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詩詞鑒賞(11分)
天 香
賀鑄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①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骎骎②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③、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注:①蛩:蟋蟀。②骎骎:馬疾奔貌,形容時光飛逝。③東君:司春之神。
9.詞的上片寫景,主要運用了哪種藝術手法,請簡要說明。(5分)
10.詞的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三歲為婦,靡室勞矣;___________,靡有朝矣。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3)聞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4) ,攘除奸兇。
(5)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紉秋蘭以為佩。
(7)所以動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
(8) ,良多趣味。
五、現(xiàn)代文閱讀(一)(15分)
山 水
李廣田
先生,你那些記山水的文章我都讀過,我覺得那些都很好。但是我又很自然地有一個奇怪念頭:我覺得我再也不愿意讀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飾,而那些夸飾是會叫生長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為什么盡把你們的山水寫得那樣美好呢,難道你從來就不曾想到過,就是那些可愛的山水也自有不可愛的理由嗎?我現(xiàn)在將以一個平原之子的心情來訴說你們的山水。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崎嶇坎坷,總不如平原上坦坦蕩蕩;住在山圈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邊,因為亂山遮住了你們的望眼;萬里好景一望收,是只有生在平原上的人才有這等眼福;你們喜歡寫帆,寫橋,寫浪花或濤聲,但在我平原人看來,卻還不如秋風禾黍或古道鞍馬為更好看;而大車工東,恐怕也不是你們山水鄉(xiāng)人所可聽聞。此外似乎還應該有許多理。我原是要訴說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讀了你那些山水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故鄉(xiāng),我在那里消磨過十數(shù)個春秋——我不能忘記那塊平原的憂愁。
我們那塊平原上自然是無山無水,然而那塊平原的子孫們是如何地喜歡一洼水,如何地喜歡一拳石啊。那里當然也有井泉,但必須是深及數(shù)丈之下才能用桔槔取得他們所需的清水,他們愛惜清水。孩子們巴不得落雨天,陰云漫漫,幾個雨點已使他們的靈魂得到了滋潤,一旦大雨滂沱,他們當然要樂得發(fā)狂。他們在凡有積水的地方作種種游戲,即使因而為父母所責罵,總覺得一點水對于他們的感情最溫暖。有遠遠從水鄉(xiāng)來賣魚蟹的,他們就愛打聽水鄉(xiāng)的風物。有遠遠從山里來賣山果的,他們就愛探訪山里有什么奇產(chǎn)。曾經(jīng)去過遠方的人回來驚訝道:“我見過山,我見過山,完全是石頭,完全是石頭。”于是聽話的人在夢里畫出自己的山巒。他們看見遠天的奇云,便指點給孩子們說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焙⒆觽儽阃亲兓玫脑撇识錾瘛F皆淖訉O對于遠方山水真有些好想象,而他們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無邊。
自從我們的遠祖來到這一方平原,在這里造起第一個村莊后,他們就已經(jīng)領受了這份寂寞。他們在這塊地面上種樹木,種菜蔬,種各色花草,種一切谷類,他們用種種方法裝點這塊地面。多少世代向下傳延,平原上種遍了樹木,種遍了花草,種遍了菜蔬和五谷,也造下了許多房屋和墳墓。但是他們那份寂寞卻依然如故,他們常常想到些遠方的風候,或者是遠古的事物,那是夢想,也就是夢吧,因為他們仿佛在前生曾看見些美好的去處。他們想,為什么這塊地方這么平平呢,為什么就沒有一些高低呢。他們想以人力來改造他們的天地。
你也許以為這塊平原是非常廣遠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條小河,北去三百里,有一條大河,東至于海,西至于山,俱各三四百里,這便是我們這塊平原的面積。這塊地面實在并不算廣漠,然而住在這平原中心的我們的祖先,卻覺得這天地之大等于無限。我們的祖先想用他們自己的力量來改造他們的天地,于是他們就開始一件偉大的工程。農(nóng)事之余,是他們的工作時間,凡是這平原上的男兒都是工程手,他們用锨,用鍬,用刀,用鏟,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中間繞過我們祖先所奠定的第一個村子,他們鑿成了一道大川流。我們的祖先并不曾給我們留下記載,叫我們無法計算這工程所費的歲月。但有一個不很正確的數(shù)目寫在平原之子的心里:或說三十年,或說四十年,或說共過了五十度春秋。先生,從此以后,我們祖先才可以垂釣,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橋,可以駕小舟,可以看河上的云煙。你還必須知道,那時代我們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蠶織;所以都得飽食暖衣,平安度日,他們還有余裕想到別些事情,有余裕使感情上知道缺乏些什么東西。他們既已有了河流,這當然還不如你文章中寫的那么好看,但總算有了流水,然而我們的祖先仍是覺得不夠滿好.他們還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岳。
一道活水既已流過這平原上第一個村莊之東,我們的祖先就又在村莊的西邊起始第二件工程。他們用大車,用小車,用擔子,用一切可以盛土的東西,運村南村北之土于村西,他們用先前開河的勤苦來工作,要掘得深,要掘得寬,要挖掘出來的土都運到村莊的西面。他們又把那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于是一曰南海,一曰北海,自然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幾丈的高山。然而這座山完全是土的,于是他們遠去西方,采來西山之石,又到南國,移來南山之木,把一座土山裝點得峰巒秀拔,嘉樹成林。年長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勝用,珍禽異獸,亦時來棲止,農(nóng)事有暇,我們的祖先還樂得扶老提幼,攜酒登臨。南海北海,亦自魚鱉蕃殖,頻藻繁多,夜觀漁舟火,日聽采蓮歌。先生,你看我們的祖先曾過了怎樣的好生活呢。
我離開那平原已經(jīng)有好多歲月了,我繞著那塊平原轉了好些圈子。時間使我這游人變老,我卻相信那塊平原還該是依然當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蕩蕩,然而也仍是那么平平無奇,依然是村落,樹木,五谷,菜畦古道行人,鞍馬馳驅。你也許會問我:祖先的工程就沒有一點影子,遠古的山水就沒有一點痕跡嗎?當然有的,不然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傳到現(xiàn)在,又怎能使后人相信呢。這使我憶起我的孩提之時,我跟隨著老祖父到我們的村西——這村子就是這平原上第一個村子,我那老祖父像在夢里似的,指點著深深埋在土里而只露出了頂尖的一塊黑色巖石,說道“這就是老祖宗的山頭!庇肿叩酱迥洗灞,見兩塊稍稍低下的地方,就指點給我說道:“這就是老祖宗的海子!贝迩f東面自然也有一條比較低下的去處,當然那就是祖宗的河流。我在那塊平原上生長起來,在那里過了我的幼年時代,我憑了那一塊石頭和幾處低地,夢想著遠方的高山,長水,與大海。
12.下列對作品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開篇以“平原之子”近乎嫉妒的口吻奚落了江南山水的“不可愛”之處,實則意在以抑達揚,激發(fā)讀者的思考。
B.與描寫江南山水的文章中常見的夸飾不同,作者以紀實的筆法敘寫了平原上悲歡喜憂的現(xiàn)實,平實中自有勾人心魄處。
C.本文與一般的寫景狀物散文不盡相同,閱讀時可將其看作一篇借漫談山水來喚起人們關注和召回人生本真的哲理散文。
D.本文在構思上頗具匠心,時而描摹現(xiàn)實,時而追溯歷史,使文章?lián)u曳多姿,便于表現(xiàn)作者情感上的微妙變化。
13.請簡要概括平原上孩子們的生活狀態(tài)。(6分)
14.請簡要探究本文在行文上的特點。(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