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幼兒 >> 保教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7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八)

2017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測試試題及答案(八)_第3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9月29日 ]  【

  一、單項選擇題

  1.【知識點】幼兒園班級管理。

  【答案】C。

  【解析】個案法就是對某一個體或群體組織在較長時間內,幾個月、幾年乃至更長時間,連續(xù)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資料,從而研究其心理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的方法。

  2.【知識點】嬰幼兒注意選擇性的發(fā)展。

  【答案】B。

  【解析】嬰兒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比度高的人臉邊緣,而很少注意那些更能表明他們將人臉視為整體的有意義圖形的內部特征(如鼻子,嘴唇)。故選B。

  3.【知識點】幼兒情緒的發(fā)展。

  【答案】B。

  【解析】3~4歲幼兒,情緒的動因處于從主要為滿足生理需要向主要為滿足社會性需要的過渡階段。在中大班幼兒中,社會性需要的作用越來越大。幼兒非常希望被人注意、重視、關愛。與人交往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及人際關系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幼兒情緒的產(chǎn)生和性質。成人對幼兒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為一種懲罰手段,原因即在于此。故選B。

  4.【知識點】幼兒想象的發(fā)展!

  【答案】B。

  【解析】中班以后,幼兒的想象才具有一定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意想象是需要培養(yǎng)的,成人應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有主題的想象活動。如老師通過對故事前半部分的描述,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的結尾。成人的語言提示,對幼兒有意想象的發(fā)展起重要作用。題干中幼兒抱著鴨子無所事事的時候,教師的語言指導引導幼兒的想象活躍起來。故選B。

  5.【知識點】情緒對學前兒童心理活動的動機作用。

  【答案】B。

  【解析】孩子較易學會離所時的“再見”,而不易學會早上向老師說的“早上好”,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與父母分離,缺乏向老師問早的良好情緒和動機。同樣是學說話。在不同情緒影響下,學習效果并不相同。故選B。

  6.【知識點】幼兒記憶的發(fā)展。

  【答案】C。

  【解析】臨時性遺忘是對已識記的東西一時不能回憶或再認,但在合適的條件下還能回憶和再認。故選C。

  7.【知識點】幼兒教師的角色。

  【答案】C。

  【解析】幼兒教師主要是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題干中所說的內容體現(xiàn)了幼兒教師是兒童學習的支持者。

  8.【知識點】幼兒園與家庭合作。

  【答案】B。

  【解析】家訪是一種學前教育機構與家長互動溝通的個別方式,是學前教育機構教師與家長間一對一的聯(lián)系和進行工作的方式。家訪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兒在家中的真實情況,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態(tài)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圍環(huán)境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影響,針對個別幼兒的具體表現(xiàn)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措施以及介紹幼兒在園的進步與存在的問題。

  9.【知識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答案】A。

  【解析】《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10.【知識點】幼兒園保教常規(guī)。

  【答案】A。

  【解析】若為黃蜂蟄傷,因黃蜂的毒液呈酸性,可將弱堿性液體涂于傷處以中和毒液。故選A。

  二、簡答題

  11.【知識點】幼兒注意的規(guī)律。

  【參考答案】

  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同一個對象和同一個活動的注意所能持續(xù)的時間。幼兒的注意穩(wěn)定性較差,小班時能集中3~5分鐘,到大班時可以集中15分鐘,有的幼兒能達到20分鐘。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對象具體形象、生動鮮明;(2)學習活動游戲化,避免枯燥單調;(3)活動與實際操作結合,鼓勵幼兒參與;(4)保持幼兒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5)注意對象、任務不應過于復雜或過于簡單;(6)防止和控制無關刺激。

  教育教學內容難易適當。符合幼兒心理發(fā)展水平。過難或過易都容易導致幼兒注意分散。

  教育教學方式要新穎多變、富于變化。集中活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活動的內容要多樣化。

  12.【知識點】學前教育的原則。

  【參考答案】

  活動是幼兒發(fā)展的基礎和源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像中小學生那樣,主要通過課堂書本知識的學習來獲得發(fā)展。而必須通過活動去接觸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與人交往,實際操作物體.才能逐步積累經(jīng)驗,獲得真知。離開了活動,就沒有幼兒的發(fā)展。

  教師在實施活動性原則時應注意:

  (1)以活動為中介,通過各種活動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學前教育促進兒童的發(fā)展主要是通過活動來進行的。學前兒童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使其得到各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為兒童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充分的活動空間、時間,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以及進行人際交往的機會,為兒童積極主動地活動提供可能性。

  教師既要相信兒童.放手讓他們進行各種活動,又要適時地支持和引導,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同時還應鼓勵兒童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活動真正成為兒童發(fā)展的手段。

  活動過程要了解兒童的活動狀態(tài).這包括兒童心理覺醒水平、興趣中心和需要、活動準備狀態(tài)、習慣性行為、動機和情緒背景、學習和活動方式及其特點等。

  (2)教育活動的多樣性

  不同的教育活動內容、形式。在兒童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所以學前教育機構的活動要避免單一化傾向。教師要注意教育活動的多樣性,才能有效地促進兒童發(fā)展。如從類型來說,有集中活動、游戲、日常生活活動、親子活動、勞動等;從活動的領域來說,有健康的、科學的、語言的等領域的活動;從表現(xiàn)形式來看,有聽說表達類、運動類、動手制作類、小實驗等活動;從組織形式來看,有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

  三、論述題

  13.【知識點】幼兒游戲教育觀。

  【參考答案】

  樹立正確的游戲教育觀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不少教師和家長對游戲都有不正確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游戲并不重要,只有學習、上課才是重要的。其實,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游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是學前教育的基本活動,我們應對游戲樹立正確的觀念。

  游戲是兒童的正當權利。幼兒在生理上發(fā)育還很不成熟.他們以游戲為生命,游戲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因而,有游戲生活的兒童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兒童,也只有在游戲生活中成長的兒童才會是身心健康的兒童。

  愛玩、會玩是評價幼兒發(fā)展的標準之一。由于幼兒游戲水平反映著他們的身心水平,因此,會玩的兒童總是聰明能干的、身體健壯的、善于交往合作的。在評價兒童的時候,教師應該把游戲能力也當作一項重要的指標。

  游戲是幼兒最自然、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游戲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游戲恰好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促使幼兒情緒興奮,充分發(fā)揮幼兒積極主動性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由于游戲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具有豐富刺激的、能鼓勵自己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使他們獲得安全感、自尊和自信,獲得對學習的持久熱情。從而終身受益。一些家長和老師力圖讓幼兒提早進入讀、寫、算的學科學習。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四、材料分析題

  14.【知識點】幼兒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

  【參考答案】

  影響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發(fā)展的因素有:

  (1)兒童的教養(yǎng)環(huán)境

  家庭的情感氣氛和教育方式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極大的影響。憤怒和懲罰籠罩著的家庭,容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失去控制”的兒童。如果家長本人具有攻擊性.經(jīng)常使用家庭暴力,為孩子提供攻擊行為的原型,更容易教會孩子相應的行為。

  (2)社會認知的缺陷和歪曲

  社會認知的缺陷和歪曲增加了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和延續(xù)。具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往往對攻擊行為的后果有一種錯誤的的認知。在他們看來,攻擊行為能有效地減少他人的挑逗、取笑和其他令人不愉快的行為。因此,他們傾向于利用攻擊行為作為保護自己的常用手段。

  (3)交流及文化影響

  社區(qū)文化氛圍也是影響攻擊性行為的重要來源。在一個把攻擊性行為當作維護個人利益有效手段的社會里.或在一個以武力決定個人威望的區(qū)域中,兒童熱衷于攻擊性行為是不奇怪的。

  (4)經(jīng)驗積累與強化

  某些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是其與周圍人或物交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的.其中.他在這一個過程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盡可能地注意不要讓攻擊者從攻擊性行為中得到任何好處.否則就是鼓勵其攻擊性行為。

  小南的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任性、攻擊性強、不合群。

  導致小南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家長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小南的媽媽過分溺愛。導致其任性,小南的爸爸過于粗暴。導致其模仿粗暴行為而產(chǎn)生較強的攻擊性。而任性和攻擊性強是導致小南不合群的主要原因。

  15.【知識點】學前教育目標。

  【參考答案】

  (1)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這一目標是確定幼兒園教育任務、評估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根本依據(jù),國家通過這一目標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領導和調控。

  (2)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根據(jù)教育目的并結合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來的。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幼兒,它體現(xiàn)了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顧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提法又與學校教育目標略有不同,如把“體”放到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健全發(fā)展較以后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的緣故。

  (3)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培養(yǎng)人.所以教育目標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會要求之外,還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對象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幼兒的發(fā)展是有一定年齡特征和規(guī)律的,是一個按照一定順序、不斷地從低級到高級發(fā)展的過程,教育目標如果不符合幼兒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符合幼兒個體的發(fā)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變成現(xiàn)實。因此.教育目標的制定必須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個方面發(fā)展。忽視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可能嚴重損傷兒童生長發(fā)育的自然進程,損傷兒童潛能發(fā)育,造成兒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體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氣質發(fā)展遲緩、壓抑和傷害。

  五、活動設計題

  16.【知識點】語言教育活動設計。

  【參考設計】

  小班語言活動:冬天到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講故事、聽兒歌,知道關于冬天的基本知識。

  2.通過學念兒歌,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冬天的喜愛之情.鍛煉意志力。

  二、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兒歌范例、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讓幼兒說說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天氣怎么樣?

  (二)講述故事

  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吹,樹上的葉子落了,地上的草變枯黃了,天氣真冷啊!大公雞,喔喔叫,天天起得早。它請小鳥早早起,小鳥說:“太冷了,太冷了,我只能鉆在鳥窩里!彼埿∝i早早起,小豬說:“太冷了,太冷了,我要睡懶覺!彼垖殞氃缭缙,寶寶早早就起來了,在院子里又跑又跳,做早操。大公雞說:“你真是一個勇敢的小寶寶!(并拿出圖片)

  (三)提問

  教師:“冬天到了,北風怎樣吹?樹上的葉子都怎么樣了?草地怎么樣了?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呢?誰不怕冷起得早?誰怕冷?”

  (四)分集體、小組,學念兒歌。

  1.教師先朗讀一遍。

  2.教幼兒讀兒歌。教師一句.幼兒一句。

  3.全班一起跟老師讀一遍

  4.幼兒分組朗讀,復習鞏固。

  5.請每個小組派代表朗誦兒歌。

  (五)教師總結:冬天很冷,小動物們都在睡懶覺,我們不能像小動物那樣。冬天我們應該早早起。鍛煉身體。

  四、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把自己學會的兒歌分享給爸爸媽媽。

  附兒歌

  冬天來到了,北風呼呼叫。

  小鳥鉆進窩,小豬睡懶覺。

  我們小寶寶,天天起得早。

  跑跑又跳跳,身體暖和了。

123
責編:Luffy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