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7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試題及答案十三

2017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試題及答案(十三)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8月04日 ]  【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素質(zhì)教育就是多開展課外活動、多上文體課。

  23.知識獲得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知識直觀。

  24.在當前,如果學校教育不能保證家長所期望的教學質(zhì)量,家長就有權拒絕送學齡兒童上學。

  25.教育調(diào)查法是了解教育情況、研究教育問題的基本方法。它對于制定教育規(guī)劃、檢查教育質(zhì)量、總結教育經(jīng)驗,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皮亞杰的兒童思維發(fā)展階段理論。

  27.簡述學科中心課程論的基本觀點。

  28.簡述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

  29.什么是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如何解釋系列位置效應?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小明轉(zhuǎn)學到A校,進校后學習成績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業(yè),上課打瞌睡,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都不高。他的父母都從商,家境比較富裕,父母并不溺愛孩子,同時對學習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求有進步。小明靦腆,不愛參加文體活動;他想有一個好的人際關系,但因為一開始給周圍同學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學們的認可,導致人際關系不好;有時被欺負,因為比較膽小,所以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問題:(1)該同學的哪些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4分)(2)從需要的關系分析他成績下滑的原因。(7分)(3)請分析應如何幫助他擺脫困境。(7分)

  31.材料為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和課改要求:某校。創(chuàng)造性地擬定評價方案和表格,讓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逐條審核,逐項打分,以此來判斷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和具體需求,美其名日“學生參與評價”。問題:請對“學生參與評價”的做法闡述你的見解。

123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