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使用約束帶時,應每15~30分鐘觀察1次局部血液循環(huán),每2小時松解1次,防止過緊造成循環(huán)障礙。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保護具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兩人協助病人翻身側臥法。適用于體重較重或病情較重的病人。兩位護士站在床的同側,一人托住病人的頸肩部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腋窩兩人同時抬起病人移向近側,兩護士分別扶住病人肩、腰、臀及膝部,同時輕輕將病人翻轉向對側。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去枕平臥: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術后6~8小時的病人,用于防止顱內壓降低所引起的頭痛。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體位肛門部顯露清楚,內臟上移,盆腔空虛,檢查易于成功。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下肢抬高,利于靜脈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緩解休克癥狀。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肩部約束帶:主要用于固定肩部,以限制病人坐起。肩部約束帶用布制成,長120cm,寬8cm,一端制成袖筒,袖筒上有細帶。使用時先將袖筒套于兩側肩部,腋窩處墊棉墊,兩袖筒上的細帶在胸前打結,兩條寬帶尾端系于床頭固定;必要時將枕頭橫立于床頭。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保護具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頭高足低位即枕頭橫立于床尾,墊高床頭15°~30°,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組織水腫。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血壓平穩(wěn)的前提下,首選半臥位。腹腔、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患者可使腹腔滲出液流入盆腔,感染局限化,同時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此外,腹部手術后的患者還可減輕腹部縫合處的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顱腦手術后,頭部劇烈翻轉可致腦組織位移,導致腦疝。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和循環(huán),利于引流,腹部或盆腔手術后的患者采用半臥位也可使炎癥局限,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E選項利于排尿不是半臥位的目的。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半坐臥位
(1)要求:搖床,搖起時,先搖床頭支架呈30°~50°角,再搖膝下支架,以防病人身體下滑;放平時,先放平膝下支架,再放床頭支架。
(2)適用范圍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內臟器對心、肺的壓力減輕,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減少,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
2)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滲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
3)腹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的張力,緩解疼痛,利于傷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漸適應體位變化,利于向站立過渡。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俯臥位適用范圍
1)腰、背部檢查,配合胰、膽管造影等。
2)腰、背、臀部有傷口或脊椎手術后,病人不能平臥或側臥。
3)胃腸脹氣所致腹痛。原因:可使腹腔容積增大,以緩解胃腸脹氣。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凹臥位
(1)要求:病人頭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適用范圍:休克病人。頭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靜脈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緩解休克癥狀。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支被架可保證蓋被不與體表直接接觸,既使創(chuàng)面通風,又保護了患者的隱私。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保護具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人協助病人移向床頭法。適用于體重較輕的病人。首先向病人解釋操作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床頭支架,枕頭橫立于床頭,以避免撞傷病人;各種導管安置妥當。病人仰臥屈膝,雙手握住床頭欄桿。護士一手托住病人肩部,一手托住病人臀部,同時囑病人兩腳蹬床面,挺身上移至床頭。
兩人法:病人仰臥屈膝,兩位護士分別站在床的兩側,交叉托住病人的頸肩部及臀部.同時抬起病人移向床頭。也可兩位護士站在床的同側,一人托住頸肩、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腘窩部,同法移向床頭。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膝胸臥位適用范圍主要有四種情況:矯正子宮后傾或胎位不正;促進產后子宮復原;肛門、直腸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和治療;法洛四聯癥患兒缺氧發(fā)作時。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左側臥位適用體弱患者的肛門檢查。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該患者雖然患有躁狂型精神病,但在使用保護具前,仍應向其家屬介紹保護具使用的必要性,以取得其理解,消除其心理障礙,保護其自尊;應使用約束帶,以限制身體或肢體活動;使用約束帶時,一般每2小時松解一次,同時注意使患者的肢體處于功能位。使用保護具應做好記錄。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保護具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中凹臥位
1)要求:病人頭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適用范圍:休克病人。頭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靜脈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緩解休克癥狀。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去枕仰臥位
1)要求:病人去枕仰臥,枕頭橫立于床頭,頭偏向一側,兩臂放于身體兩側,兩腿自然放平。
2)適用范圍: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用于防止嘔吐物流入氣管所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發(fā)癥;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術后6~8小時的病人,用于防止顱內壓降低所引起的頭痛。因為穿刺后,腦脊液可自穿刺點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顱內壓降低,牽張顱內靜脈竇和腦膜等組織,引起頭痛。
深度昏迷狀態(tài)。該患者應該采取的臥位為仰臥位頭偏向一側。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俯臥位可使腹腔容積增大,以緩解胃腸脹氣。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半坐臥位適用范圍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內臟器對心、肺的壓力減輕,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減少,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
2)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滲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
3)腹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的張力,緩解疼痛,利于傷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漸適應體位變化,利于向站立過渡。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頭高足低位
(1)要求:病人仰臥,枕頭橫立于床尾,床頭墊高15~30cm。
(2)適用范圍
1)頸椎骨折病人進行顱骨牽引時,以利用人體重力作為反牽引力。
2)減輕顱內壓,以預防腦水腫。
3)開顱手術后病人。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進行骨牽引的病人,翻身時不可放松牽引。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頭高足低位
(1)要求:病人仰臥,枕頭橫立于床尾,床頭墊高15~30cm。
(2)適用范圍
1)頸椎骨折病人進行顱骨牽引時,以利用人體重力作為反牽引力。
2)減輕顱內壓,以預防腦水腫。
3)開顱手術后病人。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全肺切除術者,應避免過度側臥,可采取1/4側臥位,以預防縱隔移位和壓迫健側肺而導致呼吸循環(huán)功能障礙。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使用約束帶時,局部必須墊襯墊,松緊適宜,并經常觀察局部皮膚顏色(一般每15~30分鐘觀察一次),必要時按摩局部,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保護具的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半坐臥位
(1)要求:搖床,搖起時,先搖床頭支架呈30°~50°角,再搖膝下支架,以防病人身體下滑;放平時,先放平膝下支架,再放床頭支架。
(2)適用范圍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內臟器對心、肺的壓力減輕,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減少,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
2)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滲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
3)腹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的張力,緩解疼痛,利于傷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漸適應體位變化,利于向站立過渡。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端坐臥位
(1)要求:病人坐位,身體稍前傾,跨床小桌放于床上,桌上放軟枕,病人可伏于桌上休息。
搖起床頭支架呈70°~80°角,膝下支架呈15°~20°角,病人背部也可向后靠。
(2)適用范圍:急性肺水腫、心包積液、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時的病人,因極度呼吸困難而被迫端坐。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截石位
(1)要求:病人仰臥在檢查臺上,兩腿分開并放于支腿架上,臀部齊床沿,兩手放于身體兩側或胸前。注意遮擋及保暖。
(2)適用范圍
1)會陰、肛門部位的檢查、治療、手術。
2)產婦分娩時。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全麻病人為防止嘔吐物流入氣管所引起的窒息應將病人頭部偏向一側。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適用范圍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難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內臟器對心、肺的壓力減輕,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滯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減少,減輕肺部淤血和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
2)胸、腹、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滲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
3)腹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輕腹部切口縫合處的張力,緩解疼痛,利于傷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病人。原因:減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漸適應體位變化,利于向站立過渡。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屈膝仰臥位
1)要求:病人仰臥,兩臂放于身體兩側,兩膝屈起并稍向外分開。
2)適用范圍:①腹部檢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檢查;②導尿的病人,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該題針對“第五節(jié)-臥位”知識點進行考核】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