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7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測分試題(八)

2017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測分試題(八)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09月24日 ]  【

2017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測分試題(八)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認為人出生后心靈是一塊白板,一切知識是建立在由外部而來的感官經驗上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盧梭

  C.斯賓塞

  D.夸美紐斯

  2.《學記》是我國最早的經典教育名著,下列教育名言出自《學記》的是(  )。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C.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斯金納認為人的行為乃至復雜的人格都可以通過外在的強化或懲罰手段來加以塑造、改變、控制或矯正。這種觀點屬于(  )。

  A.內發(fā)論

  B.外鑠論

  C.遺傳決定論

  D.社會決定論論

  4.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yǎng)的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  )。

  A.教育方針

  B.教育目的

  C.教學目標

  D.培養(yǎng)目標

  5.“兒童中心主義”教育理論違背了(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guī)律

  B.傳授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統一的規(guī)律

  C.知識教學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guī)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guī)律

  6.歐洲中世紀教育、法西斯教育、軍國主義教育等,不僅扼殺了人的個性發(fā)展,而且也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這體現了教育的(  )。

  A.個體發(fā)展功能

  B.社會發(fā)展功能

  C.正向功能

  D.負向功能

  7.系統地收集學生學習行為的有關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是(  )。

  A.教學計劃

  B.教學設計

  C.教學評價

  D.教學過程

  8.自習課上,小林想跟同桌說話,可看到大家都在安靜的上自習,就克制住說話的沖動,在課堂紀律形成的原因與類型中,屬于(  )。

  A.自我促成的紀律

  B.任務促成的紀律

  C.教師促成的紀律

  D.集體促成的紀律

  9.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僖詫W生發(fā)展為本

 、谂囵B(yǎng)環(huán)境意識

 、垡詣(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

 、軠p輕學生學習負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符合的教育原則是(  )。

  A.循序漸進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責編:Luffy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