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幼兒 >> 幼兒教育學 >> 復習資料 >> 幼兒教育學教案第一單元:幼兒教育學概述

教師資格證《幼兒教育學》教案第一單元:幼兒教育學概述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8月02日 ]  【

  第一單元 幼兒教育學概述

  教學目標:

  1、理解“幼兒教育”概念;掌握幼兒教育的意義,幼兒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作用;會運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學習幼兒教育學。

  2、在了解本課程的性質(zhì)、特點、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對本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并能根據(jù)本課程特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擬訂學習計劃,明確資料摘錄和分類的方法,會做學習卡片。

  教學重點:幼兒教育的意義

  教學難點:幼兒教育學的地位與作用

  教學課時:3課時

  主題一 什么是幼兒教育,什么是幼兒教育學

  教學目標:

  1、識記“教育”“幼兒教育”“教育學”“幼兒教育學”等概念;理解“幼兒教育”概念;掌握幼兒教育的意義。

  2、了解本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掌握幼兒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教學準備: 幼兒園活動錄像片段;CAI課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論教育,幼兒教育案例);各種版本的《幼兒教育學》教材。

  教學重點:理解幼兒教育的含義

  教學難點:掌握幼兒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歸納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育和教育學

  (一)教育—— 一種促進更和諧、更可靠的人類發(fā)展的主要手段

  【經(jīng)驗陳述】

  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解談談什么是“教育”?

  【理論研討】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對“教育”有不同的解釋!督逃龑W》對教育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有目的、有意識地對人身心施加影響并促進人向社會要求的方向發(fā)展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它的任務就是把原本作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養(yǎng)成合格的社會成員。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

  狹義:指學校教育,如幼兒園教育,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以及其他人們?yōu)榱四撤N目的而特別組織的教育。它是教師根據(jù)社會的要求,對受教育者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想品德、發(fā)展體力和智力的活動,使受教育者發(fā)生預期的變化,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由專業(yè)的教師承擔,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系統(tǒng)性很強,是一種可控性很強的、規(guī)范的教育,因此一般來說效率、效果也更好。

  【觀點辨析】

  問題:教育是人和動物共有的動物性生存活動嗎?

  分析:人的教育活動與動物的“教育”是兩種表面類似而本質(zhì)不同的活動。因為動物的“教育”是一種基于親子和生存本能的自發(fā)行為,而人類的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動物界沒有人類這樣高級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思維不夠發(fā)達,活動只能停留在個體的層次上,不能類化;動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隨著生理的成熟而結束。所以說,教育是人類特有的活動,社會性是人的活動與動物所謂“教育”活動的本質(zhì)區(qū)別。

  【歸納總結】

  理解教育概念,須注意三點,即要注意從三個方面來確定教育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

  1、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社會實踐活動

  2、教育活動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3、學校教育活動是一種專門的培養(yǎng)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教育學——研究教育這一社會現(xiàn)象并揭示其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

  【觀點辨析】

  問題1:教育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因此,每個人都懂教育,教育談不上是什么科學。

  問題2:著名女作家三毛與席慕容在數(shù)學課上的不同遭遇與她們不同的人生軌跡。

  問題3:“如果教育學想從各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應該從各個方面了解人!薄獮跎晁够

  提問思考:教育學是不是科學?為什么?

  分析:教育是十分復雜的社會實踐,又是特殊的人——人活動,有它獨特的規(guī)律性。不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對受教育者造成的傷害將非常嚴重,甚至無法補救。

  【理論研討】

  教育學是研究教育這一社會現(xiàn)象并揭示其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教育學在17世紀形成了獨立的學科,出現(xiàn)了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等有影響的教育學著作。

  根據(jù)具體的研究對象的不同,教育科學可以分為普通教育學、教育史、特殊教育學、學校教育學等。學校教育學的范圍很廣,包括學前教育學、初等教育學、中等教育學、職業(yè)教育學等。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也即0-6歲兒童教育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科學;幼兒教育學屬于學前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學主要內(nèi)容有: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教育與兒童發(fā)展的關系;教育要素與形式;我國的教育目的與學校教育任務;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內(nèi)容、原則、方法和手段以及學校教育的組織、管理和評價等。

  教育學的發(fā)展與教育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同時需要其他有關學科如哲學、心理學等的參與。

  二、幼兒教育和幼兒教育學

  (一)幼兒教育——基礎教育的基礎

  幼兒教育是幼兒教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和核心范疇,學習幼兒教育學首先必須理解“幼兒教育是什么”?以此為基礎,由事實層面的概念了解過渡、升華到一種價值層面的理想追求,追求一種好的或者說真正的幼兒教育,才是我們理解幼兒教育,學習幼兒教育學的真正目的。

  【理論研討】

  1、人的年齡分段與對應的教育分段。

  2、幼兒教育的概念。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到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是一個人教育與發(fā)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fā)展奠基的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zhì)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fā)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并獲得發(fā)展的過渡時期。

  從廣義上說,凡是能夠影響幼兒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性格等方面發(fā)展的活動,如幼兒的家庭生活的形態(tài),父母養(yǎng)育他的態(tài)度和方式,幼兒周圍的人和事,他所讀的書,接觸他的人,看電影、電視等等,都可說是幼兒教育。

  狹義的幼兒教育則特指幼兒園和其他專門開設的幼教機構的教育。

  3、幼兒教育的性質(zhì)、地位與作用。

  【案例分析】

  案例1:《兒童權利公約》。

  案例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部分對幼兒教育地位的描述;幼兒園活動錄像片段。

  案例3:諾貝爾獎獲得者對幼兒教育價值的評述。

  案例4:美國教育家大衛(wèi)·維卡特以處境不利兒童為對象的長達20年的早期補償教育研究。

  案例5:父母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認為不適合他,不給他買。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鬧起來,父母怎么勸告都無效,場面難以收拾……

  提問討論:

  (1)個人經(jīng)驗陳述:你上過幼兒園嗎?對幼兒園生活還有印象嗎?

  (2)了解上面的案例后,你覺得幼兒教育有怎樣的地位?可以發(fā)揮哪些作用?

  【理論研討】

  (1) 幼兒教育的性質(zhì)與地位——基礎教育的基礎,非義務教育。

  幼兒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人才培養(yǎng)奠基的光榮任務。

  “教育的主要基礎是在五歲前奠定的。你們對五歲前兒童所做的一切,就是整個教育過程的百分之九十。而以后就是繼續(xù)教育人、造就人的過程!

  ——馬卡連柯

  (2) 幼兒教育的作用。

  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個體發(fā)展的意義,一方面是對社會的意義,這兩方面的意義不可分割。對于個體而言,幼兒教育為幼兒終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對國家和社會來說,讓每一個幼兒健康成長,可以提高社會新生一代的整體素質(zhì),為培養(yǎng)社會的有用人才打下基礎。

  具體來看,幼兒教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A.可以保障幼兒的生存、學習與發(fā)展的權利。

  B.可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幼兒教育在促進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的發(fā)展的同時,重點關注影響幼兒終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素質(zhì)的養(yǎng)成,如強烈的學習興趣、積極有效地與環(huán)境互動的態(tài)度、好奇心與求知欲等!叭龤q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話說明了什么問題?

  C.可以幫助幼兒適應學校生活,為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

  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教育還承擔著為孩子入小學作準備的任務。準備什么、怎樣準備……是幼兒教育必須研究的問題。

  D.減輕父母教養(yǎng)孩子的負擔并改善處境不利兒童的狀況。

  【觀點辨析】

  問題:有些孩子可以不用接受幼兒教育。

  分析:《兒童權利公約》明確宣布,幼兒教育不是少數(shù)天才兒童或家境富裕兒童的專利,而是面向社會全體兒童的,每個幼兒都擁有生存、學習和發(fā)展權利。

12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