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設計三水準的設防要求。所謂小震,下列何種敘述為正確?【c】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設計基準期內(nèi),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設計基準期內(nèi),超越概率約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12.多遇地震作用下層間彈性變形驗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種? 【c】
a 防止結構倒塌
b 防止結構發(fā)生破壞
c 防止非結構部分發(fā)生過重的破壞
d 防止使人們驚慌
13.建筑根據(jù)其抗震重要性分為四類。當為乙類建筑ii類場地時,下列何種敘述是正確的?【b】
a 可按本地區(qū)的設防烈度提高1度計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區(qū)的設防烈度計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區(qū)的設防烈度提高1度計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考試大|高設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14年頒布的建筑抗震規(guī)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設防目標為:【a】
a 三水準兩階段
b 三水準三階段
c 兩水準三階段
d 單水準單階段
15.在抗震設防中,小震對應的是:【b】
a 小型地震
b 多遇地震
c 偶遇地震
d 罕遇地震
16、條件相同的四邊支承雙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極限荷載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極限荷載( A )。
A.大; B.小; C.相等; D.無法比較。
17、在確定梁的縱筋彎起奌時,要求抵抗彎矩圖不得切入設計彎矩圖以內(nèi),即應包在設計彎矩圖的外面,這是為了保證梁的( A )。
A.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B.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C.受拉鋼筋的錨固; D.箍筋的強度被充分利用。
18、在結構的極限承載能力分析中,正確的敘述是( B )。
A.若同時滿足極限條件、變形連續(xù)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才是結構的真實極限荷載;
B.若僅滿足極限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下限解;
C.若僅滿足變形連續(xù)條件和平衡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上限解;
D.若僅滿足極限條件和機動條件的解答則是結構極限荷載的上限解。
19、按彎矩調(diào)幅法進行連續(xù)梁、板截面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應遵循下述規(guī)定( A )。
A.受力鋼筋宜采用I、II級或III級熱軋鋼筋;
B.截面的彎矩調(diào)幅系數(shù)< >宜超過0.25;
C.彎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壓區(qū)相對計算高度< >一般應超過0.35,但不應超過< >;
D.按彎矩調(diào)幅法計算的連續(xù)緊、板,可適當放寬裂縫寬度的要求。
20、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的中間支座處,當配置好足夠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彎起鋼筋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設( B )來抵抗剪力。
A.縱筋 B.鴨筋
C.浮筋 D.架立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