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題
甲系某國家機關的機要員。為達出國目的,甲千方百計與境外人員拉關系。在朋友的引見下甲認識了境外某報刊的記者乙。乙表示可以幫助甲出國,但作為交換條件,甲得給他提供一些“內部消息”。于是,甲將自己保管的一份國家機密文件復印了一份給乙。事發(fā)后甲被逮捕。
問:甲的行為如何定性?為什么?
【參考答案】
本案甲構成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因為甲的行為完全符合本罪的構成要件。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甲將屬于國家機密的文件復印給境外記者,危及了國家安全,符合本罪的客體要件。
其次,甲將自己保管的國家機密文件的復印件提供給境外記者,違反了《國家保密法的有關規(guī)定,屬于非法提供,且提供的對象也是境外報社的記者,符合本罪的客觀要件。
再次,甲擔任某國家機關的機要員,說明其已成年且精神正常,符號犯罪主體的條件。
最后,甲明知乙為境外記者,但為出國仍將國家機密文件提供給乙,顯然具有為境外人員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犯罪故意。
注:分析本案例容易誤定為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因為甲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其將自己保管的國家機密文件提供給境外記者,實際上就是一種故意泄密的行為,這都符合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的要求。區(qū)別兩者的關鍵是看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對象,只要明知是境外機構、組織或個人而非法向其提供國家秘密的,就應定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而不能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如果您還有國家司法考試2018報名、備考、培訓等相關信息想要咨詢,可以進入:595538012(QQ群),或直接點擊,會有在線專家為您解答。
相關推薦:
2018司法考試網(wǎng)絡高清課堂:備考階段,常年招生,隨報隨學。統(tǒng)一服務熱線:4000-525-585 聯(lián)系速道 (凡涉及國家司法考試政策事項等問題可撥打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