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匯率決定理論
(1)購買力平價理論(掌握)
購買力平價是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
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于1922年提出購買力平價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匯率的變動也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變化引起的。購買力平價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①絕對購買力平價
絕對購買力平價說明的是某一時點上匯率的決定,即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Pd和Pf分別表示本國和外國一般物價的絕對水平,則其公式為:
e=Pd /Pf
②相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說明的是某一時期匯率的變動,即兩個時點的匯率之比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指數之比。用e0、et 分別表示基期匯率和報告期匯率,PId和PIf分別表示本國和外國一般物價指數,則其公式為:
et /e0 = PId / PIf
相對購買力平價和絕對購買力平價之間的關系: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例題1·多選題】絕對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是( )。
A.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B.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C.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D.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E.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是等價關系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查絕對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
【例題2·單選題】假設A國的通貨膨脹率為8%,B國的通貨膨脹率為5%,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A國貨幣匯率在外匯市場上趨于( )。
A.升值
B.貶值
C.升水
D.貼水
【答案】B
【解析】如果通貨膨脹率高于他國,則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趨于貶值;反之則升值。
【例題3·多選題】(2010年)關于購買力平價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匯率的變動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變化引起的
B.決定匯率的基礎是各國經濟政策
C.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D.絕對購買力平價與相對購買力平價是等價的
E.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
【答案】AE
【解析】本題考查購買力平價理論。決定匯率的基礎是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所以B項錯誤;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所以CD項錯誤。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