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睋嘶卮1~2題。
1.恩格斯的上述論斷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
B.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和唯心主義的荒謬性
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D.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解析:A項不符合題意;B項曲解了題中觀點;C項正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D項說法是錯誤的。
答案:C
2.之所以把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因為它是( )
A.唯物主義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B.唯心主義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
C.區(qū)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根本標志
D.所有哲學必然遇到而且必須回答的問題解析:A、B兩項均是片面的,不選;C項不選,區(qū)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D項正確指出了原因,符合題干要求,應選。
答案:D
3.
右圖反映的是我國古代五行學說。它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而生成的。這種觀點( )
A.把具體形態(tài)歸結為世界的本質,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B.與“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
C.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方向,但本質上是不正確的
D.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解析:材料中的觀點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A項前半句正確,后半句應為“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B項中的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項認為該觀點“本質上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故選D項。
答案:D
4.古希臘的柏拉圖認為,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德國的費希特則認為,自我意識或精神自我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經驗的唯一源泉。這兩種思想都( )
A.認為客觀事物及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B.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不承認思維決定存在
D.不承認存在決定思維解析:材料中柏拉圖的思想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費希特的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兩種思想均不承認存在決定思維,故選D項。
答案:D
5.(西城模擬)人的活動反映其世界觀。下列選項中與下面漫畫所體現(xiàn)的世界觀相同的是( )
A.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B.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概念的集合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解析:“豪華病”諷刺了某些地方國家機關建設超出實際需要的辦公樓,從主觀喜好出發(fā),是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的體現(xiàn)。B項把客觀存在當作是人的意志的產物,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符合題意;A項屬于唯物主義世界觀;C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D項只看到了運動的絕對性而沒有看到靜止的相對性,體現(xiàn)的是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答案:B
6.有哲學家認為,絕對精神指萬物最初的原因與內在的本質,先于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永恒存在的實在。下列選項中,與這種觀點體現(xiàn)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天地成于元氣,萬物成于天地
B.氣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終為主
C.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不舍靜
D.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解析:題干材料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A項把“元氣”作為世界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B項把“理”作為世界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C項描述了運動和靜止的聯(lián)系,與材料不符合;D項屬于唯物主義觀點。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