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張羅彥,清苑人。父純臣,由武進士歷官署參將、神機營左副將。生六子:羅俊、羅彥、羅士、羅善、羅喆、羅輔。舉崇二年進士。累遷吏部文選郎中。楊嗣昌數(shù)借封疆事引用匪人,羅彥多駁正。帝疑吏部行私,廠卒常充庭,曹郎多罹譴者,羅彥獨無所染。秩滿,遷光祿少卿,被誣落職歸。羅彥少從父塞上,習(xí)兵事。初官行人,奉使旋里,鄉(xiāng)郡三被兵,佐當(dāng)事守御,三著功。給事中時敏奉使過其地夜半欲入城羅彥不許十七年二月賊逼京師眾議守御羅彥兄弟與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總兵官馬岱謁羅彥曰:“賊分兩道,一出固關(guān),一趨河間。吾當(dāng)出屯蠡縣扼其沖,先殺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屬公。”羅彥曰:“諾。”詰旦,岱果殺妻孥十一人,率師去。羅彥等糾鄉(xiāng)兵二千分陴守。羅俊守東城,羅彥西北,羅輔為游兵。公廩不足,出私財佐之。賊遣騎呼降,羅俊顧其下曰:“欲降者,取我首去!焙笮l(wèi)指揮劉忠嗣挺劍曰:“有不從張氏兄弟死守者,齒此劍!迸,發(fā)上指。聞?wù)呦虘崊,守益堅,賊為引卻。已,聞京師變,眾皆哭,北向拜,又羅拜相盟誓。而賊攻益急,城中多異議。羅彥曰:“小民無知,非鼓以大義,氣不壯。”乃下令人綴崇禎錢一枚于項,以示戴主意。賊謂羅彥主謀,呼其名大詬,且射書說降,羅彥不顧。賊死傷多,攻愈力。李建泰親軍為內(nèi)應(yīng),城遂陷。羅俊猶持刀欲賊,刀脫,兩手抱賊嚙其耳,血淋漓口吻間。賊至益眾,遂遇害。羅彥見賊入,急還家,大書官階、姓名于壁,投繯死。
(節(jié)選字《明史·張羅彥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給事中時敏奉使/過其地夜半/欲入城/羅彥不許/十七年二月/賊逼京師/眾議守御/羅彥兄弟與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B.給事中時敏奉使過其地/夜半欲入城/羅彥不許/十七年二月/賊逼京師/眾議守御/羅彥兄弟與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C.給事中時敏奉使/過其地夜半/欲入城/羅彥不許/十七年二月/賊逼京師/眾議守御/羅彥兄弟與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D.認給事中時敏奉使過其地/夜半欲入城/羅彥不許/十七年二月/賊逼京師/眾議守御/羅彥兄弟與同知邵宗元等歃血/盟誓死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武進士是明清時武舉殿試及第者,武舉是科舉制度的武科,是一種選拔武官的考試制度。
B.廠是明代的內(nèi)廷機構(gòu),也是明代的特權(quán)監(jiān)察機構(gòu)、特務(wù)機關(guān),東廠由明成祖朱棣創(chuàng)立。
C.旦的本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指天亮、早晨,夜剛盡日初出時。詰旦在文中意為第二天早晨。
D.官階指官員的等級次第,我國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官階制度,歷代都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品又有正從之別。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羅彥為人正直,做官清廉。任職吏部文選司郎中期間,他多次對楊嗣昌用人不當(dāng)進行批駁糾正;吏部許多官員因辦事徇私而受到譴責(zé),只有他沒有受到牽連。
B.羅彥出身軍門,頗懂軍事。他的父親曾任官署參將、神機營左副將;他少年時便隨父在邊塞,熟悉軍事,曾輔佐家鄉(xiāng)官員御敵,立下功勛。
C.羅彥積極防守,抵抗敵軍。他集合民兵兩千人分守城墻,積極抵御流賊的進攻;當(dāng)官府倉庫中錢糧不足時,他們兄弟取出自家私財進行資助。
D.羅彥忠君愛國,為國捐軀。在流賊攻城猛烈,將士人心渙散之時,他以每人頸上掛一枚崇禎錢幣的方式鼓舞士氣;后流賊破城,他寧死不屈,上吊自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當(dāng)出屯蠡縣扼其沖,先殺妻子而后往,其城守悉屬公。
(2)怒目,發(fā)上指。聞?wù)呦虘崊枺匾鎴,賊為引卻。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贈王介甫①
歐陽修
翰林②風(fēng)月三千首,吏部③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tài),綠綺④塵埃試拂弦。
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尊酒盍留連。
【注】①王介甫:王安石。歐陽修當(dāng)時是文壇領(lǐng)袖,大力提倡詩文革新,繼承唐代古文運動,反對當(dāng)時浮艷的文風(fēng)。②翰林:李白曾官居翰林學(xué)士,借指李白。③吏部:韓愈曾做吏部侍郎,借指韓愈。④綠綺:古琴名。傳說漢司馬相如作《玉如意賦》,梁王悅之,贈以綠綺琴。后即用以指琴。
14.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膬身検?5分)
A.該詩雖為贈詩,但并非一般應(yīng)酬之作,詩中包含著詩人對后輩的殷切期望。
B.首聯(lián)使用借代手法,詩人將王安石比之為歷史上的詩文大家李白和韓愈,從中可見對其詩文才華的欣賞。
C.頷聯(lián)中詩人認為自己雖然年老,但也要與王安石爭鋒,因為后世之人難以與王再爭髙低。
D.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欲相邀結(jié)識王安石之意,這從“聞名”“相逢”“尊酒”等詞可以看出。
E.本詩以反詰句收尾,強調(diào)自己要與王安石流連于杯酒之間,及時行樂,忘掉憂愁。
15.本詩的頸聯(lián)“朱門歌舞爭新態(tài),綠綺塵埃試拂弦”常被后人稱道,請從表達技巧角度進行賞析。(6分)
(三)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兩句境界壯闊,通過夸張、想象手法,點明了送別之地和杜少府要去之地。
(2)在《勸學(xué)》中,荀子以合乎墨線的直木為例,說明事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改變原來狀態(tài)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