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小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8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試題4

2018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試題4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1月22日 ]  【
本文導航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師生關系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務進行交往而產(chǎn)生的關系。

  2.【答案】B。解析:人類教學手段的演變順序依次是口耳相傳、文字材料、直觀教具。

  3.【答案】C。解析:小學生好心辦壞事主要是具備道德情感,但道德認識不足造成的。

  4.【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體制中的領導影響力,主要表現(xiàn)在職權(quán)影響力和個性影響力上。

  5.【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6.【答案】A。解析:新課程結(jié)構(gòu)的主要內(nèi)容有: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jié)合的課程.高中階段以分科為主。

  7.【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教育力量中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

  8.【答案】D。解析: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優(yōu)秀,就要看他能否: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機會。

  9.【答案】C。解析:負強化是通過消除或中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10.【答案】A。解析: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

12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