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
李春芳,字子實,揚州興化人。嘉靖二十六年,舉進士第一,除修撰。簡入西苑撰青詞,大被帝眷,與侍讀嚴訥超擢翰林學士。尋遷太常少卿,拜禮部右侍郎,俱兼學士,直西苑如故。佐理部事,進左侍郎,轉(zhuǎn)吏部,代訥為禮部尚書。時宗室蕃衍,歲祿苦不繼。春芳考故事,為書上之。諸吉兇大禮及歲時給賜,皆嚴為之制。帝嘉之,賜名《宗藩條例》。尋加太子太保。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學士,與訥并參機務。世宗眷侍直諸臣厚,凡遷除皆出特旨。春芳自學士至柄政,凡六遷,未嘗一由廷推。春芳恭慎,不以勢凌人。居政府持論平,不事操切,時人比之李時;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潔過之。時徐階為首輔,得君甚。春芳每事必推階,階亦雅重之。隆慶元年春,有詔修翔鳳樓,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興土木,可乎?”事遂止。齊康之劾徐階也,語侵春芳。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及代階為首輔,益務以安靜,稱帝意。時同列者陳以勤、張居正。以勤端謹,而居正恃才凌物,視春芳蔑如也。始階以人言罷,春芳嘆曰:“徐公尚爾,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贝悍笺等唬杵蛐,帝不允。既而貞吉入代以勤,剛而負氣。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與爭,謹自飭而已。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決之。會貞吉為拱逐拱益張修階故怨春芳嘗從容為階解拱益不悅。時春芳已累加少師兼太子太師,進吏部尚書,改中極殿,度拱輩終不容己,兩疏請歸養(yǎng),不允。南京給事中王禎希拱意,疏詆之,春芳求去益力。賜敕乘傳,遣官護行,有司給夫廩如故事。閱一歲,拱復為居正所擠,幾不免。而春芳歸,父母尚無恙,晨夕置酒食為樂,鄉(xiāng)里艷之。父母歿數(shù)年乃卒,年七十五,贈太師,謚文定。
(《明史·列傳第八十一·李春芳傳》)
4.下列給文中畫波浪線文字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會貞吉為拱逐/拱益張/修階故怨/春芳嘗從容為階解/拱益不悅/
B.會貞吉為拱逐/拱益張修/階故怨/春芳嘗從容/為階解/拱益不悅/
C.會貞吉為拱逐拱/益張修階/故怨春芳/嘗從容為階/解拱/益不悅/
D.會貞吉為拱逐拱益/張修階故怨/春芳嘗從容為階解/拱益不悅/
解析:選A。這段文字,牽涉到四個人物,理清其中的恩怨關系,即可斷開句子。原句的意思是:趙貞吉被高拱逐出朝廷,高拱氣焰囂張之際,又與徐階重修舊怨。春芳為徐階從容辯護,高拱更加不高興。
5.下列是對文中加點詞相關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舉進士第一,參加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考了進士第一名。進士錄取時按成績排列等第。
B.青詞,原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這里指形式工整和文字華麗的宮詞。
C.吏部,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長官為禮部尚書,掌管科舉與藩屬使節(jié)往來之事。
D.首輔是明代首席大學士的習慣稱謂,進入內(nèi)閣的官員稱大學士,有別于翰林院學士。
解析:選A。A項“鄉(xiāng)試”說法錯誤,應為“殿試”。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春芳才華出眾,皇上厚愛。嘉靖二十六年考中進士第一名;皇上愛惜其才,他從翰林學士到主掌大權(quán),六次升遷,都非大臣推舉,皆由皇上特旨任命。
B.李春芳敢于上書,勇于除弊。他主張改革禮制,其方案被皇上賜名《宗藩條例》以示嘉獎;隆慶元年,皇上下詔修造翔鳳樓,李春芳認為不宜,修樓一事就這樣停止了。
C.李春芳為人謙恭,做事謹慎。在任職期間,論議平正,不說偏激的話;當時徐階得皇帝信任做了首輔,李春芳遇事必推崇徐階,徐階也很看重他。
D.李春芳看透朝政,多次請歸。因張居正自恃才氣,李春芳多次上書要求退休,皇上不允許;給事中王禎上書詆毀李春芳,皇上誤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職俸祿。
解析:選D。由原文“南京給事中王禎希拱意,疏詆之,春芳求去益力。賜敕乘傳,遣官護行,有司給夫廩如故事”可知,是李春芳更加用力請求退休,并終被應允,“皇上誤信,免去李春芳的官職俸祿”屬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