、肌肉和血管組織嚴重損傷等可引起
A B C D E
17、A.稀糊狀或水樣糞便
B.米泔水樣便
C.黏液便
D.凍狀便
E.細條便
<52> 、過敏性腸炎、慢性菌痢等可引起
A B C D E
<53> 、各種腸道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或急性胃腸炎可引起
A B C D E
<54> 、直腸癌可引起
A B C D E
18、A.溶血性黃疸
B.阻塞性黃疸
C.急性胰腺炎
D.細菌性痢疾
E.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55> 、可引起糞隱血陽性的是
A B C D E
<56> 、可引起糞膽原增加的是
A B C D E
<57> 、常引起糞便白細胞增多的是
A B C D E
19、(藥物對醫(yī)學檢查指標陽性結果的影響)
A.氯氮平
B.環(huán)孢素
C.苯妥英鈉
D.阿司匹林
E.HMG-CoA還原酶抑制劑
<58> 、可能導致總膽固醇升高的藥物是
A B C D E
<59> 、可能導致γ-谷氨酰轉移酶升高的藥物是
A B C D E
<60> 、可能導致堿性磷酸酶升高的藥物是
A B C D E
<61> 、可能導致血小板計數(shù)(PLT)減少的藥物是
A B C D E
20、(用藥導致的醫(yī)學檢查指標異常)
A.血白細胞減少
B.糞便細胞顯微鏡檢查檢出真菌
C.血清血紅蛋白升高
D.血清總膽固醇升高
E.血清堿性磷酸酶升高
<62> 、口服避孕藥可能導致
A B C D E
<63> 、服用他汀類血脂調節(jié)藥可能導致
A B C D E
<64> 、大量或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
A B C D E
21、(肝功能檢查)
A.速率法:成人<40U/L
B.速率法:成人<50U/L
C.速率法:男性<40U/L
D.速率法:男性≤50U/L
E.速率法:速率法:1~12歲<500U/L
<65> 、堿性磷酸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66> 、γ-谷氨酰轉移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67>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68>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22、A.血清總膽固醇
B.三酰甘油酯
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D.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E.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69> 、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可將膽固醇從肝外組織轉運到肝臟進行代謝的為
A B C D E
<70> 、是人體儲存能量的形式,直接參與膽固醇和膽固醇酯合成的為
A B C D E
<71> 、是空腹血漿中的主要脂蛋白,可將膽固醇運輸?shù)礁瓮饨M織的為
A B C D E
<72> 、是空腹血漿中的主要脂蛋白,可將膽固醇運輸?shù)礁瓮饨M織的為
A B C D E
23、(國際標準化比值的應用)
A.INR<1.5
B.INR<3
C.INR>3
D.INR>5
E.INR2.0~3.0
<73> 、華法林安全抗血栓治療的指標是
A B C D E
<74> 、華法林引起出血性危險增加的指標是
A B C D E
<75> 、血栓的發(fā)生率增加的指標是
A B C D E
24、(淀粉酶檢查)
A.速率法80~220U/L
B.速率法100~1200U
C.速率法180~220U/L
D.0~1200U/L
E.80~220U/L
<76> 、尿淀粉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77> 、血清淀粉酶正常值參考范圍是
A B C D E
25、(血生化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A.診斷痛風
B.診斷心肌梗死
C.診斷消化性潰瘍
D.診斷急性胰腺炎
E.診斷紅細胞增多癥
<78> 、血清淀粉酶檢查超過正常值
A B C D E
<79> 、血尿酸檢查超過正常值
A B C D E
<80> 、肌酸磷酸激酶檢查超過正常值
A B C D E
26、A.不能抑制HBV的增殖,出現(xiàn)在HBeAg轉陰之后,證明人體對HBeAg有一定的免疫清除率的指標
B.不能抑制HBV的增殖,可反映肝細胞受到HBV侵害后的一項指標
C.為一種保護性抗體,表明人體具有一定免疫力的指標
D.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血清中出現(xiàn)的一種特異性血清標記物
E.為HBV復制的指標之一,位于HBV病毒顆粒的核心部位
<8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為
A B C D E
<82>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為
A B C D E
<83>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為
A B C D E
27、A.HBcAb
B.HBeAb
C.HBsAb
D.HBeAg
E.HBsAg
<84>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是
A B C D E
<85>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的是
A B C D E
<86>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是
A B C D E
<87> 、代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的是
A B C D E
三、C
1、血液具有輸送營養(yǎng)、氧氣、抗體、激素和排泄廢物及調節(jié)水分、體溫、滲透壓、酸堿度等功能。成人的血液占體重的8%~9%。血液中的成分分為血漿(無形成分)和細胞(有形成分)兩大部分。在正常情況下,血細胞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等。
<1> 、下列白細胞計數(shù)中,屬于不正常的是
A、新生兒16.0×109/L
B、成人末梢血8.0×109/L
C、成人靜脈血3.0×109/L
D、成人靜脈血4.3×109/L
E、6個月~2歲嬰兒11.2×109/L
<2> 、正常情況下,人血白細胞群體中占比例最少的分類細胞是
A、淋巴細胞
B、單核細胞
C、中性粒細胞
D、嗜堿性粒細胞
E、嗜酸性粒細胞
<3> 、對于女性成人而言,下列紅細胞沉降率檢查值屬于不正常的是
A、14mm/h
B、16mm/h
C、18mm/h
D、20mm/h
E、22mm/h
<4> 、血紅蛋白檢查結果低于正常值即指示貧血。下列檢測值可提示“極重度貧血”的是
A、<30g/L
B、>90g/L
C、31~60g/L
D、61~90g/L
E、90~110g/L
2、糞常規(guī)檢查可以了解消化道有無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及早發(fā)現(xiàn)胃腸炎、肝病,還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
<5> 、糞常規(guī)檢查時應注意藥物導致的糞外觀變化,可導致大便呈橘紅至紅色的藥物是
A、利福平
B、鉍劑
C、水楊酸鈉
D、華法林
E、氫氧化鋁制劑
<6> 、出現(xiàn)糞便顯黑色,有光澤,且糞隱血呈陽性癥狀時,首先考慮的疾病是
A、阿米巴痢疾
B、過敏性腸炎
C、痔瘡、肛裂
D、胃、十二指腸潰瘍伴出血
E、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7> 、某患者,糞便細胞顯微鏡檢查可見上皮細胞,患者可能患有
A、結腸癌
B、偽膜性腸炎
C、阿米巴痢疾
D、急性出血性腸炎
E、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chǎn)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chǎn)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chǎn)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