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關于公債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公債是國家以債權人的身份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B.中央政府發(fā)行的公債稱為國債
C.公債是有償的財政收入形式
D.公債與私債的本質區(qū)別在于發(fā)行的依據或擔保物的不同
【答案】A
【解析】公債是政府及政府所屬機構以債務人的身份,按照國家法律的規(guī)定或合同的約定,同有關各方發(fā)生的特定的債權債務關系。因此選項A符合題意。
42對于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yè),計算產品成本時主要采取的方法為( )。
A.品種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綜合法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企業(yè)所得稅成本計算的檢查。選項B中的分批法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yè);選項C中的分步法適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企業(yè)。選項D為不相關選項。
43.發(fā)行公債既要考慮到財政資金運用的需要,也要考慮到社會居民的應債能力,所遵循的原則是( )。
A.景氣發(fā)行原則
B.穩(wěn)定市場秩序原則
C.發(fā)行成本最小原則
D.發(fā)行有度原則
【答案】D
【解析】發(fā)行公債要適度,既要考慮到財政資金運用的需要,也要考慮到社會、居民的應債能力,所遵循的原則是發(fā)行有度原則。
44.政府的直接隱性債務主要是( )。
A.基層單位欠發(fā)的教師工資
B.鄉(xiāng)鎮(zhèn)財政債務
C.社會保障資金缺口
D.政策性金融債券
【答案】C
【解析】直接隱性債務,主要是社會保障資金缺口所形成的債務,故選項C正確。直接顯性債務,除公債以外,還有:(1)欠發(fā)職工工資而形成的債務;(2)糧食收購和流通中的虧損掛賬;(3)鄉(xiāng)鎮(zhèn)財政債務。故選項A、B錯誤。政策性金融債券屬于或有顯性債務,故選項D錯誤。
45.相對于封建專制的預算來說,現代預算最鮮明的特征是( )。
A.預測性
B.綜合性
C.法律性
D.集中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預算的基本特征。與封建專制的預算相比較,現代預算的鮮明特征就是它的法律性。
46.就其性質來說,行政事業(yè)性國有資產更適于納入( )。
A.一般公共預算
B.政府性基金預算
C.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D.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全口徑預算模式的選擇。對于行政事業(yè)性國有資產,由于主要由財政撥款形成,不追逐市場利潤,因此一般適宜采取由相應的公共行政機構管理的體制,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的范疇。
47.從預算發(fā)展來說,早期的預算原則比較注重( )。
A.功能性
B.周密性
C.控制性
D.公開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預算的原財。早期的預算原則比較注重控制性,即將預算作為監(jiān)督和控制政府的工具;而后隨著財政收支內容的日趨復雜,開始強調預算的周密性,即注重研究預算技術的改進;自功能預算理論發(fā)展后,政府預算的功能趨于多樣化,由此,預算原則又更注重發(fā)揮預算的功能性作用,即正確合理地運用預算功能來實現國家的整體利益。
48.一般公共預算中出現的超收收入的通常處理方式是( )。
A.沖減赤字或化解債務后用予補究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
B.直接加入政府性基金
C.補充預算周轉金
D.增加預備費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根據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要求,對于一般公共預算執(zhí)行中出現的超收收入,在沖減赤字或化解債務后用于補充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出現短收則采取調入預算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或其他預算資金進行補充、削減支出等實現平衡,如若仍不能平衡則通過調整預算增列赤字。
49.有利于提高現代國庫資產負債管理效益的舉措是( )。
A.公債管理與國庫集中收付相結合
B.公債管理與國庫現金管理相結合
C.公債管理與財政直接支付相結合
D.公債管理與財政授權支付相結合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現代國庫制度。公債管理是現代國庫管理制度負債管理職能的重要體現,它與國庫現金管理密切配合,可以大大提高資產負債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50.能夠使各級政府在按照所賦職能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又能使全局利益最大化的政府間事權劃分原則是( )。
A.外部性原則
B.內部性原則
C.激勵相容原則
D.信息復雜性原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間事權劃分的原則。從政府角度而言,如果在某種制度安排下,各級政府都按劃定的職能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使全局利益最大化,那么這種制度安排就是激勵相容的。激勵不相容,局部利益可能損害整體利益。
51.下列理論中,研究非純公共物品的供給、需求與均衡數量的理論是( )。
A.公共物品和服務理論
B.集權分權理論
C.財政聯(lián)邦主義
D.俱樂部理論
【答案】D
【解析】選項A研究公共物品和服務的受益范圍,實際上就是研究公共物品和服務受益范圍的層次性問題;選項B認為中央政府是國家利益的代表者,而地方政府是地方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必然引起政府的集權與分權問題;選項C是指各級政府間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劃分以及由此產生的相關制度。
52.以國家整體為服務對象的公共物品應由中央政府提供,這所體現的原則是( )。
A.受益范圍原則
B.效率原則
C.法律規(guī)范原則
D.重點性原則
【答案】A
【解析】公共服務最好由令這一服務能夠實現成本與收益內部化的地理范圍最小的轄區(qū)來提供,使成本分擔的地理邊界同受益范圍一致,有利于實現成本和收益在地理范圍上的完全內部化,而不至于外溢到其他轄區(qū)。這就要求中央政府關心全國性基礎設施項目和其他全國性公共物品及其全面協(xié)調。相應地,地方政府則應該關注轄區(qū)內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及其協(xié)調。因此選項A正確。
53.以稅基的寬窄為標準劃分中央與地方收入,這所體現的原則是( )。
A.效率原則
B.適應原則
C.恰當原則
D.經濟利益原則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稅收收入劃分的原則。選項A以征稅效率的高低為標準;選項C以稅收負擔的分配是否公平為標準;選項D以增進經濟利益為標準。
54.在稅收收入劃分方式中,“總額分成”屬于( )。
A.分割稅制
B.分割稅種
C.分割稅率
D.分割稅額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稅收收入劃分的方式。分割稅額是指先統(tǒng)一征稅,然后再將稅收收入的總額按照一定比例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加以分割,又稱為收入分享。
55.在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國有資產管理權限的根本制度是( )。
A.財政管理體制
B.國有資產分類
C.稅收管理體制
D.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含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指的是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及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劃分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建立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機構與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它是我國經濟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56.衡量國有資產管理目標實現程度的工具是( )。
A.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
B.國有資產清產核資
C.國有資產管理統(tǒng)計分析
D.國有資產產權界定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的主要內容。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是衡量國有資產管理目標實現程度的重要手段
57.因彌補財政赤字而導致私人部門的投資以及個人消費的減少,這種現象被稱為財政赤字的( )。
A.收入效應
B.替代效應
C.木桶效應
D.排擠效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赤字彌補方式的經濟效應。財政赤字的排擠效應是指由于財政赤字的彌補而導致私人經濟部門投資以及個人消費減少的現象。
58.彌補財政赤字時,不宜采用的方式是( )。
A.通過增收減支彌補
B.通過向商業(yè)銀行借款或透支彌補
C.通過發(fā)行公債彌補
D.動用結余彌補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赤字的彌補方式。財政赤字出現后,必須解決赤字的彌補問題,否則大于收入的支出將無法安排。通常彌補赤字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增收減支、動用結余、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教和發(fā)行公債。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實際相當于通過貨幣發(fā)行,憑空創(chuàng)造購買力,對貨幣流通影響很大,因此,一般情況下,政府不會透過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來彌補赤字,不少國家甚至通過有關法律直接規(guī)定,財政不能通過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彌補赤字。
59、資本一勞動力最大化標準,強調政府應投資的項目類型是( )。
A.勞動密集型項目
B.就業(yè)創(chuàng)造最大化項目
C.資本密集型項目
D.知識密集型項目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財政投資的決策標準。資本一勞動力最大化標準是指政府投資應選擇使邊際人均投資額最大化的投資項目。這種標準強調政府應投資于資本密集型項目。
60.西方經濟學家把政府從價格再分配中取得的收人稱為( )。
A.擠出稅
B.通貨膨脹稅
C.價格稅
D.通貨緊縮稅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財政赤字彌補方式的經濟效應。政府收入通?煞譃閮刹糠郑阂徊糠质荊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另一部分是價格再分配所得。后者就是西方經濟學者所說的通貨膨脹稅。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