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公路檢測工程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公路檢測工程師 >> 歷年真題 >> 2022年公路助理檢測工程師《道路工程》真題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公路助理檢測工程師《道路工程》真題及答案(完整版)_第4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22年6月28日]  【

        四、綜合題(共5道大題,每道大題10分,共50分。請考生按照小題題號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涂答案。下列各題備選項中,有1個或1個以上是符合題意的,選項全部正確得滿分,選項部分正確按比例得分,出現(xiàn)錯誤選項該題不得分)

        1、某三級公路進行升級改造,為了解路基狀況,檢測機構用承載板法測定土基回彈模量。請答復以下問題。

        1) 該試驗需要以下()等設備。

        A 千斤頂

        B 測力計

        C 貝克曼梁

        D 溫度計

        參考答案:A、B、C

        解析:溫度一般只跟瀝青這種溫度敏感性材料才有關系。

        2) 試驗過程中用到的剛性承載板的直徑為()cm.

        A 30

        B 45

        C 20

        D 15

        參考答案:A

        3) 試驗過程中,采用千斤頂進行逐級加載、卸載,當加載的荷載大于01MPa時,每級增加的荷載為()MPa.

        A 0.02

        B 0.04

        C 0.05

        D 0.1

        參考答案:B

        4) 測定總影響量a時,最后一次加載卸載循環(huán)結來后取走千斤項,重讀取兩只百分表初讀數(shù),然后將測試車輛開出10m外,讀取終讀數(shù),總影響量a為( )。

        A 兩只百分表初讀數(shù)與終讀數(shù)之差的不均值

        B 兩只百分表初讀數(shù)平均值與終讀數(shù)平均值之差

        C 兩只百分表初讀數(shù)平均值與終讀數(shù)平均值之差,再乘以貝克曼梁杠桿比

        D 兩只百分表初讀數(shù)與終讀數(shù)之差的平均值,再除以貝克曼梁杠桿比

        參考答案:A

        解析: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P52最后一行原話。這里沒有乘以貝克曼梁杠桿比的原因,是因為總影響量還要經(jīng)過一個固定的公式(T0943-3)才能得到各級壓力的分級影響量。

        5) 測量試驗點土樣含水率時,當最大粒徑為265mm時,取樣數(shù)量約為()

        A 60

        B 120

        C 250

        D 500

        參考答案:D

        2、為進行水泥混凝土和易性與力學性質(zhì)的技術性能評價,開展相關試驗工作,請答復以下問題。

        6)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可以綜合評價混凝土的( )。

        A 流動性

        B 穩(wěn)定性

        C 可塑性

        D 易密性

        參考答案:A、B、C、D

        7)以下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內(nèi)在因素有( )。

        A 原材料性質(zhì)

        B 單位用水量

        C 水灰比

        D 環(huán)境溫度

        參考答案:A、B、C

        解析:環(huán)境溫度也影響和易性,但屬于外在因素。

        8) 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立方體標準尺寸是( ).

        A 50mmx50mmx50mm

        B 100mmx100mmx100mm

        C 150mmx150mmx150mm

        D 200mmx200mmx200mm

        參考答案:C

        9) 影響水泥混凝土強度的因素包括( )

        A水泥強度

        B水灰比

        C養(yǎng)護條件

        D集料特性

        參考答案:A、B、C、D

        10) 三根水泥混凝土抗彎強度試驗標準小梁,測得最大抗彎拉荷載為3110kN、37 40kN、4030kN,該組試驗的結果為( )。

        A 4.84MPa

        B 4.99MPa

        C 5.18MPa

        D 作廢

        參考答案:B

        解析:(37 40-31 10) ÷37 40=168%>15%,所以取中間值為最后結果。37400x450÷ (150x150x150) =499MPa.

        3、某類型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過程中需進行馬歇爾試件制件、試件密度測定、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測定及車轍等試驗工程,請根據(jù)相關條件答復以下問題。

        11) 已知馬歇爾試件制作采取標準擊實法,試件高度符合要求的有()。

        A 62 2mm

        B 63 8mm

        C 648mm

        D 64 9mm

        參考答案:A、B、C

        解析:標準馬歇爾試件高度要求在635±13mm之間,即622~648mm之間。

        12) 在制件過程中,試驗人員往7500g礦料(含填料)里參加了377g瀝青,那么該試件的瀝青含量是()。

        A 47%

        B 48%

        C 49%

        D 50%

        參考答案:B

        解析:瀝青含量=377÷(7500+377)=48%.

        13) 試件密度測定過程中,測得枯燥試件的空氣中質(zhì)量為12201g,試件的水中質(zhì)量為7196g,試件的表干質(zhì)量為12213g,試件的高度為641mm.對于此瀝青混合料試件,下述所用測定方法及相關表述正確的選項是( )。

        A 用水中重法,測得表觀相對密度,以表觀相對密度代替毛體積相對密度

        B 用表干法,測得毛體積相對密度

        C 用體積法,測得毛體積相對密度

        D 用蠟封法,測得毛體積相對密度

        參考答案:A

        解析:吸水率=(12213-12201)÷12201=01%<05%,所以用水中重法。

        14) 有關真空法測定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試驗,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

        A 真空法不適用吸水率大于3%的多孔性集料的瀝青混合料

        B 測量前需將瀝青混合料團塊細分散,粗集料不破碎,細集料團塊分做到小于64mm

        C 測定時,開動真空泵,使負壓容號不內(nèi)負壓在2min內(nèi)到達37kPa±03kPa

        D 負壓到達后,開動振動裝置持續(xù)10min±2min

        參考答案:A、B、C

        解析:負壓到達后,開動振動裝置持續(xù)15min±2min.其他說法是對的。

        15) 對于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成型車轍試件后,放置的時間以()為宜,使聚合物改性瀝青充分固化前方可進行車轍試驗,室溫放置時間不得長于( )。

        A 24h;1周

        B 24h;2周

        C 48h;1周

        D 48h;2周

        參考答案:C

        4、某公路路面底基層為石灰穩(wěn)定細粒土,基層為水泥穩(wěn)定碎石,圍繞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路面基層施工中的相關試臉,請答復以下問題。

        16) 石灰穩(wěn)定細粒土配合比設計中,不需要進行的試驗工程是()。

        A 石灰的有效氧化鈣和氧化鎂含量試驗

        B 液塑限試驗

        C 壓碎值試驗

        D 有機質(zhì)含量

        參考答案:C

        解析:A是原材料石灰的試驗。B和D是原材料細粒土的試驗,見?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那么?P8,表372細集料技術要求。壓碎值是粗集料強度試驗。

        17) 進行石灰穩(wěn)定細粒土擊實試驗,在試驗準備環(huán)節(jié),需風干試料,同時土團應搗碎到能通過( )的篩備用。

        A 1.18mm

        B 2.36mm

        C 4.75mm

        D 9.5mm

        參考答案:C

        解析: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P70.

        18) 進行石灰穩(wěn)定土擊實試驗,以下不屬于該次試驗的計算和處理的內(nèi)容有( )

        A 濕密度的計算

        B 干密度的計算

        C 級配確實定和計算

        D 最大干密度和最正確含水量確實處

        參考答案:C

        解析:無機結合料的配合比設計過程是先確定級配,再用同樣的級配,選擇不同的結合料劑量進行擊實試驗,由此確定在不同結合料劑量的情況下,其最大干密度和最正確含水率。所以,擊實試驗時,級配確實定和計算早已完成。

        19) 水泥穩(wěn)定碎石配合比設計中必須進行的試驗工程有()。

        A 硫酸鹽含量測定

        B 擊實試驗

        C 壓碎值試驗

        D 有機質(zhì)含量測定

        參考答案:B、C

        解析: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細集不料才要求做硫酸鹽含量和有機質(zhì)含量試,見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那么。P8,表372.

        20) 在底基層和基層施工環(huán)節(jié),需要進行EDTA滴定法測定石灰和水泥劑量,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 基層施工中,可取300g濕混合料進行滴定試驗

        B 底基層施工中,更換了取土坑,不需要重做標準曲線

        C 底基層施工中,更換了石灰廠家,需要重做標準曲線

        D 基層施工中,更換了水泥廠家,需要重做標準曲線

        參考答案:C、D

        解析:基層屬于中粗粒土,取1000g濕料質(zhì)量。所以A不對。不所有原材料發(fā)生變化,都要重做標曲線。所以B不對。

        5、針對評價細集科潔凈程度的相關試驗,答復以下問題。

        21) 為評價機制砂潔凈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試驗方法。

        A 篩洗法

        B 沉降法

        C 亞甲藍試驗

        D 砂當量試驗

        參考答案:C、D

        解析:篩洗法適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的河砂。沉降法是土的顆粒分析試驗。

        22) 細集料的砂當量和亞甲藍試驗描述正確的有()。

        A 砂當量和亞甲藍值均可以評定細集料的潔凈程度

        B 砂當量適用于測定細集料中所含的黏性土或雜質(zhì)的含量

        C 亞甲藍值適用于確定細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脹性黏土礦物

        D 亞甲藍試驗適用于粒徑小于236mm或015mm的細集料,不適用于礦粉

        參考答案:A、B、C

        23) 砂當量試驗時,測得砂的含水率為15%,那么應稱取()濕砂進行試驗。

        A 101 5g

        B 121 8g

        C 138g

        D 120g

        參考答案:B

        解析:計算相當于120g枯燥試樣的樣品濕重=120x(1+0015)=1218.

        24) 砂當量的試驗步驟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 把相當于120±1g干料重的濕樣用漏斗仔細倒入豎立的試筒中

        B 將濕砂樣用漏斗仔細地倒入加有沖洗液(試簡100mm刻度處)的豎立試筒中,除去氣泡,潤濕試樣,然后放置10minB開動機械振蕩器,在30s的時間內(nèi)振蕩90次

        C 將沖洗管直接插入試筒底部,慢慢轉(zhuǎn)動沖洗管并勻速緩慢提高,直至溶液到達380mm刻度線為止

        D 緩慢勻速向上拔出沖洗管,使液面保持在380mm刻度線處,在無擾動的情況下靜置20min士15s

        參考答案:A、B、D

        解析:將沖洗管插入試筒中,首先用沖洗液沖洗附在試筒壁上的集料,然后迅速將沖洗管插到試筒底部。所以C不對。

        25) 關于砂當量值,正確的說法有( )

        A 砂當量值SE=(H2÷H1)x100,以百分率計,用整數(shù)表示

        B 砂當量值越小,說明砂越潔凈

        C hl為試筒中絮凝物和沉淀物的總高度

        D h2為試筒中目測集料沉淀物的高度

        參考答案:A、C

        解析:砂當量值時越大越好。砂當量值越大說明含砂越多,含泥越少,越潔凈。所以B不對。

      責編:zj10160201

      報名通關必備

      • 姓名
      • 電話
      • 郵箱

      報名指南

      編輯推薦

      在線題庫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