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求及其均衡
一、如何理解貨幣需求的概念?
貨幣需求是指社會各部門在既定的收入或財富范圍內能夠而且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量。在理解貨幣需求概念時我們還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貨幣需求是一個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時點和空間范圍內社會各部門在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中愿意以貨幣形式持有的數量或份額;
2.貨幣需求是一種能力與愿望的統(tǒng)一。只有同時滿足兩個基本條件才能形成貨幣需求:一是有能力獲得或持有貨幣,二是必須愿意以貨幣形式保有其資產;
3.現實中的貨幣需求包括對現金和存款貨幣的需求;
4.貨幣需求的職能范疇包括執(zhí)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職能的貨幣 需求。
二、如何掌握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集中反映在他的貨幣必要量公式中。其理論的假設條件是完全的金幣流通。在此條件下,馬克思進行如下論證:
1)商品價格取決于商品價值和黃金的價值,商品價值取決于生產過程,所以商品是帶著價格進入流通的;
2)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的多少決定了需要多少金幣來實現它;
3)商品與貨幣交換后,商品退出流通,貨幣仍留在流通中多次媒介商品交換,從而一定數量的貨幣流通幾次,就可相應媒介幾倍于它的商品 進行交換。
這一論證用公式表示就是:
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貨幣必要量=商品價格總額 / 同名貨幣的流通次數
M = PQ / V
這一公式表明:在一定時期內,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貨幣必要量主要取決于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兩類因素,它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
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的重要理論意義在于:反映了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這一基本原理。
我們在掌握這一理論時也要注意:
A.本論斷適用于金屬貨幣流通,而在紙幣或信用貨幣流通條件下,商品價格水平會隨貨幣數量的增減而漲跌。
B.直接運用本公式測算實際生活中的貨幣需求還存在很多困難。
C.僅反映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需要量。
三、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流動偏好理論)
凱恩斯研究影響貨幣需求的因素時假定對貨幣的需求出于三個動機,即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
交易動機是人們 是了日常交易的方便而在手頭保留一部分貨幣。因交易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與收入同方向變動。
謹慎動機也叫預防動機,是人們需要保留一部分貨幣以備未曾預料的支付。 因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也與收入同方向變動。
投機動機是指由于未來利息率的不確定,人們是避免資本損失或增加資本收益,及時調整資產結構而形成的對貨幣的需求。投機性貨幣需求同利率的高低呈反方向變化,是利率的遞減函數。
由交易動機和謹慎動機而產生的貨幣需求一般用于商品或勞務交易,稱是交易性貨幣需求,用L1表示,是收入Y的遞增函數,即 L1=L1(Y);
投機性貨幣需求L2則與利率有關,是利率的遞減函數,即 L2=L2(i);
貨幣總需求L由交易性貨幣需求和投機性貨幣需求構成,即L=L1(Y)+L2(i)
表明對貨幣的總需求是由收入和利率兩個因素決定的。
四、影響我國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收入:收入與貨幣需求總量呈同方向變動。
在經濟貨幣化的過程中,貨幣需求有增加的趨勢。
2)價格:價格和貨幣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貨幣需求之間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
3)利率:利率變動與貨幣需求量之間的關系是 反方向的。
4)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總需求是反向變動的關系,并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二者之間的變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資產的收益率:更多的影響貨幣需求的結構
6)企業(yè)與個人對利率與價格的預期
對利潤的預期同貨幣呈同方向變化,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同貨幣 需求呈反方向變化。
7)財政收支狀況
收大于支有結余,對貨幣需求減少
支大于收有赤字,對貨幣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發(fā)展狀況,金融機構技術手段的先進和服務質量的優(yōu)劣,國家的政治形勢對貨幣需求的影響等。
五、貨幣供給的層次劃分
現實經濟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貨幣,許多新的金融根據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一定的貨幣性。這就給貨幣供給和貨幣供給量的計量帶來新的問題,即貨幣供給的層次劃分問題。
在各國對貨幣供給的層次劃分中,普遍都把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也即是資金融資產能夠及時轉化是現實購買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損失的能力作是劃分的依據。
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 劃分口徑可以把貨幣供給劃分是:
M0 (現鈔):是指流通于銀行體系以外的現鈔,即居民手中的現鈔和企業(yè)單位的備用金,不包括商業(yè)銀行的庫存現金。
M1 (狹義貨幣):M0加上商業(yè)銀行活期存款構成。
M2 (廣義貨幣):由M1加上準貨幣構成。 準貨幣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我國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的劃分口徑,把貨幣供給層次劃分如下:
M0 =現金
M1 =M0 +活期存款
M2 = M1+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
六、影響貨幣供給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影響貨幣供給的兩大基本因素是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
基礎貨幣又稱強力貨幣和高能貨幣,是指處于流通界是社會公眾所持有的通貨及商業(yè)銀行存于中央銀行的準備金的總和。
貨幣乘數又叫貨幣供給的擴張倍數,它反映貨幣供給量與基礎貨幣之間的數量關系。即m = M / B
基礎貨幣是貨幣供給擴張的決定因素,也是貨幣供給中的外生變量;而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則包含在貨幣乘數的影響因素之中。
七、基礎貨幣的變化受那些因素的影響?
作是銀行體系內存款擴張、貨幣創(chuàng)造的基礎,基礎貨幣數量大小對貨幣供應總量有決定性的影響。
基礎貨幣可以由中央銀行對其進行有效控制,通過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就能考察影響基礎貨幣變動的因素:
資 產 |
負 債 |
國外凈資產 |
流通中貨幣 |
對政府債權凈額 |
準備金存款 |
對商業(yè)銀行債權 |
|
其他項目凈值 |
|
資產合計 |
負債合計 |
基礎貨幣有現金和存款準備金兩部分構成,二者都是中央銀行的負債。
基礎貨幣的增減變化,通常取決于四個因素:
1.國外凈資產。由外匯、黃金占款和中央銀行在國際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構成。
如果追求穩(wěn)定匯率目標,通過外匯買賣投放基礎貨幣受外匯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具有相當的被動性。
2.對政府債權凈額。中央銀行通過認購政府債券或貸款給財政部門彌補赤字把基礎貨幣注入流通領域。
3.對商業(yè)銀行債權。即對商業(yè)銀行再貸款、再貼現。中央銀行對此項具有較強的控制力。
其他項目凈值。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以及中央銀行在資金清算過程中應收應付的增減變化。會對基礎貨幣量產生影響。
八、決定貨幣乘數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對于決定貨幣乘數的具體因素,中央銀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過對其施加影響來控制貨幣供應量。
決定貨幣乘數的因素一般有以下5項:
1.現金比率。即流通中現金與商業(yè)銀行活期存款的比率,F金比率對乘數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現金比率越高,貨幣乘數也高,反之,亦然。
2.超額準備率。商業(yè)銀行的超額準備率越高,貨幣乘數就越小,反之,越大。
3.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準備率。法定準備率越高,貨幣乘數越小,反之,越大。
4.定期存款對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貨幣乘數變小,反之,變大。
十、貨幣均衡的實現機制
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均衡的實現是通過利率機制完成的。
利率與貨幣供給量之間存在同方向變化的關系;同貨幣需求 之間是反方向變化的關系,當貨幣供給與貨幣 需求相等時,即達到了貨幣均衡,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是均衡點,此點決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貨幣量。
市場利率和貨幣供應量是經常變化的,如果S——S1,供大于求,利率下降,利率與貨幣需求反方向變動,貨幣需求上升,D——D1,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重新實現均衡。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期貨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人力資源考試教師資格考試出版專業(yè)資格健康管理師導游考試社會工作者司法考試職稱計算機營養(yǎng)師心理咨詢師育嬰師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理財規(guī)劃師公務員公選考試招警考試選調生村官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