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面試 >> 真題 >> 2018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2018上半年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第二批)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6月13日 ]  【

  高中地理《大氣的受熱過程》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生活事例導入。出示兩天北京地區(qū)氣溫變化圖(晴朗天氣和多云天氣各一幅),提問:兩天的氣溫晝夜差異如何?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進而引出課題——大氣的受熱過程。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大氣的削弱作用

  多媒體展示“大氣的削弱作用”文字介紹。

  【提問】(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哪幾種形式?(吸收、反射、散射)

  (2)小組討論并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對比總結。(從參與成分、波段、作用特點三個方面)

  過渡:我們知道了大氣會削弱太陽輻射,而剩下都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又會產(chǎn)生什么作用呢?

  2.大氣受熱過程

  【活動】動畫演示大氣受熱過程,學生結合教材文字及動畫演示,繪制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教師講解】出示大氣受熱過程驗證學生所畫的示意圖,并結合圖示講解大氣受熱的三個過程:“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和“大氣還大地”。正是由于大氣的保溫作用,才使得地球表面白天與夜晚的溫度差異不至于太大,為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溫度條件。

  特別注意:大氣輻射熱量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因為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

  【提問】再次閱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思考:

  (1)什么叫短波輻射?什么叫長波輻射?在大氣受熱過程中,哪些屬于長波輻射,哪些屬于短波輻射?

  (2)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么?近地面大氣直接的熱源是什么?

  【學生活動】結合課本,同桌之間相互交流。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師生共同總結】

  (1)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波長越短。大氣受熱過程中,太陽輻射屬于短波輻射,地面和大氣的溫度遠低于太陽,所以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都屬于長波輻射。

  (2)整個大氣受熱過程的最初能量來源就是太陽輻射,所以太陽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近地面大氣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

  【拓展延伸】

  提問:(1)北京晴朗天氣的晝夜溫差大于多云天氣的晝夜溫差,這是什么原因?

  (2)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太陽輻射強,而為什么氣溫低?

  【學生回答】(1)多云天氣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強,保溫作用顯著,因此晝夜溫差較小;晴朗天氣的云量少,夜間大氣逆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2)青藏高原大氣稀薄,雖然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多,但是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氣保溫性差。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請學生分享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yè):寒冬季節(jié),室外萬木凋零,而溫室內(nèi)卻春意盎然,你能說說溫室保溫的原理嗎?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參考答案】

  地面的長波輻射除少部分透過大氣返回宇宙空間外,絕大部分被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吸收,使大氣增溫。大氣同時向外輻射紅外線,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過大氣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從而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題目來源于考生回憶

  2.你認為在地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什么?

  【參考答案】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一節(jié)成功的地理課,巧妙的導入是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我認為在地理課堂導入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注意導入的直觀性。第二,注意導入的啟發(fā)性。第三,注意導入的趣味性。

123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