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I卷(非選擇題 共174分)
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__________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子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砝碼的重力.
(2)一組同學在先保持盤及盤中的砝碼質量一定,探究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以下做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盤及盤中的砝碼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D.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測出m以及小車質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3)在保持小車及車中的砝碼質量質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時,由于平衡摩擦力時操作不當,二位同學得到的a―F關系分別如圖中C、D所示(a是小車的加速度,F(xiàn)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其原因分別是:
C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5分)如圖所示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圖中是小車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我們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釋放.小車每次實驗中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除了圖中的已給出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只在橡皮筋作用下運動,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每次實驗得到的紙帶上的點并不都是均勻的,為了測量小車獲得的速度,應選用紙帶的________________部分進行測量;
(4)1米的木板,質量為M=1kg,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最左端有一質量為m=2kg的小物塊,在沿水平向右、F=1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物塊和木板、木板和水平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分別為μ1=0.2、μ2=0.1。求把小物塊從木板右端拉下去的過程中,木板運動的位移為多大?(小物塊可看作質點)(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