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綜合素質(zhì) >> 復習資料 >>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zhì)》高頻考點:中外文學史上重要作品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zhì)》高頻考點:中外文學史上重要作品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7月26日 ]  【

  ◇吳伯簫,原名吳熙成,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為《北極星》。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有《菜園小記》《記一輛紡車》《獵戶》《難老泉》等。

  ◇楊朔,當代著名散文家,名作有《茶花賦》《香山紅葉》《海市》《荔枝蜜》,小說有《三千里江山》。

  ◇賀敬之,詩人、劇作家,他和丁毅執(zhí)筆的《自毛女》曾獲得斯大林文學獎。代表作為長詩《放聲歌唱》。

  ◇秦牧,原名林覺夫,著名作家.名作有散文《土地》《花城》《社稷壇抒情》。

  ◇峻青,原名孫俊卿,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為小說《黎明的河邊》,名作有《海嘯》《黨員登記表》。

  ◇碧野,原名黃潮洋,現(xiàn)代散文家,代表作為《陽光燦爛照天山》,散文有《天山景物記》。

  ◇郭小川,當代著名詩人,代表作為《青紗帳一一甘蔗林》,另有《林區(qū)三唱》《將軍三部曲》《愛情三部曲》。

  ◇張?zhí)煲,現(xiàn)代作家。代表作為諷刺短篇小說《華威先生》。長篇小說有《鬼土日記》,短篇小說有《從空虛到充實》.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大灰狼》等。

  ◇沈從文,現(xiàn)代作家.曾參加新月社,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短篇集《沈從文短篇小說習作選》,散文《湘西散記》等。

  ◇錢鐘書,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學者,代表作為《圍城》。

  ◇高曉聲,當代作家。代表作為《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

  (二)外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

  ◇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塞》兩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伊戰(zhàn)爭為背景!兑晾麃喬亍穼憫(zhàn)爭本身,描寫阿喀琉斯的憤怒及戰(zhàn)爭最后51天內(nèi)發(fā)生的事件;《奧德塞》寫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返回家鄉(xiāng)的經(jīng)歷。荷馬史詩的主題是歌頌希臘全民族的光榮事跡,贊美勇敢、正義、無私、勤勞的善良品德,謳歌克服一切困難的樂觀主義精神,肯定人與生活的價值。荷馬史詩充滿了濃厚的宿命論思想,人與人之間的斗爭成為神與神之間斗爭的縮影。荷馬史詩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結(jié)構巧妙,布局完整,比喻豐富。它不僅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作品,也是研究希臘早期社會的重要文獻。史詩的詩句流暢、自然優(yōu)美、比喻生動形象,借動植物來喻人。后人贊譽“荷馬式的比喻”。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中世紀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所處的時代是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因此他在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上常常是矛盾的!渡袂肥堑〉闹饕髌;其中夢幻與寫實交融,體制上呈現(xiàn)出工整與協(xié)調(diào)的結(jié)構。作品的結(jié)構呈現(xiàn)出神學上的“三位一體”的含義(3部、33篇、3韻句)。采用連鎖押韻式銜接、每部詩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詞作結(jié)。大量使用象征、寓意、夢幻的手法。運用意大利語寫成,采用意大利的民歌形式,打破正統(tǒng)的拉丁文寫法。作品中,維吉爾代表知識和理性;貝亞特麗齊是愛和信仰的化身;地獄代表黑暗社會;煉獄代表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經(jīng)的痛苦歷程;天堂代表理想境界。

  ◇塞萬提斯和《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是西班牙作家,他所創(chuàng)作的堂•吉訶德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具有矛盾性和復雜性的人物形象之一。《堂•吉訶德》辛辣地諷刺了毒害人們的騎士文學,真實地反映了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西班牙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成功地塑造了歐洲文學史上著名的藝術典型堂•吉訶德。藝術結(jié)構上采取單線發(fā)展,大故事套小故事,使線索單純而不單調(diào),妙趣橫生;善于運用對比手法塑造人物;用細膩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幽默感,對騎士小說的形式作了“戲擬”。

  ◇喬萬尼•薄伽丘和《十日談》

  喬萬尼•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人文主義者,他和但丁、彼特拉克被并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三杰”!妒照劇肥潜≠で鸬拇碜鳎彩菤W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作品!妒照劇分械墓适氯〔膹V泛,中世紀傳說、歷史事件、東方民間故事、現(xiàn)實中的人和事都成為獵取的題材。薄伽丘在運用這些材料時突出它們的現(xiàn)實性,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觀點。

  ◇莎士比亞和他的戲劇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的戲劇創(chuàng)作按體裁可分為歷史劇、喜劇、悲劇和傳奇劇四類!  蟾吣艘篮湍锇Ц吣艘朗欠▏诺渲髁x悲劇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熙德》被公認為法國古典主義第一部典范性作品。主人公包括羅狄克、施曼娜。作品表現(xiàn)了當個人感情與封建家庭發(fā)生利益沖突、產(chǎn)生矛盾時,封建義務讓位于國家利益。作品通過男女主人公在愛情與榮譽、義務的沖突中所持的態(tài)度和采取的行動,表現(xiàn)了理性戰(zhàn)勝感情、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為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奠定了基礎,但沒有恪守“三一律”。

  莫里哀是法國17世紀古典主義文學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義喜劇的創(chuàng)建者,在歐洲戲劇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莫里哀的《偽君子》的社會意義在于:它體現(xiàn)了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民主傾向。達爾丟夫成了“偽善者”的同義語,是個不朽的藝術典型!秱尉印穱栏褡裱斯诺渲髁x的“三一律”原則。

  ◇歌德和《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qū)?#8226;馮•歌德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歌德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于社會的認識,創(chuàng)作出當代最的文藝作品。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紀關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以詩劇形式寫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發(fā)展為線索寫他探索人生要義的一生。浮士德是上升時期資產(chǎn)階級先進分子的象征形象。他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的代表,是一個自強不息、執(zhí)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讓他經(jīng)歷各種誘惑和考驗:同梅斯菲特打賭,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熱戀的悲劇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從政的悲劇使他逃避現(xiàn)實;古典理想的幻滅,使他重新回到現(xiàn)實中尋找實現(xiàn)理想的途徑。他永不滿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終向上向善。這些構成了他性格上最鮮明的特征。

  ◇拜倫和《唐•璜》

  拜倫是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拜倫的第一部詩集是《懶散的時刻》,有名的諷刺詩《英國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拜倫在他的《曼弗雷德》中表達了其“世界悲哀”的哲學,主人公曼弗雷德則成為“拜倫式英雄”最成熟的形象。詩劇《該隱》取材于《圣經(jīng)》。主人公該隱是敢于懷疑思考,有自己的欲望與要求的年輕人的代表。1813一1816年,拜倫完成了一組以東方故事為題材的故事,稱《東方敘事詩》。敘事詩中的主人公被稱做“拜倫式英雄”,這些敘事詩又叫“叛逆者敘事詩”。

  ◇雨果和《悲慘世界》

  雨果在小說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他常以人道主義為主線。如《海上勞工》歌頌勞動者的高尚品德,《笑面人》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晚年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九三年》是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作品(1793)。作者在小說中提出了“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觀點。

  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中愛斯梅拉爾達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惡”的化身(外表恐怖、滑稽)。作者根據(jù)“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優(yōu)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惡與善并存”的美學原則,創(chuàng)造人物形象。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惡勢力的代表,他道貌岸然、內(nèi)心陰險毒辣。藝術特色體現(xiàn)在通篇采用對照方法,將人物自身外表和內(nèi)心,以及伽西莫多與克洛德、兩個階級、兩種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國)進行對照。

  雨果《悲慘世界》的主要人物:冉阿讓、芳汀、小柯塞特,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思想:一是對貧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對當時社會的控訴。二是以滿腔熱情歌頌了共和黨人的英勇斗爭精神,表達了他的人道主義理想。小說通過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讓宣揚以“仁愛”、“慈善”為中心的人道主義。三是譴責了資產(chǎn)階級的法律,F(xiàn)存法律是低級法律,使罪犯重復犯罪,而人道主義才是高級法律,使罪犯棄惡從善、終止犯罪。四是塑造了人道主義最高理想“冉阿讓”。小說的人道主義局限性在于借人道主義感化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這是不可能的、是腐蝕劑。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