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初中語文 >> 2019下中學教師資格初中語文試真題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初中語文》真題及答案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9年11月06日 ]  【
  2019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中語文》考試時間11月2日16:00-18:00,考試網(wǎng)第一時間更新了2019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真題,請廣大考生收藏此頁面(ctrl+D),加入教師資格考試交流群,一起對答案!

  2018江蘇無錫護士資格證考試介紹不想錯過教師資格證最新真題答案?考試試題?歡迎加入:859763298教師資格考試報名 

  一、單選題

  1.教學李白《行路難》,教師安排學生整理能夠表現(xiàn)雄心壯志的古代詩詞。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

  A.曹操《觀滄海》

  B.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C.杜牧《泊秦淮》

  D.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題干考查詩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A項曹操《觀滄海》抒發(fā)了作者的雄心壯志。B項張養(yǎng)浩<山坡羊i潼關懷古》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無比憤慨,表現(xiàn)了作者憂國優(yōu)民的情懷。C項杜牧《泊秦淮》借陳后主(陳權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哪些不從中吸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tǒng)治者。

  D項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zhí)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故本題選A。

  2.教學《中國的拱橋》教師圍繞“非凡只會與杰出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下列作品適合的是

  ( )

  A.汪曾祺《昆明的面》

  B.宗璞《紫藤蘿瀑布》

  C.葉圣陶《蘇州園林》

  D.梁啟超《最苦與最樂》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題干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A項汪曾祺《昆明的雨》,作家的內(nèi)心深處有著深厚的昆明情結,就是這種魂牽夢繞的昆明情結,讓作家在年近古稀的時候,還幾度千里迢迢來到昆明,尋覓自己青年時代留下的足跡......本文便是這

  些“足跡”中一個鮮亮的腳印。不符合題干中“非凡智慧與杰出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B項宗璞《紫藤蘿瀑布》,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見- -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不符合題干中“非凡智慧與杰出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C項葉圣陶《蘇州園林》,作者從游覽者的角度,概括出數(shù)量眾多、各具匠心的蘇州園林共同特點,進而從多方面進行說明,表現(xiàn)了作者對蘇州園林的贊嘆。體現(xiàn)了“非凡智慧與杰出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D項梁啟超《最苦與最樂》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論述人生的責任,即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則是人生最大的樂,提出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身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快樂不符合題干中“非凡智慧與杰出創(chuàng)造”這一主題。故本題選C。

  3、缺失

  4、缺失

  5.教學文言文復習課,教師舉例說明一-些字詞的使動用法,下列例句適合的是()

  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

  B.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吳均《與朱思元書》)

  C.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記》)

  D.策勛十二轉,賞賜千百強(北朝民歌《木蘭詩》)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題干考查文言文閱讀中的文言實詞。A項,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酈道元<三峽》),翻譯為:即使騎上飛奔的快

  馬,也不如船快。奔:指飛奔的馬。疾:快!安灰浴笔恰安蝗纭钡囊馑,“以” 解為“比得上”。B項,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吳均《與朱元思書》),翻譯為: (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C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記》),翻譯為: (那 幽深悲涼的氣氛,讓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悄愴:寂靜。邃:深。D項,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北朝民歌《木蘭詩》),翻譯為:給木蘭記了很大的功勛,賞賜了很多的財物。故本題選C。

  6.教學蘇軾《承天寺夜游》教師嘗試引導學生把握本科學習重點,不恰當?shù)氖? )

  A領悟作者人生態(tài)度

  B.學習本文托物啟志的寫法

  C.感受課文大意,積累文言詞匯

  D.品味作者蘊含在文字中的樂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題干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蘇軾《記承天寺夜游》沒有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所以不能作為本課的學習重點。故本題選B。

  7.學生對“借化”不熟悉,教師用古詩例句來講解,不恰當?shù)氖?)

  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C.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游》

  D.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題干考查修辭手法。D項,“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中,“黃”,指代黃狗;“蒼”, 指代蒼鷹。A、B、C項均沒有使用借代的修辭手法。故本題選D。

  8. 缺失

  9. 缺失

  10. 缺失

  11. 缺失

  12. 缺失

  13. 缺失

  14. 缺失

  15. 閱讀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活標,按照要求答題。

  活動目標

  (1)利用圖書館或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有差交友之道的名言,并識記其中10則。

  (2)了解活動方案的要素,初步學會活動設計方案

  (3)學會大方禮貌、清楚明白地發(fā)出“邀請”

  (4)寫一篇自我介紹,并大方、清晰地向同學講述

  (5)聆聽他人的發(fā)言,能聽懂他人發(fā)言的意思

  對該活動目標設計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設置學習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踐,力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B.體現(xiàn)出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C.活動設計的可操作性較強,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D.在設定的五項目標中,對于掌握知識的要求顯得尤為突出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D項,在設定的五項目標中,幾乎沒有對于掌握知識的要求。故本題選D

123
責編:shunning陽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