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二 語句復位題(6分)
8.(2015·泉州聯(lián)考)閱讀下面一則文字,根據(jù)所提供的語句為文中的橫線處選擇恰當?shù)恼Z句,使語意連貫。(只填序號)(3分)( )
中華五千年悠悠文明,可以__A__,可以觸發(fā)深沉的思索,可以__B__ 。你看,長城橫亙萬里,何其雄偉,熔鑄了無數(shù)人的智慧與血汗;__C__ 。
①圓明園斷壁殘垣,矗立斜陽,飽含了多少歷史的恥辱與辛酸
②激起無限的贊嘆
③增強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
答:A B C
9.(2015·長沙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3分)
石門村的這個方塘,大概有上百年歷史了。青石砌岸,鑄鐵圍欄,古柳環(huán)保,古色古香,歷經風雨而不催。微風乍起,________,也算是村中一景。方塘匯聚了來自大山的涓涓細流,豐豐盈盈地儲滿了全村人的希望,一年到頭,養(yǎng)育著小村子干渴的喉嚨。
(1)畫線的句子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錯誤,請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 改為
(2)填入上文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痪涫?2分)( )
A.興起一陣波瀾 B.漣漪泛起
C.一池碧水泛起漣漪 D.吹皺一池碧水
題組三 補寫銜接題(39分)
10.(2015·西安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
美國有一種蟬,每17年才叫一次,像鐘表一樣準確。這種蟬為什么選擇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來,周期蟬最早出現(xiàn)在大約180萬年前,那個時候北美正處于冰河期,氣候極不穩(wěn)定,經常會遇到冷夏。① ,假如它們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溫,就死定了?茖W家經過計算發(fā)現(xiàn),假如在1500年的時間里每50年出現(xiàn)一次冷夏,那么7年蟬的成活率是7%,11年蟬的成活率是51%,17年蟬則是96%。顯然,②
11.(2010·新課標全國卷)下面是關于“感恩教育”的評論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請根據(jù)上下文,補寫畫線處的內容。要求緊扣主題,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近年來,不少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都是要求學生給父母洗一次腳。這引發(fā)了有關人士的質疑:①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數(shù)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知恩圖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② 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年齡以及生理與心理的差異和特點,只是簡單地采、邸 ,恐怕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④ 。感恩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而且牽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
12.(2015·南充聯(lián)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頁巖氣是從頁巖層中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全球的頁巖氣不僅儲量巨大(全球資源量約156萬億m3), ,中國、北美、拉美、中東、澳洲和獨聯(lián)體等等世界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分布,堪稱全球戰(zhàn)略儲備能源。長期以來,世界能源格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構建在對中東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的嚴重依賴上。一旦頁巖氣在全球范圍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開發(fā), 。近年來,憑借頁巖氣開采技術的重大突破,美國已實現(xiàn)了天然氣自給。不過, ,諸如氣井穩(wěn)定性差、儲運設施建設滯后、水資源消耗巨大等,前景尚不確定。
13.(2015·撫州模擬)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數(shù)學美是自然美的客觀反映,是科學美的核心, 。例如,普洛克拉斯早就斷言:“哪里有數(shù)學,哪里就有美!眮喞锸慷嗟乱苍v過:“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這些正是數(shù)學研究的原則!睌(shù)學家徐利治說:“作為科學語言的數(shù)學,具有一般語言文字與藝術所共有的美的特點,即數(shù)學在其內容結構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種美,即所謂數(shù)學美!睌(shù)學美有別于其他的美,沒有美妙的聲音, ,沒有動人的節(jié)奏,沒有深邃的語言,它卻是一種獨特的美。正如德國數(shù)學家克萊因曾對數(shù)學美作過這樣的描述:“音樂能激發(fā)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但數(shù)學卻能提供以上一切!笨梢, 。
14.(2014·廣東高考)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邏輯嚴密,前后連貫。(6分)
大櫨欖樹是曾經生長在毛里求斯的珍貴樹種。如今在地球上已難覓蹤影! ?科學家對此提出了多種假說。美國一位科學家的研究認為, ,而渡渡鳥在三百年前滅絕了,因此,大櫨欖樹也就跟著消失了;后來,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大櫨欖樹的種子不需要動物的腸胃軟化也能發(fā)芽。于是,又有研究者們提出了新的假說:外來物種的入侵導致了大櫨欖樹的消失。不過,這個假說需要進一步驗證: ;如果被證偽,則會被拋棄。
15.(2015·太原模擬)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陶器的發(fā)明是人類發(fā)展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人類必須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且必須在簡單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進步的水平之后, 。在這之前,人類使用的是簡單的打制石器,石器加工是物理性的, ,是用人力來改變天然物。陶器的制作成功,也為后來銅器、鐵器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此, 。
16.(2015·洛陽調研)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逢進必考的公務員改革, ,但卻圈走了更多人才和創(chuàng)造力。公務員考試,已經取代了高考, ,并越發(fā)接近古代社會的科舉,“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心態(tài)變形萌發(fā)?赡懿粫幸粋科學的考量,來清晰地核算,希望成為公務員的年輕人比例是多少才合理。但如果人人都想當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