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幼兒 >> 綜合素質 >> 復習資料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教師基本能力(二)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教師基本能力(二)

來源:考試網  [ 2017年07月08日 ]  【

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教師基本能力(二)

  第五章 教師基本能力

  考點二:邏輯思維能力

  1.概念

  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概念具有內涵和外延兩個性質。其中內涵是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對象。內涵與外延具有反變關系。根據(jù)外延,概念之間具有全同、屬種、種屬、交叉、全異5種關系。

  全同關系:全同關系是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關系。

  屬種關系:屬種關系是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與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種屬關系:種屬關系是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和另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交叉關系:交叉關系是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全異關系:全異關系是兩個概念在外延上沒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關系。

  2.直言命題

  命題也叫判斷,是對事物情況有所判定的一種思維形式。

  (1)直言命題的類型

  根據(jù)所含聯(lián)項和量項的不同,可以把直言命題分為六種類型:

 、偃Q肯定命題:所有S都是P,記為SAP,縮寫為A。

 、谌Q否定命題:所有S都不是P,記為SEP,縮寫為E。

 、厶胤Q肯定命題:有的S是P,記為SIP,縮寫為l。

 、芴胤Q否定命題:有的S不是P,記為SOP,縮寫為0。

 、輪畏Q肯定命題:a(或某個S)是P。

 、迒畏Q否定命題:a(或某個s)不是P。

  (2)直言命題之間的對當關系

  直言命題之間的對當關系是指有相同素材(即有相同主項和謂項)的直言命題間的真假關系。如果沒有相同的主謂項,則無法比較它們的真假。可以把A、E、I、O之間的真假關系概括為四類,即反對關系、差等關系、矛盾關系和下反對關系。

  (3)三段論

  所謂三段論,就是由一個共同詞項把兩個作為前提的直言命題聯(lián)結起來,得出一個新的直言命題作為結論的推理。三段論由三個直言命題構成,其中兩個是前提,一個是結論。

  要想使一個三段論有效,就必須遵守一般規(guī)則。三段論的一般規(guī)則有如下幾條:

  ①在一個三段論中,有且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

 、趦蓚前提不能都是特稱命題,且只要前提有一個為特稱,則結論為特稱。

 、蹆蓚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題,且只要前提有一個為否定,則結論為否定。

  3.模態(tài)判斷

  在邏輯中"必然""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叫作"模態(tài)詞",包含模態(tài)詞的命題叫作"模態(tài)命題"。

  四種模態(tài)命題之間的對當關系為:

  (1)矛盾關系:必然P與可能非P;必然非P與可能P。

  (2)反對關系:必然P和必然非P。

  (3)下反對關系:可能P和可能非P。

  (4)從屬關系:必然P和可能P:必然非P和可能非P。

  4.復合判斷

  復合命題是指由簡單命題用聯(lián)結詞聯(lián)結而成的命題。根據(jù)其邏輯含義,可以將這些邏輯聯(lián)結詞分為四大類,這四大類構成了四種不同邏輯含義的復合判斷: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和負判斷。其中假言判斷在邏輯判斷試題中涉及最多。

  5.歸納推理

  歸納推理是指從個別性知識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推理。

  根據(jù)前提所考查對象范圍的不同,把歸納推理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

12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