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落第東歸
[唐]羅鄴
年年春色獨懷羞,強向東歸懶舉頭。
莫道還家便容易,人間多少事堪愁。
落 第
[明]袁崇煥
遇主人多易,逢時我獨難。
八千憐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谷鶯偏媚,還枝鳥亦安。
故園泉石好,歸去把漁竿。
這兩首詩都寫于科考落第之后,兩位詩人的心境是否完全相同?請結(jié)合詩句進行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是從比較鑒賞的角度加以考查的。同是落第,羅詩是“羞”“懶”“愁”,基調(diào)是沮喪、失意、憂愁,而袁詩更多的是豁達。分析時要注意“結(jié)合詩句”。
答案:不完全相同。袁詩雖有落第后的失意,但“歸去把漁竿”等句更多的是抒寫詩人豁達的心境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羅詩“人間多少事堪愁”等句則主要表現(xiàn)了詩人落第后的沮喪、憂愁之情。
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病后登快哉亭①
賀 鑄
經(jīng)雨清蟬得意鳴,征塵斷處見歸程。
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
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
故園又負黃華②約,但覺秋風(fēng)發(fā)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東南。本詩是詩人被貶職徐州,病后所作。②黃華,菊花。
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濁酒杯”,而賀鑄卻“病來把酒不知厭”,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試簡要分析二者的異同。
解析:感情的不同在于兩人的遭遇不同。杜甫年老多病,漂泊在外,想借酒澆愁而不能;賀鑄被貶謫,病后初愈,又思鄉(xiāng)。相同之處在于二者可謂“同是天涯淪落人”,內(nèi)心都是孤獨痛苦的。
答案:不同:《登高》中,久客他鄉(xiāng)、艱難窮困、愁苦衰老,使詩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澆愁,卻偏偏因病不能喝酒,這反而更增添了愁煩。本詩中,詩人因為貶謫之意太濃,鄉(xiāng)愁太深、太重,揮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相同:都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抑郁又無處傾訴的矛盾和痛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