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明朝中央審判機關(guān)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御史臺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明朝中央審判機關(guān)為刑部。刑部分掌各省刑民囊件,加強對地方司法控制。
12.延杖制度設(shè)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廷杖即依皇帝旨意,對犯顏直諫或者忤冒犯過的官員,杖責于履階之下。廷杖隋唐已有,但僅偶一用之。至明朝則成常刑。
13.元代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起來的王朝,在法律上還保留有大量的民族習慣法。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實行民族不平等政策,公開宣揚民族之間的歧視,將全國人民劃分為( ),每一等人都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A.一等人
B.三等人
C.四等人
D.五等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主要測試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本題主要注意兩個點:一是四等人制度的基本內(nèi)涵,即將全國的人民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二是認識到四等人制度的基本性質(zhì)以及原因。四等人制度典型地反映出元朝法律的基本性質(zhì)。因此,本題的正確選擇是C。
14.明代地方省一級的司法機關(guān)是( )。
A.提刑接察使司
B.提點刑獄使司
C.肅政廉訪司
D.通政使司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明朝省一級有專門司法機關(guān)為"提刑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按劫之事。"
15.我國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
A.《大清律集解附例》
D.《大清新刑法》
C.《大清會典》
D.《大清律例》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大清律集解附例》是清朝第一部通行全國的綜合性法典。而《大清法典》是關(guān)于行政的法規(guī)!洞笄逍滦搪伞芬呀(jīng)超出了封建法典的定義范疇,是一部現(xiàn)代意義的法典!洞笄迓衫凡攀俏覈饨ㄉ鐣詈笠徊糠饨ǚǖ。
16.在清朝,哪個機關(guān)負責少數(shù)民族的事務?( )
A.宜政院
B.大宗正府
C.審刑院
D.理藩院
答案
參考解析:在清朝處理少數(shù)民族事務的是理藩院。
17.《大清律例》規(guī)定了定期修例制度,即( ),這一原則實際上是"修例而不修律",既保持丁律文的穩(wěn)定性,又通過定期的修例,從而使得國家的法律能夠適應社會政治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
A."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D."五年一小修,八年一大修"
c."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
D."三年一小修,八年一大修"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從順治三早(1644)到乾隆五年(1740),歷經(jīng)四朝近百年的不斷修訂正式制定頒布了《大清律例》。開始是三年一修,朝隆十一年逐規(guī)定"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以后成為定制。
18.《大清民律草案》共分( )五編。
A.總則、物權(quán)、債權(quán)、親屬、繼承
B.總則、債權(quán)、物權(quán)、親屬、繼承
C.總則、物權(quán)、繼承、訴訟、人法
D.總則、人法、物法、家制、訴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墻排體例仿德.田、日本民法典的體例和內(nèi)容草擬而成。其體例為:總則、債權(quán)、物權(quán)、親屬、繼承等五編。
19.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仿效資產(chǎn)階級刑法體例和原則制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現(xiàn)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暫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法》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大清新刑律》在中國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仿效資產(chǎn)階級刑法體例和原則制定的刑法典。
20.按照明代的訴訟審級管轄原則,省一級的提刑按察使可以審理( )以下的案件。
A.死刑
D.流刑
C.權(quán)刑
D.徒刑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主要測試明代的審級管轄問題。必須明白明代地方上分為省、府、縣、里四級。其中,只有省一極才設(shè)立了專門的司法機構(gòu)--提刑按察使司,其長官提刑按察使掌管全省的刑名囊件,其審理權(quán)限僅僅限于徒刑以下(包括徒刑)的案件,徒刑以上的案件必須報道刑部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