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中華考試網(wǎng) >> 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 >> 客觀題卷一 >> 卷一模擬題 >> 2017司法考試《國際法》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2017司法考試《國際法》模擬試題及答案二_第2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   2017-02-20   【

        11.普拉克是外國公民,在一起由中國法院審理的涉外侵權案件中為原告。普拉克請求使用其本國語言進行訴訟。關于中國法院對該請求的處理,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尊重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其本國的語言進行案件的審理

        B.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告知由其自行解決翻譯問題

        C.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以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但在其要求并承擔費用的情況下,應為其提供翻譯

        D.駁回普拉克的這一請求,使用中文進行案件的審理,但可為其提供免費翻譯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民事訴訟法》第238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所以本題的正確選項是C項。

        12.甲國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絕望,某日持槍向路人射擊。甲國警方迅速趕到事發(fā)現(xiàn)場,采取措施控制事態(tài)并圍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擊斃。但布某的瘋狂射擊造成數(shù)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國駐甲國參贊科某。根據(jù)國際法的有關規(guī)則,就該參贊的死亡,下列判斷哪一項是正確的?(2004年卷一單選第30題)

        A.甲國國家應承擔直接責任

        B.甲國國家應承擔間接責任

        C.甲國國家應承擔連帶責任

        D.甲國國家沒有法律責任

        參考答案:D

        提示:本題考點是傳統(tǒng)法律責任中,行為可以歸于國家間接責任,關鍵是看國家是否教唆或者放縱。

        參考解析:構成國際不當行為的首要要件就是可歸因于國家。在國際法上,下列行為被認為是可歸因于國家的行為:

        (1)國家機關的行為;

        (2)經(jīng)授權行使政府權力的其他實體的行為;

        (3)實際代表國家行事的人的行為;

        (4)別國或國際組織交與乙國支配的機關的行為視為該支配國的國家行為;

        (5)已經(jīng)和正在組成新國家的叛亂運動機關的行為被視為已經(jīng)或正在形成的新國家的行為。

        總結各類可歸因于國家的行為的共同特征,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代表了國家意志的行為。因為國家本身不是類似于人的生命體,而是一個機構,一個組織,國家的意志需要通過它的機關或執(zhí)行國家職能的人去表達和實現(xiàn),這些機關或人既然是代表國家的意志行事,他們的行為即可被視為國家的行為。本題中有兩個陷阱。首先,警察具備執(zhí)行國家職能的特殊身份,似乎暗示其行為可歸因于國家;其次,受傷的人員包括享有國際法上特權與豁免的外交人員,也似乎暗示行為違反了國家承擔的保護外交代表人身安全的國際義務。但該警察的行為屬于“個人”行為,沒有國家的積極教唆或指使,也沒有國家消極的默認或縱容,所以沒有滿足可歸因于國家的構成要件,因此甲國無需承擔國際法律責任。D項正確。

        13.甲國某船運公司的一艘核動力商船在乙國港口停泊時突然發(fā)生核泄漏,使乙國港口被污染,造成嚴重損害后果。甲乙兩國都是《關于核損害的民事責任的維也納公約》及《核動力船舶經(jīng)營人公約》的締約國,根據(jù)上述公約及有關規(guī)則確定,乙國此時應得到7800萬美元的賠償,但船運公司實際賠償能力最多只能夠負擔5000萬美元。對此事件,根據(jù)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制度,甲國國家對乙國承擔的義務是什么?

        A.甲國國家應承擔全部7800萬美元的賠付

        B.甲國有義務在保證船運公司賠付乙國5000萬美元的同時,船運公司無力賠付的其余2800萬美元,由甲國政府先行代為賠付

        C.甲國有義務保證督促船運公司進行賠償,但以船運公司能夠負擔的實際賠償能力為限,即只能賠付5000萬美元,其余2800萬美元可以不予賠付

        D.由于該行為不是甲國國家所從事,故甲國國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擔任何義務

        參考答案:B

        提示:本題考點是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導致的國際賠償責任4個公約,3個態(tài)度的問題。

        參考解析:通常,國家責任是國家違背其國際義務的行為引起的。但是,二戰(zhàn)后,科技迅猛發(fā)展,各國在工業(yè)生產(chǎn)核能利用外層空間探索以及國際海底開發(fā)等領域活動日益頻繁,給別國帶來的威脅或損害也越來越多,這些活動被稱為“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國際上為了解決這些行為給別國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問題制定了一些公約,如《外空物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及本題題干中的兩個公約。根據(jù)這些公約,“國際法不加禁止的行為”所導致的國家責任是一種新的國際責任,其“新”表現(xiàn)在實行嚴格責任,只要行為帶來損害,行為國就要承擔責任,不以國際不法行為為責任的構成前提,承擔責任的主要形式是賠償恢復原狀,沒有限制主權這一項。責任主體分為三種情況:(1)國家承擔責任。(2)國家與營運人(具體致害人)共同承擔責任。如本題,國家應保證營運人賠償,營運人無力賠償部分由國家負責賠償。(3)營運人自己承擔有限賠償責任,無論營運人是國家或私人企業(yè)。所以B項正確。

        14.甲國發(fā)生的叛亂運動已被甲國政府和國際社會承認為叛亂團體。該叛亂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區(qū),強行掠奪或占用外國僑民和外國國家的財產(chǎn)。根據(jù)國際法,下列關于甲國政府是否承擔責任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2000年卷一單選第25題)

        A.承擔直接責任

        B.承擔間接責任

        C.甲國政府和叛亂運動共同承擔直接責任

        D.不承擔責任

        參考答案:D

        提示:本題考點是叛亂運動機關導致的責任不歸于國家,由其叛亂運動機關自己承擔責任。

        參考解析:在一國領土或其管轄下的任何其他領土內成立的叛亂運動的機關的行為,不應視為該國現(xiàn)存政府的行為,即不能因其發(fā)生在境內而被視為該國的行為。當叛亂運動已導致在現(xiàn)存國家的一部分領土上組成一個新政權時,其所作所為應視為將來新政府的行為。當叛亂團體已掌握了政權時,而由新政府承擔責任,甲國政府對其作為不承擔責任。D項正確。

        15.甲國與乙國1992年合并為一個新國家丙國。此時,丁國政府發(fā)現(xiàn),原甲國中央政府甲國南方省,分別從丁國政府借債3000萬美元和2000萬美元。同時,乙國元首以個人名義從丁國的商業(yè)銀行借款100萬美元,用于乙國1991年救災。上述債務均未償還。甲乙丙丁四國沒有關于甲乙兩國合并之后所涉?zhèn)鶆帐马椀娜魏坞p邊或多邊協(xié)議。根據(jù)國際法中有關原則和規(guī)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隨著一個新的國際法主體丙國的出現(xiàn),上述債務均已自然消除

        B.甲國中央政府所借債務轉屬丙國政府承擔

        C.甲國南方省所借債務轉屬丙國政府承擔

        D.乙國元首所借債務轉屬丙國政府承擔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國家債務是指一國對他國國際組織或其他國際法主體所負擔的任何財政義務。國家實踐中,國家繼承的債務包括國家整體所負的債務或稱國債,也包括以國家的而名義承擔而實施上及用于國內某個地方的債務或稱地方化債務。國家對外國法人或自然人所負之債或國家的地方當局自己承擔的對他國所負之債,不在國家繼承的范圍。另外,所謂的“惡債”,即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或違背及成果根本利益所負之債,如政府債務或戰(zhàn)爭債務,原則上也不予繼承。在國家合并的情況下,國家的債務應轉屬繼承國。在分離分立或領土轉讓的情況下,債務繼承首先應通過協(xié)議解決;若無協(xié)議,則應按照公平的比例轉屬繼承國,并且特別考慮到與這些債務有關的轉屬繼承國的財產(chǎn)權利和利益。新獨立國家對債務可不予繼承,除非另有協(xié)議,并且這種協(xié)議不能違背有關國際法原則,協(xié)議的執(zhí)行也不應破壞新獨立國家經(jīng)濟的基本均衡。本題中甲國南方省的2000萬美元的債務,屬于地方當局自己承擔的對他國所負債務,所以不予繼承。而乙國元首以自己的名義向外國法人借款100萬美元,也不屬于丙國繼承的范圍。所以丙國繼承的債務只有甲國政府從丁國所借債務3000萬美元。本題的正確選項是B.

        16.甲乙兩國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甲國為發(fā)達國家,乙國為發(fā)展中國家。根據(jù)國際環(huán)境法原則和規(guī)則,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國必須停止排放,乙國可以繼續(xù)排放,因為溫室氣體效應主要是由發(fā)達國家多年排放積累造成的

        B.甲國可以繼續(xù)排放,乙國必須停止排放,因為乙國生產(chǎn)效率較低,并且對于環(huán)境治理的措施和水平遠遠低于甲國

        C.甲乙兩國的排放必須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份標準停止排放時間等各方面

        D.甲乙兩國在此問題上都承擔責任,包括進行合作,但在具體排量標準,停止排放時間等方面承擔的義務應有所區(qū)別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作為國際社會成員的所有國家都應該并且有權參與保護與改善國際環(huán)境的行動。所以甲國和乙國都應當在溫室氣體排放上承擔責任。國際環(huán)境法規(guī)定了以下四個原則:國家環(huán)境主權和不損害其管轄范圍以外環(huán)境的原則;國際環(huán)境合作原則;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根據(jù)上述四條原則可知,在解決環(huán)境問題上,有賴于國際社會成員的普遍參與和合作,而且由于各國工業(yè)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水平不同,以及在環(huán)境惡化成因中所起作用不同,在承擔責任上要所有區(qū)別。綜上,在甲乙兩國解決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上,雙方都應承擔責任,要進行合作,在具體排放標準和停排時間上,要根據(jù)各自的工業(yè)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水平區(qū)別對待。所以本題應選D.

        17.我國“協(xié)航”號輪與甲國“瑟皇”號輪在乙國領海發(fā)生碰撞!皡f(xié)航”號輪返回中國后,“瑟皇”號輪的所有人在我國法院對“協(xié)航”號輪所屬的船公司提起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在庭審過程中,雙方均依據(jù)乙國法律提出請求或進行抗辯。根據(jù)這一事實,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因雙方均依據(jù)乙國法律提出請求或進行抗辯,故應由當事人負責證明乙國法律,法院無須查明

        B.法院應依職權查明乙國法律,雙方當事人無須證明

        C.法院應依職權查明乙國法律,也可要求當事人證明乙國法律的內容

        D.應由雙方當事人負責證明乙國法律,在其無法證明時,才由法院依職權查明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的考點是外國法的查明。所謂外國法的查明,是指一國法院在審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時,根據(jù)本國沖突規(guī)范指定應適用外國法時,應如何查明該外國法的存在和內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通意見》)第193條規(guī)定:“對于應當適用的外國法律,可以通過下列途徑查明:(1)由當事人提供;(2)由中國駐該國使領館提供;(3)由與中國訂立司法協(xié)助協(xié)定的締約對方的中央機關提供;(4)由該國駐中國使領館提供;(5)由中外法學專家提供。通過以上途徑仍不能查明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痹撍痉ń忉尡砻,我國法院對外國法的查明是持積極態(tài)度的,在確定外國法的內容時,既尊重當事人提供的有關法律資料,也重視通過其他途徑由法院主動進行調查,而不是把查明外國法內容的責任完全歸之于當事人或法院。所以本題的正確選項是C.

        18.朗文與戴某締結了一個在甲國和中國履行的合同。履約過程中發(fā)生爭議,朗文向甲國法院起訴戴某并獲得勝訴判決。戴某敗訴后就同一案件向我國法院提起訴訟。朗文以該案件已經(jīng)甲國法院判決生效為由對中國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依據(jù)我國法律司法解釋以及我國締結的相關條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朗文的主張構成對我國法院就同一案件實體問題行使管轄權的有效異議

        B.我國法院對戴某的起訴沒有管轄權

        C.我國法院對涉外民事訴訟案件的管轄權不受任何限制

        D.我國法院可以受理戴某的起訴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外國法院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一國法院判決是一國司法主權的具體體現(xiàn),一國法院判決要發(fā)生域外效力,必須經(jīng)過他國對其既判力和執(zhí)行力的認可。對于向我國法院申請承認與執(zhí)行的外國判決或裁定,無論是由當事人直接申請還是由外國法院請求,我國法院都必須依照我國與該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或者互惠原則進行審查。經(jīng)審查,如果外國判決裁定不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不危害我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zhí)行的,發(fā)出執(zhí)行令。另外,我國與許多國家簽訂的雙邊司法協(xié)助條約規(guī)定,原判決國法院必須有管轄權,審判程序公正,且不與正在我國國內進行或已經(jīng)終結的訴訟相沖突。最后,如果某國與我國既無條約關系也不存在互惠關系時,我國對該外國法院的判決是不予以承認與執(zhí)行的。在此種情形下,當事人可以向我國法院起訴,由有管轄權的法院作出判決并予以執(zhí)行。本題中,并未說明我國與甲國之間存在相關的條約關系與互惠關系,因此,我國不一定對甲國的判決進行承認與執(zhí)行,另外,從本題中給出的信息來看,朗文也沒有正式申請我國對甲國的判決進行承認與執(zhí)行,因此,我國的法院可以受理戴某的起訴,正確答案是D.

        19.中國豫達公司向甲國來科公司出售一批成套設備,該設備將安裝在乙國。合同約定有關的糾紛將由被告一方法院管轄但未約定合同的準據(jù)法。后雙方因履約發(fā)生爭議,來科公司在中國法院起訴豫達公司。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關于我國法院在該案中應推定適用的法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中國法,因豫達公司為設備供應方

        B.甲國法,因來科公司為該批設備的買方

        C.乙國法,因乙國為該批設備的安裝地

        D.《國際商事合同通則》,因該通則確定的規(guī)則具有更廣泛的國際性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糾紛案件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5條規(guī)定:“當事人未選擇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法律。

        人民法院根據(jù)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確定合同爭議應適用的法律時,應根據(jù)合同的特殊性質,以及某一方當事人履行的義務最能體現(xiàn)合同的本質特性等因素,確定與合同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法律作為合同的準據(jù)法。

        (一)買賣合同,適用合同訂立時賣方住所地法;如果合同是在買方住所地談判并訂立的,或者合同明確規(guī)定賣方須在買方住所地履行交貨義務的,適用買方住所地法。

        (二)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以及其他各種加工承攬合同,適用加工承攬人住所地法。

        (三)成套設備供應合同,適用設備安裝地法。

        (四)不動產(chǎn)買賣租賃或者抵押合同,適用不動產(chǎn)所在地法。

        (五)動產(chǎn)租賃合同,適用出租人住所地法。

        (六)動產(chǎn)質押合同,適用質權人住所地法。

        (七)借款合同,適用貸款人住所地法。

        (八)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住所地法。

        (九)融資租賃合同,適用承租人住所地法。

        (十)建設工程合同,適用建設工程所在地法。

        (十一)倉儲保管合同,適用倉儲保管人住所地法。

        (十二)保證合同,適用保證人住所地法。

        (十三)委托合同,適用受托人住所地法。

        (十四)債券的發(fā)行銷售和轉讓合同,分別適用債券發(fā)行地法債券銷售地法和債券轉讓地法。

        (十五)拍賣合同,適用拍賣舉行地法。

        (十六)行紀合同,適用行紀人住所地法。

        (十七)居間合同,適用居間人住所地法。

        如果上述合同明顯與另一國家或者地區(qū)有更密切聯(lián)系的,適用該另一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法律!

        所以本案應該適用成套設備安裝地,即乙國的法律。本題的正確選項是C.

        20.關于仲裁裁決的撤銷,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法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我國法院可根據(jù)我國法律撤銷一項外國仲裁裁決

        B.我國法院撤銷涉外仲裁裁決的法定理由之一是裁決事項超出仲裁協(xié)議范圍

        C.撤銷涉外仲裁裁決的法定理由和撤銷國內仲裁裁決的法定理由相同

        D.對法院作出的不予執(zhí)行仲裁裁決的裁定,當事人無權上訴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仲裁法》第70條規(guī)定:“當事人提出證據(jù)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經(jīng)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撤銷。”

        我國于2007年對《民事訴訟法》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民事訴訟法》關于涉外仲裁的撤銷規(guī)定在第258條,而不再是《仲裁法》中規(guī)定的第260條第1款。

        《民事訴訟法》第258條規(guī)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jù)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jīng)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zhí)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后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xié)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guī)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xié)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zhí)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zhí)行。

        所以本題的正確選項是B.

        D項本身說法是正確的,但是與題干的問題不相符,因此不選。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入口 (2017年6月開通)

        【熱門推薦】司法部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流程_熱點備考專題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時間 中華考試網(wǎng)2017司法一卷考試在線題庫火爆上線!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2017中華考試網(wǎng)司法二卷在線題庫上線啦!
      司法考試改革預計2018年落地,抓住2017年的機會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卷三題庫上線啦!

        【小編推薦司法部網(wǎng)站: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網(wǎng)址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題庫正式上線啦!

        國家司法考試官網(wǎng):國家司法考試中心 中國普法網(wǎng) 國家司法考試歷年分數(shù)線

        2017司法考試網(wǎng)絡視頻課堂:備考階段,常年招生,隨報隨學。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lián)系速道 (凡涉及國家司法考試政策事項等問題可撥打電話咨詢)

      >>>>在線報名<<<<

      >>國家司法考試題庫:全真?、智能云數(shù)據(jù)、自由組卷、錯題收藏、專業(yè)答疑、終身使用<<

      12
      糾錯評論責編:chenzhu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