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刺客列傳》與《游俠列傳》寫的都是俠肝義膽、急人所難、為知己者死的俠義之士。他們最為可貴的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斗,不為名利而改變志節(jié),不為權(quán)貴而放棄操守,在他們的心目中,“義”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本著“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為人準則,堅守自己的獨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無怨無悔。
《刺客列傳》中以荊軻為代表的義士,思想境界雖有高下、闊狹之分,但他們視道義高于生命、“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令司馬遷大加贊揚。豫讓寧可讓自己承受涂廁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認為最正當?shù)姆绞剑幌奚鼮橹遣畧蟪?聶政為完成嚴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荊軻為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幫助燕太子丹刺殺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歸路。
司馬遷在《游俠列傳》中這樣表現(xiàn)朱家的俠義:“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嘗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無余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彼皩Z吶酥,甚己之私”的助人為樂精神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為了體現(xiàn)郭解的俠義,司馬遷則不厭其煩地列舉了數(shù)例。郭解姐姐的兒子被殺害的事例,說明了郭解明善惡、辨是非的正直;鄰里從傲視他到“肉袒謝罪”的改變,說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達……
《史記》中的俠義之士是有著真正作為“人”的意義上的獨立意志與高尚人格的。《刺客列傳》中的義士,所作所為均是為報答知遇之恩!笆繛橹赫咚馈笔撬麄冏罡叩牡赖聵藴逝c行為準則。專諸與公子光、豫讓與智伯、聶政與嚴仲子、荊軻與燕太子丹……他們不是仆與主、臣與君的隸屬或等級關(guān)系,也不是雇傭或利益交換關(guān)系,他們是平等的。專諸、豫讓、聶政、荊軻等的壯舉不是為了獲利,也不是為了謀權(quán),完全是因為他們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賞識、一份重托,就因為這份厚重的情誼,他們愿意赴湯蹈火,他們明知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卻無怨無悔,視死如歸。
《游俠列傳》中的游俠,就是在社會底層的平民中敢于堅持自我、敢于對抗強權(quán)、敢于對抗卑鄙與丑惡的俠士與義士,他們因為不代表統(tǒng)治者,所以沒有名分,故而被稱作“游俠”。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意志不受名分與職責所限,當然也就沒有了統(tǒng)治者意志的羈絆;他們的行為不因權(quán)勢而改變,因為他們既不弄權(quán)也不接受權(quán)勢的約束;他們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誘惑而改變,因為他們“急人之難,甚己之私”。
俠義之士的人格是獨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樣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卻因此而注定成為悲劇!洞炭土袀鳌分械拇炭停瑸閳笾鲋,便心甘情愿地去冒險。專諸受公子光所托去刺殺吳王僚。專諸的行刺行動是他高尚人格的悲壯表現(xiàn)。豫讓、聶政、荊軻的刺殺行動無一不是如此,他們的人生選擇又是驚人的相同,原因就在于他們有著相同的人格基礎(chǔ)——悲劇人格。
《游俠列傳》中的游俠,他們沒有顯赫的權(quán)勢,甚至所為有悖統(tǒng)治者的規(guī)矩,但卻比為官者更坦蕩磊落、重情重義。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是與傳統(tǒng)的禮法、虛偽的道德相對抗的表現(xiàn);“義不茍合當世”,是絕不為了官爵俸祿而改變個人的品格、操行的堅守。而這樣的游俠,其所作所為卻偏偏是違犯當時的法律法規(guī)的?梢,游俠們高尚的人格、獨立的意志與統(tǒng)治者的專制統(tǒng)治相違背,這也注定了他們的人生悲劇,其人格注定是悲劇人格。郭解為御史大夫公孫弘所害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選自《<史記>俠義之士的獨立意志與悲劇人格》,有刪改)
1.下列關(guān)于《史記》中對“俠義之士”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俠義之士具有俠肝義膽、急人所難、能為知己者死的精神。他們?yōu)閷崿F(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斗,堅持操守,不改志節(jié)。
B.俠義之士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死的為人準則。他們有著真正作為“人”的意義上的獨立意志與高尚人格。
C.在義士眼里,道義和生命都一樣珍貴,“士為知己者死”是他們最高的道德標準。他們?yōu)閳蟠鹬鲋饕曀廊鐨w。
D.游俠們高尚的人格、獨立的意志與統(tǒng)治者的專制統(tǒng)治相違背,這注定了他們的人生悲劇,其人格注定是悲劇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游俠列傳》中的游俠,沒有權(quán)勢,但他們坦蕩磊落、重情重義,不為名利而改變志節(jié),不受權(quán)勢約束,如專諸、豫讓等。
B.從朱家的急人所難而不矜其功的處世方式,足可以看出朱家是一位“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為樂的俠士典型。
C.俠士、義士的人格是獨立的,也是高尚的,有著相同的人格基礎(chǔ),但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卻注定了他們的人生悲劇。
D.荊軻為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幫助燕太子丹刺殺秦王,他明知走上的是條不歸路,卻無怨無悔,在死亡面前大義凜然。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濟窮救急”是游俠之“義”,“報答知遇之恩”是刺客之“義”。他們對道義的尊崇得到了司馬遷的極力贊揚。
B.游俠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沒有名分,但他們卻堅持自我、敢于對抗現(xiàn)實中的卑鄙與丑惡,他們不代表統(tǒng)治者,代表的是社會底層的平民。
C.游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義不茍合當世”的所作所為與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的法律法規(guī)是相違背的,這是他們不受統(tǒng)治階級歡迎的原因。
D.俠義之士的思想境界都非常高,專諸、豫讓、聶政、荊軻、朱家等人對當時社會的道德風尚,以及現(xiàn)代人的思想覺悟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 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4~6題。
借 面
安勇
半年前我爸意外去世后,這個家就抽去一根頂梁柱子,那年我才9歲。所有的重量一下子都壓在了母親的肩上。但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那時我不懂事,看到別的人家吃面條,饞得直流哈拉子。每次聽我這么說,母親的心都酸酸的不是滋味。但家里的白面幾個月前就已經(jīng)吃光了,除了伸手向別人借,母親想不出什么別的辦法。
母親切完給豬吃的菜,看一眼天上的太陽,就拿著一只空瓢出了門。
母親在東院二嬸家的門前停下來,猶豫了片刻,理一理額前的頭發(fā),硬著頭皮推開了院門。母親是個要強的人,過去還從未向人伸過手。二嬸正站在房門口喂雞,嘴里“咕咕咕”地叫著,手里的玉米粒撒到地上,一群雞就爭搶著跑過來。二嬸見她進來,臉上堆滿笑親熱地打了聲招呼。母親喊一聲“二嬸”,臉上就飛起了一片羞澀的紅暈。那句話在喉嚨口打了幾個滾兒,狠狠心還是說了出來。二嬸聽說要借面,臉上的笑就消失得不見了蹤影,一拍大腿說:“ 哎呀媽呀!你咋不早說呢,頭天晚上還有點兒,今兒個早晨剛吃沒。你要是不信,我拿面口袋來給你看!倍䦆鹫f著話,就轉(zhuǎn)身進了屋。母親的臉更紅了,愣了一下,就趕忙轉(zhuǎn)過身逃跑似的往外走。
母親一溜兒小跑,走出了幾十米,臉還在火燒火燎地發(fā)燙,屈辱的感覺像塊磨盤似的重重地壓在她的心上。她甚至對兒子升起了一絲怨恨,怪他不該嘴饞,平白無故地想什么面條吃。也怪他都9歲了,還不能體諒家里的難處。這些想法在她的心里翻了幾個來回,最后,咬一咬牙,還是推開了胡大嫂家的院門。
胡大嫂正在灶前做午飯,聽到院門響,看見她手里拿著的那只空瓢,就猜出了了八九分她的來意,趕忙操起一只空盆迎了出去。胡大嫂不等她開口,愁眉苦臉地揚一揚手里的那只盆說:“大妹子,你瞅瞅俺家這日子過的,吃了上頓沒下頓,我正想著出去借點兒米,先把晌午飯答兌到鍋里去!甭牭胶笊┑脑挘念^突然一暈,眼前就轉(zhuǎn)起了一團金星。直到胡大嫂又說了句:“你來,是有啥事兒吧?”她才猛然反應(yīng)過來,嘴上忙不迭地答,“沒事兒,沒事兒,沒啥事兒!”就急三火四地往出走。走到院門口時,胡大嫂的話又追了上來,“有啥事兒別抹不開不吱聲,咱左鄰右舍地住著誰跟誰啊!”
母親沒有應(yīng)聲,深深低著頭,腳步匆匆地往家走,淚珠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zhuǎn)轉(zhuǎn)。她已經(jīng)打定主意,說什么也不會再向人借面了,如果兒子回來就告訴他,以后也別再饞什么面條吃。
母親一路走一路想,不提防和一個人撞在了一起。抬起頭,母親就看到了西院的三奶。三奶已經(jīng)六十多歲,走路顫巍巍的,還拄著一根棍子,家里的日子過得也很不好。母親見是三奶,忙掩飾住心里的委屈,艱難地露出了一絲微笑。三奶看一眼她的臉色,再看一眼她手里拿著的那只空瓢,心里就明白了她的遭遇。一把搶過她手里的瓢問:“是米,是面,還是鹽?”母親忙搖頭否認。三奶卻突然生了氣,撅起了嘴,用棍子指著她說:“到底要什么,你痛快地說,不說就是瞧不起你三奶,拿三奶當外人!蹦赣H只得從牙縫兒里擠出了一個“面”字。三奶二活不說,轉(zhuǎn)身就往家里走,再出來時,手上抖抖地端了一瓢面。三奶拍拍她的肩膀說:“以后有啥難處,就和三奶說,有我鍋里的,就有你碗里的!蹦赣H接過面時,再也忍不住,淚水一下子涌了出來。
面條搟好了,鍋里的水翻起了花,母親并不急著下面,伸手去陶罐里摸出一只雞蛋,打進開水里。想了想,又摸了一只打了進去。晌午,我正餓得慌時,一碗熱乎乎的面條剛好盛進了碗里,上面還躺著兩只元寶似的雞蛋。我吃得匆匆忙忙,吃出了一頭的白毛汗。邊吃還邊說真解饞。吃完面條我把碗放在窗臺上,招呼一聲就跑出了門。
母親拿起窗臺上那只碗時,見里面竟然還剩下了半碗面條,看來兒子只吃掉了兩只雞蛋和半碗面。就在心里埋怨一句兒子,讓自己受了這么大的委屈,卻一點兒都不懂得珍惜。母親隨手拿起筷子,打算把剩下的面條打掃干凈。
母親手中的筷子伸進面條里時,忽然觸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翻開面條時,她先看見了笫一只雞蛋,再往下翻一翻時,她又找到了第二只。母親的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似的,落進了碗里。 (有刪改)
4.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二嬸見到母親推開院門,一開始臉上堆滿笑容,后來聽說母親借面,笑容消失殆盡,通
過表情的變化,寫出了二嬸善變、小氣勢利的性格。
B.小說注重寫出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如母親借面,先是猶豫,羞于啟齒,未借著面后是
委屈、埋怨,最后還是下定決心向三奶借面,借著面后欣喜感激。
C.小說善用多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如對胡大嫂這個人物就運用了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
理描寫方法,充分展現(xiàn)了她虛偽自私的性格。
D.強烈鮮明的對比是這篇小說突出的特色,在與二嬸和胡大嫂一系列言行的鮮明對比中,
三奶善解人意、慷慨熱情的美好形象顯得更加鮮明。
5.小說在刻畫母親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5分)
6.小說三次寫到了母親的流淚,每次流淚的表現(xiàn)不同,心情也不一樣。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效果。(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