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畫面鮮活生動,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的?(4分)
(2)這首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全詩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
(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第二句的動態(tài)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春意之濃,春愁之深,躍然紙上。(對比,動態(tài)描寫)(4分)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詠,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結合具體詩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江樓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1)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請賞析頸聯(lián)的高妙之處。(3分)
(2)關于此詩,有人說“夕”字統(tǒng)領全篇,有人說“望”字統(tǒng)領全篇,也有人說“夕望”二字統(tǒng)領全篇。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 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見寒霜。這兩句詩運用新奇的比喻(視聽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逼真而傳神地寫出了夏夜寧靜清涼的風光。(3分。形式、內容、景物特點各1分)
、偃娨浴跋Α弊纸y(tǒng)領全篇。首聯(lián)寫海天茫茫,山川闊長,都是“夕”中之景;頷聯(lián)寫“燈火”“星河”;頸聯(lián)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這些景物都籠罩在月下“夕”中;正因為身處“夕”中的江樓,能夠消暑,故尾聯(lián)向朋友發(fā)出邀請,照應了題目中的“招客”。
、谌娨浴巴弊纸y(tǒng)領全篇。首聯(lián)寫眺望的遠景,山川壯闊而又高遠;頷聯(lián)寫近景,萬家燈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閃爍,都是俯瞰所見;頸聯(lián)由上而下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聯(lián)則是“東望”所感,向朋友發(fā)出消暑邀請。
、壅f全詩以“夕望”來統(tǒng)領全篇,亦可。(3分。3種答法選其一。結合四聯(lián)逐一作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新 晴 劉 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1)根據(jù)詩中的具體意象,說說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徑”,請聯(lián)系詩歌,簡析這兩個字在表情達意上各有什么妙處?(3分)
(3)這首詩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請結合有關詩句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夏季,從詩中“青苔”、“綠樹”、“晝夢”及南風等意象可知。(2)“偷”字顯示了南風的頑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開個玩笑,躲開詩人眼目,悄悄地溜進了詩人房間,與后面的“又翻書”這一細節(jié)相輔成!皬健笔菑街,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風的急切爽直,正與“舊相識”相應。兩個詞都用了擬人手法。 (3)“綠樹無人晝夢余”,可知新晴后,詩人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在白天恬然入夢;而后面的“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把南風寫得情趣二足饒有風趣,進一進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閑適、清靜,愉悅的心情。
【4】閱讀下面這詩完成1-2題。(6分)
南 鄰 杜甫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
1這首詩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繪了一幅畫,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述這兩幅畫。(4分)
2從全詩看,詩人的鄰居錦里先生是個怎樣的人?試作簡要的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前半篇寫的是山莊訪隱圖,后半篇寫的是江村送別圖。(大意對即可,各2分)
2、錦里先生是位頭戴“烏角巾”的山人(或隱者)(1分)。從“未全貧”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貧樂道,很滿足于這種樸素的田園生活(2分)。從“兒童喜”、“鳥雀馴”和“相送柴門”等則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誠懇而又熱情(2分)。
【5】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2題(6分)
雙調·折桂令 過多景樓 (元)周文質
滔滔春水東流,天闊云閑,樹渺禽幽。
山遠橫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鉤。
桃蕊紅妝渡口,梨花白點江頭。
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現(xiàn)了春天諸景,將景物的 和 兩個特點融為一體。(2分)
2.“何處離愁?人別層樓,我宿孤舟!卑樵诮Y尾處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實合情合理,請結合全詩從景與情的角度來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壯美、壯闊、開闊等,秀麗、秀美、柔美等(答對一點得1分)
2.①本曲開篇便極力展現(xiàn)春天的美景,但當?shù)拖骂^來細想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對比,樂景寫哀情,更觸發(fā)了他的思念之情、離愁之苦。②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別情,渡口、江口古來就是送別的場所(王獻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別愛妾桃葉,白居易也有“潯言江頭夜送客”的詩句。)(一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