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已知AB兩點高程為11.166m,11.157m。今自A點開始實施水準測量觀測至B點,得后視讀數(shù)總和26.420m,前視讀數(shù)總和為26.431m,則閉合差為( D )。
A. +0.001m B. -0.001m
C. +0.002 m D. -0.002 m
12. 水準測量過程中,若標尺傾斜,則讀數(shù)( A )。
A.偏大 B.偏小
C.均有可能 D.無影響
13. 測得有三個測站的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各站觀測高差分別為+1.501m、+0.499m和-2.009m,則該路線的閉合差和各站改正后的高差為( C )m。
A.+0.009;1.504、0.502和-2.012
B.-0.009;1.498、0.496和-2.012
C.-0.009;1.504、0.502和-2.006
D.+0.009;1.498、0.505和-2.006
14. 水準路線閉合差調(diào)整是對觀測高差進行改正,方法是將高差閉合差按與測站數(shù)(或路線長度)成( C )的關(guān)系求得高差改正數(shù)。
A.正比例并同號
B.反比例并反號
C.正比例并反號
D.反比例并同號
15. 水準儀的( B)應(yīng)平行于儀器豎軸。
A.視準軸 B.圓水準器軸
C.十字絲橫絲 D.管水準器軸
16. 下列關(guān)于測量記錄的要求,敘述錯誤的是( C )。
A.測量記錄應(yīng)保證原始真實,不得擦拭涂改。
B.測量記錄應(yīng)做到內(nèi)容完整,應(yīng)填項目不能空缺。
C.為保證測量記錄表格的清潔,應(yīng)先在稿紙上記錄,確保無誤后再填寫。
D.在測量記錄時,記錯或算錯的數(shù)字,只能用細斜線劃去,并在錯數(shù)上方寫正確數(shù)字。
17. 水準測量計算校核∑h=∑a—∑b和∑h=H終—H始可分別校核( D )是否有誤。
A.水準點高程、水準尺讀數(shù)
B.水準點位置、記錄
C.高程計算、高差計算
D.高差計算、高程計算
18. 水準儀i角是指( B )在豎直面上的投影夾角。
A.縱絲與視準軸
B. 管水準軸與視準軸
C.管水準軸與橫絲
D.視準軸與圓水準器軸
19. 水準測量中,水準儀的i角對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可用( D )方法消減。
A.求改正數(shù)
B.多次觀測求平均數(shù)
C.后前前后
D.前后視距相等
20. 閉合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理論值為( A )。
A. 0
B.與路線長度有關(guān)
C. 一個不等于0的常數(shù)
D.由路線起點高程值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