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初中美術 >> 2016教師資格初中美術學科模擬卷及答案5

2016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美術學科知識與能力》模擬卷及答案五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6年08月03日 ]  【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略。

  2.D[解析]美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3.C[解析]陸探微,南朝杰出畫家,擅長人物畫。他運用草書的體勢,形成氣脈連綿不斷的“一筆畫”的筆法,畫人能“精利潤媚”,“筆力勁力如錐刀焉”,他創(chuàng)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雋永,是對崇尚玄學、重清談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動概括。

  4.B[解析]《蘭亭序》一文中出現(xiàn)了20個不同神態(tài)的“之”字,所以本題選B。

  5.A[解析]魯本斯不僅是佛蘭德斯最偉大的畫家,而且可以作為17世紀巴洛克繪畫風格在整個西歐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基督下的十字架》、《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蘇珊娜•芙爾曼》、《瞻仰圣母》等!都1、賽女郎》是哈爾斯的作品;《花神》是倫勃朗的作品;《圣德列薩祭壇》是貝尼尼的雕塑作品,該雕塑的成功,標志著貝尼尼雕塑頂峰的到來。

  6.A[解析]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由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并稱三大行書書法帖。

  7.A[解析]埃及黃金面具,是公元前14世紀時的埃及法老圖特卡蒙死后所戴面具,發(fā)現(xiàn)于他的陵墓中。故本題選A。

  8. D[解析]平面類型的民間工藝美術包括民間剪紙、民間鏤印、地方戲劇臉譜以及民間年畫。

  9.A[解析]略。

  10.A[解析]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環(huán)肥燕瘦”分別代表了唐朝和漢朝的審美觀,這說明了審美具有歷史性。

  11.A[解析]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法國巴黎圣母院和夏特爾大教堂屬于哥特式建筑。只有A項的比薩教堂屬于羅馬式建筑。

  12.D[解析]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以表現(xiàn)宗教神話為主的畫家是波提切利,其代表作是《維納斯的誕生》和《春》。波提切利是15世紀末佛羅倫薩的著名畫家,他畫的圣母子像非常著名。受尼德蘭肖像畫的影響,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畫的先驅者。所以本題選D。

  13.B[解析]A項錯誤,閻立本是唐朝初期畫家,擅畫道釋人物、山水、鞍馬,尤以道釋人物畫著稱,代表作是《步輦圖》;B項正確,李成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山水畫家,以畫“寒林平遠”著稱,以強調近景、中景,由近及遠按比例逐漸放小的方式來描繪北方平原蒼茫的地形面貌,代表作是《讀碑窠石圖》;C項錯誤,張擇端是宋代畫家,擅長工界畫,尤擅舟車、市橋,自成家數(shù),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圖》;D項錯誤,趙孟頫是宋代畫家,擅長花鳥畫,代表作是《秀石疏林圖》卷。

  14.C[解析]整個教育發(fā)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jīng)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fā)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

  15.C[解析]經(jīng)濟對教育起決定作用,經(jīng)濟發(fā)展的水平制約著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制約著教育結構和教育體制的變化,制約著教育的內(nèi)容和手段。有什么樣的經(jīng)濟體制就會有

  什么樣的教育體制,因此,教育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競爭。

  16.A[解析]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設置,其目的就是要彌補單一國家課程的不足,發(fā)揮地方和學校的資源優(yōu)勢與辦學積極性,滿足不同地區(qū)、學校和學生的不同需求與不同特點,使整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既能促進國民共同基本素質的提高,又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多

  樣化發(fā)展。

  17.B[解析]《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了課程評價建議:美術課程評價應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作為評價的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在評價中努力體現(xiàn)標準的理念和目標,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與反饋功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的發(fā)展。同時,通過評價獲得準確的信息反饋,幫助美術教師不斷改進教學工作。由此可以判斷,本題選B。

  18.B[解析]中學美術欣賞教學的特點包括:直觀性、再創(chuàng)造性、精神愉悅性和美育性。

  故本題選B。

  19.C[解析]美術學習檔案袋、作品展示和課堂討論都屬于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質性評價方式,而學生互相打分,雖然評價主體是學生,但打分仍屬于量化評價,故本題選C。

  20.A[解析]略。

  21.D[解析]根據(jù)《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表述,ABC三項均是在闡述美術課程的性質,而D項是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故選D。

  22.B[解析]略。

  23.A[解析]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創(chuàng)作和欣賞兩類。

  24.A[解析]新課程、新理念要求在師生關系、教學方式等方面要有重大變革,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fā)展、課程等方面要有重大轉變,因此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應該以研究者的眼光,用正確的學生觀、發(fā)展現(xiàn)、知識觀、課程觀、評價觀來審視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才能主動適應新課程、全面落實新理念。

  25.C[解析]略。

  26.C[解析]美術課程將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分為四個學段,其中初中(7~9年級)屬于第四學段。

  二、簡答題

  27.[參考答案]畫像磚多用于建筑和墓室建筑、裝飾之中,漢代最為發(fā)達。漢代畫豫磚在四川、河南較為流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畫像磚一般分為大型空心磚、中型方形磚和條形小磚,因為磚體的差異,其畫面的效果也富有變化。畫像磚形象的表現(xiàn)方法一般有:印模壓印、拍印,陰線刻畫和直接塑造等方式。四川漢畫像磚多為中型方磚,并多為一個印模壓印出來,形象是線面結合形式。河南新野畫像磚與四川類似。河南洛陽漢畫像磚多為小印模壓印,形象是陰線刻的形式。鄭州許昌等地的畫像磚一般多為多個不同的小印模綜合壓印出來,具有較強的構成效果。

  28.[參考答案]一個好的教學案例都是有一定標準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條是能促使自己

  進荇教育教學的反思和幫助閱讀案例的人從中“學有所獲”。

  其次要做到:

  (1)具有可讀性。一個好案例是一件文學作品,應該是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圍繞主題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來展開,事件發(fā)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體驗和內(nèi)部沖突揭示充分,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語言表達明晰、生動和活潑。

  (2)具有時代性。一個好案例必須要有時代的特征,能反映當前教育教學中最普遍發(fā)生的問題,能足夠引起自己和人們的反思,能產(chǎn)生“共情”。

  (3)富有個性化。案例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問題的分析和討論能從理論的高度去開掘并能提煉出自己的觀點,能引起人們多方位的、多角度的思

  考,能觸及人們的靈魂。

  29.[參考答案](1)表現(xiàn)人類活動的情節(jié)性。

  (2)以表現(xiàn)人物、動物的運動和速度為特點,把運動中的任務表現(xiàn)成剪影效果,以拉長的四肢和夸張的動作強調動勢,但忽略細節(jié)刻畫。

  (3)構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30.[參考答案](1)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fā)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

  (2)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

  (3)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并將作品放入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fā)掘人文內(nèi)涵。

  三、案例分析題

  31.[參考答案]我認為這節(jié)課并不成功。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案例中的示范是失敗的,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跟著臨摹,進行簡單的復制,這樣的方法很明顯違背了新課改的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知識體驗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教學示范,邊示范邊講解。此外,在教學中的示范還要注意不能干擾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美術教學是以突出體驗、創(chuàng)新思維為重點的,教師在上一些創(chuàng)作課時,要特別注意示范的內(nèi)容和時間的恰當與否:應示范些什么內(nèi)容,什么時候示范,示范

  停留的時間要多久,等等。

  32.[參考答案]這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認識和了解版畫。

  案例中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師簡單講授和學生閱讀,而對于版畫這種制作比較復雜的藝術形式,學生很難做到僅通過聽講和閱讀就能理解。同時學生聽課過于被動,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違背了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

  新課程改革提出“以學生為本”、“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她、富有個性地學習。并且作為教師,應當研究和探索適合學生身心特征和美術學科特點的多種學習方法,并用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幫助他們學會學習,有效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發(fā)展視知覺能力、美術欣賞和表現(xiàn)能力以及對美術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教學設計題

  33.[參考答案]課題: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思路:

  本課屬欣賞評述課型,只有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到美術作品中那份情趣和獨特的意境,才有可能結合自己的生活欣賞評述作品。在意境的體驗方面,可以借助多種輔助手段,與文學、詩歌等學科相聯(lián)系,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使學生對美術作品中的情感和文化內(nèi)涵體驗更加深刻。而在美術作品中的情趣感受方面,則可以結合生活中相關的情節(jié)、情景,通過比較、聯(lián)系,展示生活美與藝術關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正確地把握作品的精神內(nèi)涵。

  本課可運用比較法、情境教學法和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分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一個主要問題,按照感受、分析、欣賞的次序展開。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情趣盎然的美術作品?梢韵冉M織引導學生對其中一兩件作品進行分析探討,主要圍繞問題:“你覺得這幅畫申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這樣表現(xiàn)有什么效果?”然后由學生嘗試欣賞評述幾件其他的作品。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情境交融的意境。先結合詩歌、音樂讓學生感受畫面的內(nèi)涵,然后組織學生圍繞“作品中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意境?妙在何處?”進行討論,最后由學生針對作品中的意境進行欣賞評述。

  教學建議:

  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圍繞著情趣和意境展開學習的,因此,情境教學是本課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在課前制作課件時要精選圖片、音樂、視頻等,要讓這些因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布置學生準備幾張自己覺得很有趣的照片(內(nèi)容不限),選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運用到課件中。為學生準備相關的學習輔助資料,包括課文中所涉及的作品信息、畫家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等,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拓展用的一些學習資料和一些相關的網(wǎng)站。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播放課件,展示學生提供的“有趣的照片”,和同學們一起分享。表揚這些學生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捕捉到這么生動有趣的照片。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藝術家是如何表現(xiàn)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發(fā)展階段: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感受與比較分析。

  教師組織學生欣賞一組相關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對其中一兩件作品進行分析探討,主要圍繞問題:“你覺得這幅畫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這樣表現(xiàn)有什么效果?”從畫面的構圖、構思及不同尋常的方面引導學生分析理解。

  (齊白石的《青蛙》中右上角被蘆草纏住腳,正在掙扎的小青蛙,便是畫面中最有趣的地方,它和畫面左下方第三只大青蛙悠閑的姿態(tài)形成強烈的反差,增強了畫面的戲劇性效果。夏加爾的作品《散步》中最不同尋常的地方便是畫面中被舉起的人物像放風箏一樣輕松地飄浮在空中,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畫家喜悅的心情)

  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作者及其繪畫特點等背景資料。

  學生欣賞評述,并嘗試對其他的幾件美術作品在情趣的表現(xiàn)方面進行欣賞評述。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1欣賞、感受。播放多媒體課件,在詩歌、音樂配合下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獨釣寒江雪》和《李白詩意圖》,感受畫中獨特的意境。

  (2)分析、探討。圍繞問題“作品中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意境?妙在何處?”展開討論。

  (《獨釣寒江雪》可結合唐代詩人柳宗元的相關詩句對畫面表現(xiàn)的意境進行分析理解。畫面上只有一葉扁舟,一個漁翁在船頭垂釣,四周除寥寥幾筆微波外幾乎一片空白。畫家巧妙地以大片空白來展現(xiàn)江水之遼闊和釣者的悠閑,表現(xiàn)出空曠的空間及濃郁的詩意。畫家是以“空”當“實”,其實是“無聲勝有聲”,大大地增強了空間的表現(xiàn)效果,使畫面境界空靈,意趣盎然。而《李白詩意圖》則可直接根據(jù)畫面題寫的詩句的意境進行探討。所謂“詩是無形畫,畫是無形詩”。詩意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詩與畫的有機結合,用畫來表現(xiàn)詩意,另一種是詩題在畫中,互相襯托,來表達畫家的感情。這幅作品同樣也是以大面積空白,表現(xiàn)了大地的空闊與蒼茫,很好地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3)欣賞評述。嘗試對《桃潭谷鴨圖》進行欣賞評述。

  3.展示與講評階段:

  學生根據(jù)課后單元評價中的選擇題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所學新知識闡述自己選擇的理由。

  4.本課小結:

  師:追求意境的表現(xiàn)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畫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對意境的創(chuàng)造是山水畫家畢生追求的藝術境界。情趣和意境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

  了畫家的思想、感情、文化修養(yǎng)等。生活中,美無處不在,你必須有一雙審美的眼睛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處處可見,但你必須是一個積極樂觀、熱愛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同樣.只有熱愛生活、用心生活的藝術家才能發(fā)現(xiàn)和捕捉到生活中的情趣,通過巧妙的方式將其表現(xiàn)出來。

  5.課后拓展及思考:

  哪些因素會影響畫家表現(xiàn)情趣和意境的水平?

12
責編:二二莉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