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
1.班會的類型主要有____________、生活班會和____________。
2.最早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3.作業(yè)批改的方式有:教師批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把大班教學、小班研究和個別教學: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的教學組織形式是____________。
5.客觀物體的整體特征在人腦中的反映是____________。
6.在教師、學生和教學過程三種課程資源中,____________是動態(tài)的課程資源。
7.根據(jù)識記有無目的性,識記可以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教科書編寫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是強調(diào)內(nèi)容的____________。
9.個別教學最顯著的優(yōu)點在于教師能____________。
10.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zhì)就是主動地形成____________。
四、簡答題
1.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2.簡述課堂導入的類型。
3.知覺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4.簡述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
5.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五、論述題
1.試述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2.試述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
六、案例分析題
丁丁從小喜歡學習,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的學生。他的數(shù)學成績在班里拔尖,可是語文成績就是上不去,尤其是寫作能力和閱讀水平,非常不如人意。他明明知道這是缺乏課外閱讀導致的結果,可就是對課外書不感興趣。二、三年級還能跟上,但是到了四年級,語文、數(shù)學兩門學科的成績越來越差。
如果你是老師,你將從哪些方面幫助丁丁解決閱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