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質量管理體系和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相容性:
1、共同的概念和詞匯運用一致的術語和詞匯;
2、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
3、建立管理體系的原理一致;
4、與其他管理體系的協(xié)調運作;
5、管理體系運行的模式一致。
17、允許標準刪減的范圍:僅限于標準的第七章“產品實現(xiàn)”,不允許刪減第四章“質量管理體系”,第五章“管理職責”,第六章“資源管理”,第八章“測量、分析和改進”章節(jié)條款中的任何要求。
18、質量管理體系的總要求:
1、識別質量管理體系所需要的過程;‘
2、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關系;
3、確定這些過程有效運行和控制的準則及方法;
4、確保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這些過程的運行和監(jiān)控
5、測量分析、監(jiān)控、分析這些過程,可應用統(tǒng)計技術,對數(shù)據資料進行分析,作為決策的依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實現(xiàn)策劃結果和持續(xù)改進。
19、典型的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手冊、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組織為確保其過程有效的策劃、運作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
20、GBT/19001—2000標準中所確定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有6項:
1、文件控制程序
2、記錄控制程序
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內部審核程序
5、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程序。
21、文件——信息極其承載媒體。文件可以是紙張、計算機、磁盤、光盤或其他電子媒體、照片或樣件或他們的組合。
22、質量手冊——規(guī)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
23、質量手冊的內容:
1、質量管理體系所覆蓋的內容;涉及組織質量管理體系覆蓋的產品、區(qū)域或過程;如果刪減,應將刪減的細節(jié)和合理性加以陳述。
2、按GBT/19001標準要求編制的程序文件的主要內容或對其的引用。
3、各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中 華 考 試 網
24、文件的作用:傳遞信息、聯(lián)絡溝通、統(tǒng)一思想、規(guī)范行為。
25、文件的控制要求:
1、在文件發(fā)布前批準其適用性;
2、對文件應進行評審,包括正在編制的文件和現(xiàn)行適用文件,都應根據情況適時進行評審,必要時加以修改并重新批準其適用性;
3、對文件修訂,可采取不同的形式,可更新文件,可在文件上修改等,但都應便于識別,對修訂狀態(tài)應加以識別如更改標識,更改一覽表等。
4、在文件使用場所,應能方便的得到適用文件,并且為適宜版本。
5、確保文件有良好的保管手段,保持清晰、易于識別和檢索。
6、對外來文件,如供方、顧客提供的要易于識別,對發(fā)放要有效的控制。
7、對作廢文件要重點控制,應及時收回, 考試用書
26、記錄——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文件。
27、記錄的作用是提供證據;表明產品、過程或質量管理體系符合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得到有效運行,對其進行分析和作為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依據,可為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供信息。
28、管理評審——最高管理者應按計劃的時間間隔進行管理評審,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評審應評價體系的業(yè)績,包括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的評價,評價組織質量管理體系變更的需要,并提出改進要求。
29、質量方針的制定應考慮的方面:
1、應與組織的整體經營方針相適應,質量方針應是經營方針的一部分;
2、應從產品質量的要求及顧客滿意度出發(fā)作出承諾;
3、應對待持續(xù)改進作出承諾;
4、應提供制定和評審質量目標的框架,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相對應。
30、管理評審主要是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來源:考試網-質量工程師考試