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小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練習題

2019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練習題(三)_第2頁

來源:考試網  [ 2018年12月21日 ]  【

  熱點關注:2019年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VIP班5大經典課程:精講班+?純扔柊+習題精析班+真題解析班+面試精講班 ,對考試考核形式要求及流程進行全面介紹,送6類特色學習資料,筆試試題、復習重點,全線解答!

  不想錯過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考?考試交流?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證學習群號:879169238。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抑或  掃碼進群

趕緊掃描下面二維碼。。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奠定了班級組織理論的基礎。

  2.A【解析】道德教育以生活為基礎,道德教育過程即是生活的過程,道德教育為了生活。

  3.A【解析】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題干中所描述的完全與自我需要的概念相符,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 A。

  4.D【解析】組織教學的意義包括:(1)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2)有利于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建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3)有利于完善課堂結構,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5.A【解析】班級管理對于班級活動的順利進行,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6.A【解析】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也就是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蟆;诮嬛髁x的教學設計出現(xiàn)的是民主型課堂。

  7.B【解析】《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小學生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是:(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2)認識常用漢字 l600-1800 個,其中 800-1000 個會寫;(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4)養(yǎng)成正確的寫 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 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故本題選 B。

  8.B【解析】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動因包括教師的熱情、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和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不包括教師淵博的知識。

  9.C【解析】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是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使他們在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中產生對學習的需要,激發(fā)起學習探究的熱情,調動起參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材料的內容。

  10.C【解析】前面的學習影響著后面的學習,則稱為順向遷移!皽毓手隆笔琼樝蜻w移的一種。

  11.A【解析】以實踐作業(yè)為主的興趣小組屬于技術小組。

  12.C【解析】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學科學習目標和一般性發(fā)展目標。

  13.D【解析】清朝政府頒布《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設定初等小學,并規(guī)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教育。

  14.A【解析】自我體驗主要是自我意識中的情感問題,發(fā)生于學前期約 4 歲左右,在小學階 段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與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總趨勢比較一致。小學生自我體驗與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與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隨著小學生理性認識的增加和提高,他們的自我體驗也逐步深刻。

  15.C【解析】研究者認為,品德的發(fā)展應該是多層次、多水平、多深度的,所以道德情感發(fā)展不應以單維度來表示。其研究結果指出:(1)每個年級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級水平。隨著年級的遞增,高級水平逐步增加。低年級從第三級向第四級轉化;中年級以第四級為主;高年

  級約有半數(shù)左右被試達到第五級水平。(2)小學三年級是道德情感發(fā)展的轉折期,即一、三年級之間道德情感水平的差異較顯著,而三、五年級的差異沒有如此明顯。(3)小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其表現(xiàn)是義務感最強烈,榮譽感次之,良心和愛國主義再次之,幸福體驗最差。

  16.D【解析】班主任的基本職責是組織和培養(yǎng)良好的班集體。

  17.C【解析】小學課程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和學校培養(yǎng)目標。

  18.B【解析】教學設計是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教案設計要靈活多樣,注重實 效:同一個教學內容,在同一時期,不同的教師設計的教案形式可以不同;同一個教學內容,在不同時期,同一個教師設計的教案也會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 方法和風格,只求基本部分相同,不求完全相同。在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中,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生特征、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構成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要素。 故本題選 B。

  19.C【解析】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fā)于 10 歲以下的兒童,一年四季皆可發(fā)生,但以春季為多。

  20.C【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發(fā)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個體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較早的年齡就已達到較高的發(fā)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則需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這一特點要求教育活動要分析個體各方面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而發(fā)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如:6—12 歲學生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抽象思維能力較差,14—16歲,抽象思維能力獲得了發(fā)展,但還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而到了 17—18 歲,抽象思維能力進一步增強,思維具有開放性。心理學家提出發(fā)展關鍵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正是說明了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題選 C

  二、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的基本途徑,也是小學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這對形成學生的道德觀念,奠定學生的

  人生觀、世界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還能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品德風尚。

  (2)課外與校外活動。這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一個生動活潑的重要途徑。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育,是符合學生的特點和需要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辨別是非的道德能力,形成相互友愛、團結合作、紀律性等良好品德。

  (3)勞動。這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尤其是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勞動在德育上有獨特的功效和作用,也是使后進生發(fā)生根本轉折的一個重要途徑。

  (4)學校少先隊活動。這是通過對學生自己所組織開展的活動向他們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參加少先隊活動,能激發(fā)自己的上進心和榮譽感.樂于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并學會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提高思想水平,培養(yǎng)良好道德。

  (5)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班集體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這個集體中,班主任起到缺一不可的主導作用。因此,通過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學校才能強有力地管理學生集體、教育每一個學生,也更有利于上述各個德育途徑的發(fā)揮,班主任工作對學生品德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上述德育的各個途徑各有自身的特點與功能,它們互相聯(lián)系、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德育途徑的整體。

  2.【答案要點】

  (1)必須從小抓起,從兒童抓起。因此,家長應注重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

  (2)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應該循序漸進,不斷在教育中培養(yǎng)。

  (3)要建立三結合教育網。學生除受學校教育影響外,還受家庭、社會的影響,因此,應建立三種教育力量結合點,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4)要有科學的管理與評價。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要求學校、家庭、社會對學生作出科學的評價,作出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和措施。

  3.【答案要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4.【答案要點】

  (1)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是班主任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個體的了解和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兩部分。對學生個體的了解,包括其思想品德、學業(yè)成績、興趣愛好等情況的了解。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包括對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的了解。

  (2)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如確立目標、建立班委會、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3)建立學生檔案建立學生檔案一般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收集、整理、鑒定、保管。

  (4)個別教育在對學生個性尊重的基礎上,變以教材、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為以學生為中心,真切關照每個學生潛能、個性的發(fā)展。

  (5)班會活動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班會活動在學校教育的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6)協(xié)調各種教育影響班主任一要統(tǒng)一任科教師的影響:有計劃的聽課、共同研究教學方法等;二要統(tǒng)一學校各部門的教育影響;三要統(tǒng)一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影響。

  (7)操行評定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jù),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一般步驟:學生自評、小組評議、班主任評價、信息反饋。

  (8)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習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班主任工作總結,是對整個班主任工作過程、狀況和結局做出全面和恰如其分的評估,進行質的評議和量的估計。

  5.【答案要點】

  (1)教師專業(yè)知識的發(fā)展;

  (2)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

  (3)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發(fā)展;

  (4)教師人格修養(yǎng)的發(fā)展。

  三、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學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進行學習,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鞍l(fā)展思維”是小學語文教育的目標之一,“思維”應與“語言”共生。案例中的教師通過語言示范:“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塊塊奇異的寶石,閃耀著迷人的光芒”,引導學生發(fā)生思維的遷移,把學生已經停留在五彩池“形美”的比喻,牽引到“神美”的想象中。學生的思維從禁錮變得豁然開朗,“奇妙的想象”自然“脫口而出”了。由此,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對語言的自主構建能力也得到了訓練。語言文字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產物。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當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思維發(fā)生了偏差或禁錮時,教師應及時發(fā)揮引導的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更深層次的文本價值。案例中的教師就是運用了示范引導才使學生的想象豐富多樣。語文教學要淡化教師的講和教,主要是引導,引導的方法主要是點撥。在課文的關鍵之處、聯(lián)結之處、過渡連接之處以及表達的精彩之處,教師要善于“畫龍點睛”、“指點迷津”使學生舉一反三。案例中的教師就很善于“指點迷津”,只用了簡簡單單的例子,就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釋放。

  2.【答案要點】

  我認為上述課堂游戲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該游戲比較適合學習生詞,卻不適合學習“I’d like a/an…”句型。課堂教學游戲是情境教學的一種形式,它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模擬。游戲能使枯燥的英語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將游戲恰當?shù)匾胝n堂,并充分發(fā)揮教學游戲的作用。,為了能使英語教學游戲真正發(fā)揮其功能,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設計要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小學英語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上開展英語教學也正是為了借助游戲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特點,老師設計的游戲還應具有新穎性和競爭性,使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形成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例如:“鸚鵡學舌”傳話游戲比賽,要看哪個小組將信息傳遞得又快又準確;再如“聽辨”游戲、“聽述描圖”游戲以及“想一想”、“猜一猜”游戲,對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都是很有利的。

  (2)游戲的規(guī)則要明確,具有激勵性和可控制性

  為了能使英語游戲收到實效,游戲規(guī)則一定要明確。老師作為游戲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在游戲前應把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向學生介紹清楚,要克服邊做游戲邊不斷補充要求的現(xiàn)象。因為學生如果不明確知道游戲意圖,會覺得無所適從,會對游戲失去興趣。另外,要注意游戲的激勵性和可控制性,尤其像“猜一猜”類的游戲,開展游戲是為了讓學生在情境中練習運用所學的語言,而不是注重猜、注重玩。因此,教師應對“猜一猜”類的游戲確定范圍。例如,讓學生猜“what is his job?”時,可以預先告訴學生所猜的職業(yè)范圍是“teach—er,doctor,driver,engineer”并要求學生問得快和猜得快。為了使游戲活動活潑有序,在游戲活動的規(guī)則方面老師還可以提出一些課堂紀律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游戲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例如:在“Touch your…”游戲中,可以讓一個學生或一個小組的學生到講臺前,教師在其背后做動作(如摸頭),讓其他的同學發(fā)號指令:“Touch your head”。站在講臺前的同學按指令來做相應的動作。這種游戲宜先慢后快。

  (3)游戲的內容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游戲中愉悅身心,還要讓他們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形成一定的語言技能。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游戲,使游戲為語言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服務。例如上述案例中,教師可事先準備幾張字條(字條上分別寫有“I’d like a/an banana/apple/orange…”等句子),然后對每組的第一個學生耳語一句,并讓他/她持有紙條;教師讓學生一個接一個悄悄地把話傳下去,每組的最后一位學生向全班大聲匯報悄悄話的內容。這樣的游戲才能達到學會“l(fā)’d like a/an…”的教學目標。

  (4)游戲的安排要注意適時性和漸進性

  小學生的模仿性很強,活潑好動,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以及語言技能的訓練需要適時安排有針對性的教學游戲,這樣不僅能使游戲有效地為教學活動服務,同時又能消除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產生的疲憊。如果老師在一節(jié)課上圍繞某一個語言知識的學習與技能展開多個教學游戲,一定要注意游戲內容和要求的漸進性,即體現(xiàn)由易到難的原則。例如在四年級的時候有一課是學習水果的單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含有這幾種水果的圖片,做“Look,listen and point”的游戲;然后再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戲;接著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戲;最后做“Look,

  Listen and write”游戲。總之,游戲就從聽入手,逐步擴展到說、讀和寫。這樣,既能擴大學生語言的輸入量,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和腦等多種器官。學生的各種語言技能不僅在游戲中得到扎實有序的訓練,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提高。

  四、教學設計題

  【答案要點】

  我的責任

  教學目標:

  1.初步形成責任意識,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作為家庭、學校、社會的一員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熱心參與家務勞動和學校的活動,并能主動承擔一項任務。

  3.懂得怎樣做才是一個有責任的人。

  講授新知:

  師:同學們,前一課我們學習了“我是誰”。大家已經知道了每個人在不同的生活場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樣才能當好自己的角色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我的責任”。板書:第二課我的責任

  師: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這個道理誰都懂。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些事情該誰做。

  板書:

  一、這些事情該誰做

  (課件展示四幅圖片:房間該誰收拾?書包該誰收拾?家務該誰來做?教室該誰打掃?)師:這些事情該誰做?

  生:(踴躍發(fā)言)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收拾……

  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很好,都很會做事情。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觀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記錄下來。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記錄,在小組中與同學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會做的。說一說,對于會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生:我會做的事有:洗碗、洗菜、整理房間等。不會做的事有:買菜、看醫(yī)生等。

  師:同學們很勤勞,都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請同學們歸納、思考一下,在不同的場合,哪些事情是我們必須做的?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參與做的?請同學們上臺寫。

  (小黑板出示:我該做什么?1.在家里:2.在學校班級里:3.在社會上:)(生在答題卡上認真地寫)

  (板書:自己的事情,能做的應該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家中、學校、社區(qū)的事情應該積極參與)

  師:看來,同學們很會做事情,都是能干的好孩子。我們明白了許多做事的道理,就應該積極地去做?墒,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具體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怎么辦呢?(課件展示三幅圖片)

  (板書:我們的好主意)

  (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生:我告訴媽媽,認真一點,多洗幾次就干凈了……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想辦法。請大家談一談有沒有和圖中同學類似的情況,同桌互相討論,想一想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生:我洗自己的衣服,媽媽擔心洗不干凈。我就學著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凈了再讓媽媽檢查……

  (板書:先拿出自己的意見,然后再與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同學商量一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既做好了事情,又鍛煉了自己。在家里、在學校里,我們有許多事情可以做。我們都來給自己找個合適的崗位,做個有責任心的人。

  (板書:給自己找崗位)

  (課件展示找到崗位的四幅圖片)

  師:還有其他崗位嗎?下面我們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崗位。找到后,要制訂你的計劃,并宣布一下。

  生:擦講臺、擦門窗等。

  師:同學們都很熱愛勞動,熱心為同學服務,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丶遗c家長商量一下,

  給自己找一件具體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掃地、飯后收拾碗筷等)。

  (板書:要適合自己,力所能及)

  師(總結):希望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在不同的生活場所當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

  熱點關注:2019年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VIP班5大經典課程:精講班+?純扔柊+習題精析班+真題解析班+面試精講班 ,對考試考核形式要求及流程進行全面介紹,送6類特色學習資料,筆試試題、復習重點,全線解答!

  不想錯過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考?考試交流?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證學習群號:879169238。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抑或  掃碼進群

趕緊掃描下面二維碼。。

12
責編:limingjuan201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